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避暑山庄借鉴中国园林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

2013-07-03段钟嵘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避暑山庄园林建筑屋顶

段钟嵘

(承德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承德 067000)

山水、建筑、植物是构成中国园林的三大要素,建筑在园林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雅、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避暑山庄继承和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形式,不仅汇集了中国园林多种多样的建筑类型,而且在园林建筑个体形象造型上,或模仿、或借鉴、或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革新和创造。

一、避暑山庄园林汇集多种多样的园林建筑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种多样,诸如殿阁楼台、轩馆斋室、廊桥亭榭、寺观塔碣等等。集中国园林之大成的避暑山庄,各种各样的中国园林建筑类型,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根据个体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及功能,避暑山庄内的园林建筑建筑,大致可分为功能、游赏和装饰三类。

(一)功能型园林建筑

功能型园林建筑主要有:宫、殿、厅、堂、馆、轩、斋、室等。这类建筑在园林中主要供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办公之用,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功能型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形式比较庄严、规整,在园林中居于主要位置。根据这类建筑在园林中所处的地位来看,还可以分为“堂正型”建筑和“偏副型”建筑。“堂正型”建筑在园林中一般居于正位和主位,空间体量都比较大,如宫、殿、厅、堂等;“偏副型”建筑,跟堂正型建筑相比,处于次要位置,空间体量也比较小,如馆、轩、斋、室等。

1.殿

殿,也可称宫殿,古代泛指高大的堂屋。《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宫”最早和室是同一概念,为一般房屋的通称。《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宫殿专指皇帝居所或供奉神佛之所。宫殿在宫苑或寺观的总体布局中,属于堂正型建筑,处于中心或主要位置,多半在中轴线上,或在园林前列。皇家园林宫殿建筑高大严肃、富丽堂皇,主要用于举行大典、处理政务、听政接见、燕飨寝居等。如避暑山庄宫殿区的建筑布局规整严谨,有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澹泊敬诚殿(正宫主殿)、依清旷殿(四知书屋)、十九间殿,烟波致爽殿(后寝主殿)等几大正殿,同时在正殿两侧还有东西配殿,起陪衬作用。在山庄的宫殿区人们感受到的是肃穆的氛围,产生的是崇高的美感。

2.厅、堂

宋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说:“厅事,犹殿也。”《集韵·青韵》:“厅,古者治官处谓之听事。”明计成《园冶·屋宇》:“古者之堂,自半以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有两种形式,一是侧面山墙封闭,正背两面开设门窗;二是四面都设门窗(常是落地槅扇),称之为“四面厅”。厅,在古代是办理事务,或会宴宾客,观赏景色的场所。“堂”与“厅”之间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一般以梁架木料扁者为厅,圆者为堂。堂为家庭聚会与祭祖之用。

厅、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性,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多数建在园林的中心地带,并以此为中心,构成庭院,在园林中起着组织空间、突出主题的作用。厅、堂一般朝南向阳,位于宽敞显要之地,可以观赏周围的景物。在造型上,具有端正典雅,宏敞精丽的美学风格,在园林中是人工雕琢色彩最浓的部分,如避暑山庄山区的秀起堂,如意洲岛上水芳岩秀中的乐寿堂等,均为这种类型建筑。

厅、堂像宫殿一样,也属于堂正型建筑,但与宫殿不同,厅、堂有时通过造型的变化和周围景物的搭配,来打破堂正型建筑严正有余、活泼不足的沉闷局面。明、清时期园林建筑中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个性的厅堂,成为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景观。避暑山庄沧浪屿中的主体建筑就是一个鸳鸯厅,它南为双松书屋,北为沧浪屿,将严肃与活泼融为一体。

3.馆

《园冶·屋宇》说:“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馆,最早为接待宾客的房舍,秦汉以后,帝王在正宫之外的居处也称为馆,如“离宫别馆”。再后来书房和某些个体建筑也可以称为馆。在园林中,馆比起宫殿或厅堂来,其空间体量较小,属于偏副型建筑。不过,有时候,馆在园林中可用以题名体量较大的堂正型建筑,如避暑山庄中的清舒山馆、延熏山馆等。由于馆位置比较随意,因而在园林中,它是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其建筑风格自然而又朴素。

