APP下载

中药方药煎服方法浅见

2013-07-05方学欢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12期
关键词:火候器具药效

方学欢

【摘 要】中药是我国古代医学中治病救人的主要物质依据,中药学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中药所具备的这些重要作用,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加以利用才可以实现的,如煎煮、烘烤、研磨、碳化等。其中煎煮是最重要的一种应用方法,也是最基础的一种中药服用方法。正确的煎煮服用方法才能保证中医药效,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现本文就来从煎煮方法、煎煮用具和煎煮用水这三方面来探讨中药的煎服方法。

【关键词】中药;药效;煎煮方法;火候;器具;用水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除了外用的药方以外,几乎所有的中药方都是要以煎服的方式来使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在煎服的过程中,若不能够严格谨遵医嘱进行煎煮和服用,就会使药方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病情。为此,研究中药的煎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药材的煎服方法,每位医者在完成处方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要“书其服饵之节”,也就是要写明药方的煎服要求与注意事项。但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中,很多医师和患者都忽视了煎服的重要性,而大都是采用统一的“一剂两煎,每服半碗”的煎服方法,甚至还有些医院或药店是直接采用机器煎药。其实这些煎服方法是存在很大弊端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药方,不能以正确的煎煮方法服用,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且浪费了药材资源。

1.中药方药的煎煮方法

古代医学理论有云:“煮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故方药虽中病,而煎煮失度,其药必无效。”中药方药的煎煮方法所具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事实上,在中药学中,汤剂是最常见的一种服用方式。其制作方法就是将处方中的各种药材根据要求进行碾碎、焙制、醋泡、碳化等处理后,将这些药材放入一定的溶剂中,以直接煎煮或隔水蒸炖的方式熬制出药汁。其中所用的溶剂大都是纯水,有些方药也有用酒、醋或童尿等作为溶剂。直接煎煮又可以分为武火急煎、文火慢煎和特殊煎煮等几种形式。

1.1武火急煎

所谓武火急煎,乃大火煎煮三两沸或数分钟即可;武火急煎是因为某些药材成分不宜久煎,为保持所煎煮中药足量的有效药物成份,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而必须采用快速煎煮的方法。例如,银翘散是治疗风热感冒著名的疏风清热解表剂,吴鞠通氏在该方下注:“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这是因为该方主药银花、薄荷、荆芥之属含有挥发油、皂甙等,在持续的高温作用下容易挥发降低药物的疗效,故不宜久煎。调和脾胃的名方逍遥散方解谓“薄荷后下”也是这个道理。《伤寒论》大承气汤规定“先煎煮枳朴,后下大黄,再纳芒硝”,此乃大黄久煮之后,所含蒽醌甙、蕃泻甙及大黄素容易破坏而失去清热泻下作用。因此,大黄入药不宜久煎。至于“芒硝后下冲服法”,是使甘草在煎煮过程中不与芒硝接触,防止了芒硝盐析出与甘草酸发生异常的理化反应从而影响正常的药物疗效。《伤寒论》附子泻心汤先用麻沸汤渍三黄,再另煮附子,取两液合并温服。既避免了大黄久煮鞣质溶出过多,也避免了大黄鞣质沉淀附子碱的弊病。

1.2文火慢煎

文火慢煎,就是指加热至药液沸腾之后,用小火保持其微沸状态,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需要,连续煎煮二三十分钟乃至数小时。与武火急煎相反,有些中药则须久煎久煮,方具疗效。例如《伤寒论》炙甘草汤,张仲景注曰:“原方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该方以清酒与水共十五升,煎煮之后仅剩三升,其煎煮时间不可谓之短。《金匮要略》酸枣仁汤“原方以水八升,煮酸枣仁约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温病条辨》增液汤“水八杯,煮取三杯”,都是久煮。这是因为方中地黄、人参、酸枣仁、麦门冬之类含有多醣、多种氨基酸、脂类及蛋白质,均不易溶解于水,故应延长煎煮时间,提高药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确保临床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毒性较剧的药物,也应当久煎,借以破坏或降低其毒性。如《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真武汤“原方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苏沈良方》七枣散“以乌头大者一个,炮良久,水一碗,煎至一盏”。按《中药大辞典》释“中国乌头久煎剂及熟附片煎剂,对离体心脏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熟附片作用较强,煎煮越久者强心越显著,毒性越低。而生乌头的冷浸液或煎煮时间较短者,仅表现短暂的振幅增大,继而心脏抑制及心律紊乱。”因此认为乌头、附子“、、、、在加热煎煮或炮制后,总碱含量减少,毒性也大大减低。”《中药学》云:“附子经过炮制与煎煮,乌头碱被分解,毒性减弱,但强心作用并不减弱。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为耐热的非生物碱部分。”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古代医家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但他们的认识却与现代中药药理分析不谋而合,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1.3特殊煎煮法

在中医临床上,某些药物还有特殊的煎法。例如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其质重且难出味,应打碎先煎。某些贵重药品,为了保持其有效药物成分,防止混合煎煮时被其他药物残渣吸收或粘附,应另炖另煎再取汁兑服。例如人参、羚羊角、藏红花、阿胶等。为防止煎煮之后药液浑浊以及对咽喉、消化道的不良刺激,有些药物煎煮后应用丝绢或纱布包煎,如赤石脂、旋复花、海金沙等。

2.煎煮用具

中药方药在煎煮的过程中,对煎煮用具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这是因为煎煮用具的材质也会对药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煎煮用具以银质器具最佳,瓷者次之。一般都是采用陶瓷器具作为煎煮用具。不能采用铜器、铁器或者锡器作为煎煮用具,以免改变药性或降低药效,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3.煎煮用水

煎煮用水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中药方药的临床药效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古人在选择方药的煎煮用水时格外讲究,就煎煮用水的种类来讲,就有井水、河水(长流水)、阴阳水(新烧开水和冷水各半兑合而成)、麻沸水(开水)、甘澜水(千扬水)、地浆水、潦水(雨水)、米泔水之别;还有蜜水合煎、醋水合煎、酒水合煎之异。在当前人们大都是采用纯净的自来水或者洁净的地下水作为煎煮用水。

另外,还有一些方药在煎煮时是需要加入一定的酒来煎煮,或者是在服用时兑入酒后饮用。这主要用来活血活血祛淤、通络止痛及清热解毒。加入酒后可以提高某些中药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的药物浓度,藉以增强疗效。另外,药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病损部位的微循环,增强病理产物的分解与吸收,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4.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方药的煎服方法,指出在煎煮方药时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煎煮方法,如武火急煎、文火久煎以及特殊煎煮法等。并且要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和洁净正确的煎煮用水,以确保方药的药效质量。这些都是需要现代中医临床医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必须要引起中医医师和患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永华,崔英先,于德刚.中药汤剂煎煮操作浅议[J].山东中医杂志,2004(10).

[2]荆秀峰.中药汤剂煎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05).

猜你喜欢

火候器具药效
药效一整天
说火候
从脸谱说起
药效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烹”一节心理好课
古代器具灌农田
34
本是同根生 药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