4.轩

《园冶·屋宇》说:轩,“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在园林中,轩的建筑空间形式较灵活。它可以指—个空间极小的建筑,也可以指空间较大的建筑;可以是次要的或体量较小的厅、堂,也可以是有窗的或只有槛的较宽阔的廊。轩往往处于空间畅达,气息流通,便于观赏景致的位置。轩的特征是轩举高敞,灵活多样,是园林建筑中经常运用的建筑类型,如避暑山庄的峡琴轩、玉琴轩、嘉树轩、春好轩等。

5.斋

“斋”古文本作“齐”,原意为祭祀或典礼前洁心洁身,以示庄敬。《礼记·曲礼上》:“齐戒以告鬼神”。北京紫禁城里的斋宫,就是皇帝斋戒的处所。斋又有修身反省之意。《易·系辞上》:“圣人以此齐戒。”系辞注:“洗心曰齐,防患曰戒。”斋作为建筑名称,既可以是斋戒的处所,还可以是书房学舍。出于传统含义的历史积淀,作为古典的个体建筑,斋的典型功能是使人或聚气敛神,肃然虔敬,或静心养性,修身反省,或抑制情欲,潜心攻读……《园冶·屋宇》说:“斋较堂,唯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斋和堂相比,有阴和阳、隐和显、抑和扬、幽和敞的风格区别。如秀起堂,碧静堂,均朝南向阳,具有“堂堂高显”之意,而素尚斋,则地处于山麓幽静之处,典型地体现着“斋”的环境和特征。从建筑特征看,斋具有浓厚的精神内涵,其美感作用主要是对人的精神生活有调节作用。

6.室

室,《园冶·屋宇》:“古云,自半以后,实为室。”古代宫室,一般前屋为“堂”,后屋为“室”。室既可指某一个体建筑所属的里间或梢间,又可指深藏于其他建筑物后面的独立的个性建筑,但不管如何,这两种“室”有一个共通的性格,这就是“深”——深藏而不显露。如避暑山庄山近轩中的清娱室,文园狮子林中的云林石室等,都体现出室的幽深、寂静。

(二)游赏型园林建筑

游赏型建筑建筑主要包括:亭、台、楼、阁、榭、廊、桥等,这类建筑在园林中虽然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但就其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看,主要是供人游览、观赏之用,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类型,也是形成园林美学风格最重要的建筑类型。游赏型建筑,从个体建筑在园林中所处的地势来看,也可分为“层高型”建筑和“层低型”建筑,如台、楼、阁、塔等,它们一般建于高爽之地,往往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榭、舫等,基本上属于低层建筑,它们往往建于低处,依临于水,也可称为“依水型”建筑。

1.亭

亭是游赏性的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园冶》曰:“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它是供人在游览中停顿、休憩、留连、赏景之处,又常作为廊、门的入口标志(多采用半亭的形式)。亭是园林建筑中最为灵活的类型,不仅位置随意,而且形式也多变。在园林中随处可见“亭”的身影。或置花间林下,或临水畔山巔,也可位于桥头廊尾。园林中的亭一般是单座布置,并力求在平面与外观上不重复。皇家园林中,有时亭还可依中轴作对称布置,如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前面东西两侧的乐亭。园林中个体建筑的各种类型中,亭的形式最为丰富,构景最为灵活,是最具优越性的建筑类型。

亭在园林建筑中的优越性,首先表现为“虚”。明代钟惺《梅花墅记》云:“高者为台,深者为室,虚者为亭,曲者为廊。”“虚”,是亭的建筑特征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亭柱的自由独立。一般亭的四周没有墙壁,亭柱对屋顶起着纯粹支撑的作用。这便虚化了个体建筑的屋身与屋顶的结构关系。除了对墙壁的扬弃外,亭还表现为内部的虚无,一切皆被虚化。这样不仅有利于人们纳凉、环视、远眺……更主要的是它可以点景、借景,在虚化的空间内展示更加丰富的景色。

其次,亭具有灵活性大,独立性强的特点。亭比起其他建筑类型来,体量小,用料少,占地不多,因此,在园林中随处都可构建形式不同、处境各异的亭子,它们既可以与其他建筑组合,构成园林庭院,也可以不依附于任何其他建筑,单独构景。如避暑山庄的采菱渡、芳洲亭属于建筑的附属亭,而澄湖北岸的水流云在、莺啭乔木、濠濮间想、甫田丛樾等四座亭,则是单独构景。

再次,亭的形式多变,造型多样。亭在平面造型、立面造型和组合形式上都有不同。如平面有方形、长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多瓣形、扇形、卍字以及各种复杂的组合形体;立面造型有单檐,重檐;屋顶有攒尖顶,卷棚顶,还有笠型等。与其他建筑组合,可以成半亭,指筑半个亭附在其他建筑的墙面上;桥亭,指建筑在桥上的亭;碑亭;门亭等等。亭以它空灵多姿的神态,给人以多方位的视觉美感。

总之,亭在园林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屹立于山顶上的亭,居高临下,统帅全园;散落绿树丛林中的亭,时隐时现,神秘有趣;筑在洲岛湖畔的亭,使人隔水相望,心驰神往;点缀在回廊曲桥间的亭,似旋律间的一簇休止符,使游人在动中有静、游中有止,倍感园林空间的节奏韵律之美。据统计避暑山庄中各式各样的亭,多达八十余座,诸如四面云山亭、古俱亭、水流云在亭、清晖亭等等。

2.廊

廊,也是园林建筑中富于游赏性的建筑类型。《园冶·屋宇》曰:“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可见,廊以曲、长为特色。廊在园林中除了为人提供往来交通之便外,它还是园林中重要游览路线,具有特殊的游赏性,因而被称为游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廊形式极多,一般多与其他建筑组合,偶尔也可独立存在。从建筑结构形式上,廊可分为单廊、复廊与楼廊。单廊是园林中最常使用的,它可两面立柱,也可一面依墙,一般柱间都有栏干或坐槛;复廊由二条单廊拼合在一起,其间隔以砖墙,一墙二用;楼廊是上下层都设廊子。从廊的平面布局上,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从廊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上,还可分为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等。在结构形式上,廊与亭一样,表现为廊柱的独立性及其对墙壁的扬弃。其主要特征是轻巧玲珑,廊柱既不太高,也不太粗,显示出一种轻灵之美。这种优美的形象,在园林中几乎随处可见,它的结构功能是分割园林空间,为游览者创造更多的观赏空间;沟通楼台亭榭,构建园林组群,形成园林意境;组织游览路线,引导观赏园景……其作用远远胜过其他个体建筑类型。例如,北京颐和园朱栏碧柱、宛似彩虹的长廊;济南大明湖铁公祠东西贯通、南北皆水的水廊;扬州寄啸山庄上下两层、立体交通的复道廊等等。承德避暑山庄的金山寺随势起伏的爬山廊,月色江声、远近泉声两面皆空、无所依傍的空廊,梨花伴月的叠落廊等也是“廊”中的经典。这些个性不同,形态各异的廊,可游可赏,可坐可观,处处亲切可人,给人们提供种种不同的景观空间和美感享受。

在园林艺术中,亭与廊这两种重要的游赏型建筑往往相与衔接,互为补充。就游览的角度看,如果说廊主要是供人游行,作审美的动观,那么,亭主要是供人停息,作审美的静观。这是二者功能上的主要区别。当然,廊未尝不可以静观,而亭也未尝不可以动观,因此,二者的区别又是相对的。

3.台

台,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说文解字》说台为“观四方而高者”。《园冶·屋宇》曰:“园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作为个体建筑的台,在园林中它是一种露天的、表面比较平整的、开放性的建筑物。台的上面可以没有建筑,供人们在上面休息、眺望、娱乐之用,也可以有建筑,使台与建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台则是建筑物的一个巨大的基座,使建筑更为高耸、壮丽。台具有牢固、平坦、高敞的特点,显得稳重而又旷达。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运用台这种建筑形式。避暑山庄内就因不同的目的和环境的需要,建造了很多台,如供人登高远望的畅远台,给人以披襟快意之感;作为建筑的基座,叠落形式的平台,以台的分层叠落来适应位于不同高度上建筑物的错落变化与过渡,它把建筑物从建筑群中高高举起,形成了极大的艺术表现力,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如秀起堂前的三层平台;临水建台意在观赏水景,获得开敞、清凉的感受,如烟雨楼北面的平台,深入水面,与水结合紧密,给人以台面飘浮于水面之上的感觉,每当烟雨朦胧,烟雨楼仿佛漂浮于水面上的空中仙阁。此外,还有为了观赏不同的风景而建的台,如清枫绿屿的月台等等。

4.楼、阁

楼、阁在园林中属于层高型建筑。《园冶·屋宇》说:“《说文》云:重屋曰楼……言窗牖虚开,诸孔慺慺然也。造式,如堂高一层者也。”楼多为二层,平面呈长方。阁二层较普通,也有多于二层的,平面为方形或八角。它们常作为园中的制高点,近可浏览园内风光,远则眺望天外景色。如避暑山庄中的烟雨楼和金山岛上的上帝阁。

阁和楼相比,同中又有不同。阁,是我国传统楼房的一种,多数为二层,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游人远眺、游憩之用,有时亦可用于藏书和供佛。园林中阁的设计讲究灵巧别致,因此屋顶多数为攒尖顶,形体也比较俊秀挺拔。从结构来看,楼多少带有堂正性,规整性,而阁的形式则往往带有灵活性、多变性。可见与楼相比,阁可以具有斜、偏等特征。从功能来看,阁和殿一样可以是供奉佛像的宗教性建筑,如避暑山庄中的上帝阁等。可见,阁的肃穆、堂正特点,又可以超过楼。阁还可供大量藏书,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曾藏有大量的稀世珍贵古籍,既是全国第一流的大型藏书阁,又是著名的园林景观。和阁相比,楼固然也利于通风、防潮,未尝不可以藏书,但人们还是习惯地倾向于以阁藏书,似乎“阁”更利于收藏珍品。

5.塔

塔,属于层高型建筑,也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塔因其本身性质的宗教性,它不同于台、楼、阁等层高形建筑,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特性。

塔的种类繁多,造型也各不相同。从建筑材料上看,有木塔、砖塔、砖木混合塔、石塔、铜塔、铁塔、琉璃塔等;从平面形式看,有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边形、圆形、十字形等;从建筑造型,又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喇嘛教式、金刚宝座式等等。塔的最大特点就是层多,层数一般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层。塔的内部呈筒状,设有木楼梯和木楼板,每层都砌出柱、额、门、窗。外圈是木构的围廊,每层都作平坐和栏杆,可供登临远眺。塔顶上有塔刹。

塔由于高,而且造型丰富,在园林中,它除了本身就是一道景观外,很自然地成为一个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和聚焦点,对风景起着重要点缀作用,给人以突出深刻的印象。另外,由于塔的宗教性质,它具有较浓厚的文化气息,起着烘托园林文化气氛的作用。我国现存的塔种类丰富、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几乎遍布祖国各地,如西安的大雁塔,北京的白塔,杭州的六合塔等。避暑山庄的六合塔在这些建筑中是一处杰作。

6.榭

榭,最早是建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土高曰台,有木曰榭。”因此,台和榭常常被不可分割地联在一起。后来在园林建筑中,台主要是层高型建筑,而榭则主要是依水型建筑。计成《园冶·屋宇》写道:“《释名》云: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藉景而成”,指它对于景物的依附性;所谓“制亦随态”,则是指其结构形式的灵活性、多变性。依附于水是榭的突出特征。因为,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水榭。临水而建筑的榭,与碧波成景,点缀着园林景致,也为人们提供欣赏水景场所。榭不仅与水相依成景,也可与山石、花木配合成景,如避暑山庄的吟红榭,是与花木配合成景,而招凉榭、水心榭都因临水而建,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水景。

园林中的榭体量不很大,外观轻灵,一般为三开间单檐开敞型,前设平台,平台探入水中,能够凭栏观看水景。榭的内部装饰雅致,其构筑是上有花楣,下有雕栏,玲珑精丽,装饰色彩较浓;榭的外部环境优美,它往往点缀于花丛、树旁、水际、桥头,欣赏性极强。可见,榭既有供游赏停息的功能,又有突出的点缀功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游赏型建筑形式之一。避暑山庄的水心榭,是榭中富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它筑于跨湖的石堤上,从远处望去,似乎飘浮于湖心。

7.舫

舫,通常指湖上游赏性的精美的小船,又称游舫、画舫。在园林建筑中,舫则是一种船型的依水型建筑。它置于岸边,通常二面或三面临水,也有全在水中的。它的船头建作平台,置有石桌凳,可在此乘凉、赏月。前舱为入口,尺度稍高,檐下常悬有垂莲柱或挂落。中舱较低矮但面积最大,是船上主厅所在,两侧设有排窗,可观看船外风景。后舱最高,一般二层,可登楼远望。船体自舱面以下,大多由砖石砌成,舱面以上,全为木构,顶部则复以瓦檐。

作为依水型建筑的舫,在园林个体建筑的形式中,可谓是别具一格。它和江湖中真实的船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是对船的模仿,又是对船的扬弃,可谓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神似。舫不仅丰富了园林的景观,还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给人以似静还动,似动还静的美感。如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筑于如意湖岸边,置身于其中,可闻潺潺水声,可观碧波涟漪,特别是月色下,坐在舫中犹如乘船于荡漾湖水之中,品味月色溶溶的情趣。

8.墙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墙的运用很多,它是空间构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国古典园林在墙的造型、布局、色彩上有着独到之处。如皇家园林外设高大宫墙,并砌有雉堞,以显示皇家的威严;而在园内每组庭院又以院墙相围绕,组成相对独立的空间院落,形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作为我国清代皇家园林的避暑山庄,规模宏伟,环山庄的围墙周长20华里,看上去犹如小型的万里长城。在避暑山庄内,一处处庭院,多半是以墙与廊环绕而成,并形成多处 “园中园”,诸如文园狮子林、沧浪屿、月色江声等等。

在园林中,墙的形式很多,可根据地势建成平墙或梯级形墙;也可根据造园上需要,筑成高墙或矮墙;还可以砌成波浪形的云墙。有些园林在墙体上开设洞门或漏窗、花窗,增添活泼的气氛,避免园墙的平直、单调。有时墙与廊结合分割空间,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墙的构造、材料、色彩也很多样,有石墙、砖墙,还有篱笆墙等。色彩一般是砖石本色或白粉墙面,灰色瓦顶。墙不仅起划分空间的作用,还可以成为构景的一种手段。避暑山庄中褐色的门窗与建筑木构架、白色的粉墙、灰色的砖瓦与绿色的植物搭配,色调清淡素雅,不仅成为园林中亮丽的景观,更突出了避暑山庄朴素自然的风格。

9.桥

桥,是建筑中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园林中,作为交通设施的桥,不仅仅有重要的实用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在组织水面景观、点缀园林风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较强游赏的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山水,一般都有水面,而且往往水是园林的中心和重点。因此,对水的处理至关重要。桥,起着联系风景点、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其位置通常设在水面和溪谷的较窄处,但有时为了能更好地欣赏水景和划分水面,也修建一些跨度较长的桥,横越于水面之上,以增加水面的层次感。与堤、岛一样,桥是水面空间布局的重点环节。另外,桥还是一种最能体现人工美的建筑物,对它的位置与造型的精心安排和设计,常能成为自然水面景色上的重要点缀。

桥的形式种类很多,从造形上看,常见的有拱桥、平桥两种类型。从建筑材料上看,有石桥、砖桥、木桥。石拱桥可以说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形式,它一般筑成圆形券洞,有单孔、双孔、三孔、五、七、九……以至数十券不等。拱桥具有跨度大,坚固性好,券洞中还可以行船,便于水上交通等优点,更主要的是由于桥的流畅线条,体态优美多姿,与清澈的碧波相映成趣,成为湖面上难得的景色,如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岛、亭、桥、堤联系为一个整体,不仅划分了昆明湖的空间层次,还以完美的艺术形象点染了湖面景色。

用木、石板搭成平桥在园林中也较为常见,有单跨、多跨等不同形式。平桥一般跨度较小,桥身较低,临近水面,具有亲切的尺度感。平桥的变化有多种,如折线形平桥,克服长而直的平桥之单调感。避暑山庄的湖面、山涧、沟谷散落着各式各样的石桥、木桥31座,如万壑松风木桥,长虹饮练石桥,金山石板桥,文园狮子林中的虹桥,山近轩前三孔跨涧石桥等等,或玲珑秀丽,或古朴典雅,本身就是一处处优美的景观,并将山庄的风景点缀得更加美丽。

(三)装饰型园林建筑

装饰型建筑建筑主要包括:门楼、牌坊、照壁、碑等。这类建筑一般不具备使用功能,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作其他建筑物的装饰,而且不—定是任何园林都非有不可的。它们的存在除了其本身形式具有较高审美价值,还起着点缀园林景观,加强园林审美趣味的重要作用。

1.门楼

门楼,是典型的具有依附性的装饰型建筑,它依附城墙、院墙而构成某种院落,甚至依附厅堂等建筑而存在,不具有独立性。当人们进入某一园林时,首先诉诸人视野的就是它的大门。门楼的形式往往决定着园林的风格。皇家园林的城门楼一般为两层,庄严、壮观,如《园冶·屋宇》所说:“象城堞有楼以壮观也,无楼亦呼之”。官宦富商的园林门楼,为了显示其地位或富有,高大、气派;文人雅士的园林,其门楼精致、典雅。另外,门楼不论是有楼还是无楼,上面总有种种雕饰,有些砖雕是审美价值很高的精品,可称为“装饰的装饰”。总之,门楼作为个体建筑,它主要是根据园林主题建筑,或园林的主要风格而定,它对园林的装饰作用又是显而易见的。避暑山庄是皇家园林,在20华里的城墙上曾有九道宫门,其中丽正门、德汇门、碧峰门都为两层门楼,以其庄严、壮观的气派,显示皇家的威严。

2.牌坊

牌坊,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园林建筑中的牌坊一般与具有某种历史意义或纪念意义的牌楼不同。它往往只具有一种审美价值。

牌坊的建筑材料有木、石、砖、琉璃等,造型独特。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两柱构一门,一种是四柱三门。牌坊的主要建筑构成是由柱和屋顶构成,这一点,类似于亭子,是立体的亭子趋于平面化。另一方面,它的体量比亭高大,肃然耸立,呈现出堂正的或崇高的审美势态。

从牌坊在园林中的地位看,牌坊虽然具有自由独立性,但它往往不单独成景,而是与其他建筑共同构成景致,这点又与门楼一样,有明显的依附性。牌坊依附的对象,一般是作为主体的宫殿、大门、桥梁等个体建筑或建筑群,起渲染气氛和装饰景观的作用,而且它的造型和细部结构具有突出的装饰性,蕴涵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如避暑山庄水心榭两侧的牌坊,长虹饮练、双湖夹镜牌坊等。

3.照壁

照壁一般设在大门前方。从外观上看,它似乎是独立的,其实却依附于大门。它面对大门,空间上起着装饰、照应、烘托等作用。另外,在园林建筑中照壁还具有障景、点景的作用。照壁的建筑材料为砖和琉璃,其装饰性极为浓厚,如北海九龙壁等。避暑山庄丽正门前的红照壁,高大厚重,烘托出避暑山庄庄严、宏伟的气势。

4.碑碣

碑碣,是极富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也是非常特殊的形式。碑碣很早就有,它主要为了纪念某事、某人而修建。后来逐渐成为寺院和园林中不可少的点缀物和装饰物。

碑碣主要是石制,分三部分,上为碑首,中为碑身,下为碑趺。形式有竖碑和卧碑两种。一般碑身刻有纪念性的碑文,碑首、碑趺刻不同的图案。碑碣多用于寺庙中,清代园林如颐和园、园明园都散落着许多雕刻精美细腻的石碑,成为园林中不可多得的点缀物。避暑山庄内曾经有清代皇帝题写的御碑20座,现存比较完好的11座。御碑有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如避暑山庄后序碑、文津阁碑镌刻乾隆皇帝御笔碑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历史意义。避暑山庄内,还有些碑刻着皇帝即兴抒写,有感而发的诗歌、韵文,如绿毯八韵碑、古栎歌碑、林下戏题碑等等。分布在山庄的湖区、山区、平原区的碑刻,给本来景色优美的山庄又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二、避暑山庄借鉴形态各异的园林建筑造型

中国园林建筑,不仅以其多种多样的类型满足着人们各种物质需求,而且还通过其变化多端的建筑造型,给人以独特视觉享受。平坦高旷的台基、简洁流畅的立面、多样变化的屋顶、反翘翼动的飞檐,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表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象之美。

(一)立柱墙面简洁流畅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都是木结构,靠立柱来承重。殿、堂、厅、轩、斋、室、亭、榭,几乎每种建筑都离不开立柱,立柱是建筑物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因此,立柱往往是选用一些比较坚固、粗直的木料。建筑外围的是檐柱,四角为角柱、内部的为金柱,外部有围廊设有廊柱。所有这些立柱或高大粗壮,或纤巧秀雅,均笔直耸立,显示出挺拔的身姿,给人以奋进、向上的美感。此外,檐柱与角柱之间有序地排列着,构成建筑立面简洁流畅的韵律。一般建筑檐柱与角柱之和为偶数,并将建筑物分割成不同的开间,形成一种整齐、协调的节奏,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七间八柱……。中国古代建筑的立柱外型变化不大,一般为圆柱,给人平易、朴素之感。中国古代建筑的外墙壁没有承重作用,所谓墙倒屋不塌。墙壁是用来隔音、保暖、防风雨的。一般为砖墙或土石墙,也有木板墙。无论那种形式,不但做法简单,而且外形朴素简洁,它建于各个立柱之间,与立柱构成规整的直线方形,给人以坚固稳重之感。避暑山庄宫殿区主殿“澹泊敬诚”殿,建在大理石砌筑的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十檩,周围设廊。此殿采用金丝楠木构架,楠木立柱,楠木精雕隔扇门,加上布瓦卷棚歇山和青砖山墙,古朴典雅,庄重肃然。

(二)屋顶造型变化多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从结构上看,是立柱支撑屋顶。因此为了安稳起见,决定它的结构形式 “粗而矮”。然而,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敢于大胆追求轻巧和苗条的线型,通过屋顶举折,屋檐反曲,翼角反翘,来克服由于庞大的屋顶给屋身带来的沉重压力所造成的笨重之感。并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屋顶形式。

中国传统屋顶造型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等形式,同时按其立面层次,又有重檐和单檐之别。依照清代屋顶之规制,屋顶等级分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单檐庑殿顶

1.庑殿顶,为四坡面屋顶形式。由四个倾斜的屋面和一条正脊 (平脊)、四条斜脊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起翘,屋面略呈弯曲,如果是铺以琉璃瓦,就更显示出庄重肃穆、灿烂辉煌的风格美。北京紫禁城宫殿群中午门城楼、太和殿,都用重檐庑殿顶,显示出其巍峨壮丽、尊贵显赫的气派。庑殿顶建筑在北方园林中较少见。避暑山庄中只有镜香亭是庑殿式造型。

2.歇山顶,它的屋面不是硬山或悬山式的两向,而是有如庑殿式的四向。但它是由前后向的两个大屋面和左右向的两个小屋面所组成。屋脊由一条正脊,四条前后向的垂脊,四条斜向的戗脊所组成。另外,它两侧的倾斜屋面上部还转折成垂直三角形墙面(“山花”)。 它实际上是两坡顶(硬山、悬山)和四坡顶(庑殿)的混合形式,具有典雅端方而又活泼多姿的风格美,是南、北园林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坡顶类型。避暑山庄的歇山式多与卷棚相结合,如澹泊敬诚殿、烟波致爽等都采用了这种造型。

单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

硬山顶

3.硬山顶,为两坡面屋顶形式,只有前后两向,其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顶与屋身在两侧接近于同一,表现出规整、齐一、简洁、淳朴的风格美。它最接近于民居,也最富于人情味。避暑山庄的文津阁采用硬山顶,无暑清凉、松鹤斋(正殿与前后殿)、环碧岛上的殿宇,均为硬山顶造型。这种造型表现出或亲切,或素雅,或简朴,或平静的结构形式美。

悬山顶

4.悬山顶,也是两坡面屋顶形式,与硬山顶基本相同,只是屋面两侧挑出于山墙之外,于是屋顶与屋身在两侧不再是齐一,而是屋顶略大于屋身。它的风格基本接近于硬山顶。这种造型在北方宫苑中很少见,避暑山庄内的水芳岩秀是此种造型。

5.攒尖顶,为锥型屋顶形式,收顶处在雷公柱上端作顶饰,称为宝顶或宝瓶。攒尖顶造型在园林建筑中应用广泛,亭、阁、塔等建筑常采用此种造型,避暑山庄内金山的上帝阁、六和塔、四面云山亭等建筑都采用这种形式。攒尖顶造型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有三面坡、四面坡、六面坡、八面坡、圆形坡等,也可以表现为单檐或重檐,富于变化。避暑山庄的“莺啭乔木”为一座单檐八角亭、“春好轩”院内的“巢翠亭”为一座重檐六角攒尖顶亭等。

重檐攒尖顶

盝顶,为四坡顶式。顶部呈方形或矩形平面,由此四面出檐,有四条正脊,四角各有四条斜脊,构筑别致。避暑山庄“水心榭”三座亭子中间的那座亭,就是盝顶。

卷棚歇山顶

卷棚顶,又称“回顶”,也是两坡面屋顶型式,但两个坡面相交处成弧形曲面,没有明显屋脊,其线型表现出柔和秀婉、轻快流畅的风格美。避暑山庄的许多建筑都采用这种型式,有时还把卷棚与歇山结合起来,形成卷棚顶歇山式造型,如静寄山房、湖山罨画、冷香亭等。它们在屋顶上表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弧度。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屋顶造型,按照“重要建筑物多用庑殿顶,其次是歇山顶与攒尖顶,极为重要的建筑则用重檐”的级别依次设置。虽然避暑山庄为皇家园林,但在屋顶造型的设置上并没有完全按照等级次序建造,而是为突出避暑山庄的整体风格,采用不同造型的屋顶,其中以卷棚歇山最为普遍,这种造型表现出柔和秀婉而又不失典雅大方、灵活多变而又不失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与避暑山庄自然环境达成完美的统一。

(三)装修装饰多彩而又精致

装修装饰是中国园林建筑造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区别与限制。皇家园林的建筑一般用琉璃砖瓦、红墙、朱柱和彩画,而私家园林的建筑,梁柱常刷以黑色、栗壳色、绿色油漆,门窗用红色,墙面和屋顶为布瓦青砖,色调素雅。避暑山庄虽系皇家园林,但建筑的色彩却以素淡为主。为了突出避暑山庄朴野的风格,山庄内大小殿宇、亭台、楼阁色彩都极为淡雅。只有极少数建筑组群采用琉璃、彩绘,如广元宫。一般建筑立柱涂以深棕或暗红色,栏框涂以绿色,墙面与瓦都为灰色,仅梁头、椽头等处略施彩绘。宫墙为青砖或石料的本色,院墙则为白色粉墙。即使是正宫区建筑也没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特别是澹泊敬诚殿,全部采用上好的金丝楠木为材料建造,不施彩绘,表面烫蜡,不仅外观朴素庄重、典雅大方,而且还散发着楠木天然的清香,与殿的题额意趣一致。

雕饰包括门窗上的木雕、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以及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门窗、墙壁的精雕细琢,丰富和美化建筑的造型。园林建筑中的殿堂楼阁,其门窗多为木制。门窗的框架,特别是窗棂的装饰极为细致精巧,有些门窗造型美观,装饰图案别致,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可供欣赏。“澹泊敬诚”殿的窗扉、隔扇、天花雕刻有蝙蝠、万字、寿字、卷草等图案,加之所有门窗装修皆用楠木结构,不施彩绘、炀腊涂饰为木本色,风格朴雅而明丽。避暑山庄的石雕也非常精美,如坐落在避暑山庄万树园南端的《绿毯八韵》碑。此碑为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卧碑,碑面南额首上雕刻祝寿图,碑趺上有八仙;面北额首上刻有蝙蝠,碑趺上刻有糜鹿。 碑上图案,象征着“福”、“禄”、“寿”。 碑身面南刻七言诗《绿毯八韵》一首,面北刻五言诗《平旦》一首。石碑字迹清秀、图案精美、比例协调。

避暑山庄的建筑在造型上朴素简洁,又富于变化。根据康熙“楹宇守朴”的原则,建筑不采取宏伟的尺度,建筑物的尺度基本上不很高大,基本与一般民居相似。屋顶不用正脊,而用布瓦元宝脊式卷棚顶,但屋顶形式多样,有歇山、攒尖、单檐、重檐等不同造型;勾头花纹不取龙纹,而是用兰花图案;院墙、宫墙依地势起伏,用不规则的虎皮石砌筑或白粉墙。所有这些,使得山庄的建筑外观简朴淡雅,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山庄独特的园林风格。

[1]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

[2]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3]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刘天华.画境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4.

[6]陈从周.中国园林[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

[7]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8]金学智.苏州园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9]金瑞华.避暑山庄园中园建筑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园林建筑屋顶
借“光”生财的屋顶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屋顶屋
现代园林中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应用解析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屋顶的雪(外四首)
康乾盛景避暑山庄
园林建筑装饰的具体运用及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