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2013-07-02郑叶攀
郑叶攀
【摘 要】施工阶段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阶段,直接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而工程质量的保障离不开严谨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手段。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复杂性,它需要与多种专业进行有效的配合。由于多种专业协调分工工作,难免会出现技术上的漏洞,必须要求施工人员统一按照严格的工序流程以及相关的土建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施工作业。
【关键词】建筑;施工;流程;技术要点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大型化以及结构的复杂化,建筑企业在保证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为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需将施工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必需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必需明确施工技术要点。本文着重从确立施工技术规范及其标准、土建施工阶段中的技术问题和规范化运用土建施工技术三大模块进行简单阐述,希望能给广大建筑爱好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确立施工技术规范及其标准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涉及到工程中各个细节的流程化,各项技术指标的规范化等等。有些细节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生命周期,所以在施工展开之前要确立明确的施工技术规范及其标准。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以细分以下几方面描述:
1.排水板技术定位
在进行排水板逐点放样时,正确布置板位,保证板位偏差不超过5cm。插板机上的刻度要清晰易读,以便确定打设深度。合理定位插板机,将机架调整好,水平偏差不大于5cm,垂直偏差控制在1.5%。要将排水板的回带长度控制在50cm,且回带根数所占比例应少于5%。加长塑料排水板时,将排水板的滤膜割开,把两根排水板的板芯接在一起,然后套上滤膜,再将订书机将滤膜订牢,注意拼接的长度应不短于30cm。排水板的外露部分必须埋入砂垫层中,且长度要超出20cm。施工中,通过定时检查打设深度来判断地层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待负责人员检查修改后方可操作。
2.土建专业的配合原则
土建专业的配合原则要符合专业化、精确化以及程序化。建筑工程不是单一的作业,在具体的施工阶段要求个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积极、有效的配合,保证工程依照严格的工序按质按量完成。土建专业的配合重点包括: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空调专业以及市政专业等等。土建专业的专业化原则是由建筑工程的系统结构决定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的知识水平,能胜任本职工作。精确化体现在分工要细致到位,由于土建施工涉及的工种颇多,岗位各异,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规范的岗位分配,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利于稳定有序的开展施工工作。程序化要求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工序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
二、土建施工阶段中的技术问题
正确了解了施工技术的规范及其标准之后,在具体的土建施工阶段,要重视建筑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土建施工技术问题,这些技术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成败,必须严格把控技术要点,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接下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必须全方位审核施工人员的资质水平。对施工人员的审核应当采取多角度的审核方式,避免审核手段的单一化。在开展钢筋施工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审核钢筋的规格以及原材料的选购指标。另外,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需要在模板上标明钢筋高度、范围和预埋件的位置。用钢筋绑扎的扎丝绑牢钢筋交叉点,扎丝不要出现在保护层中,并且其头部要统一里放置在里面。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振捣。一种是插入式高频振动棒,在这种方式中,保证每一层的浇筑厚度不要超过50cm,等到振捣密实后再进行浇筑第二层,一直到梁底结束。整个立柱实行一次性浇筑直到梁底或者板底。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务必在12小时之内用土工布包裹好,为保持表面湿润,要定时对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要大于13天。另一种是插入式高频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相结合的方式振捣,在进行浇筑时,用“赶浆法”对梁分层浇筑呈阶梯形,一直达到板位置之后,再和板混凝土一块浇筑。因工艺要求,在浇筑前应保持混凝土面清洁,无凿毛。根据需要,采取“清土面——绑钢筋——装模板——测顶高——浇筑——查孔洞——压平光”的顺序,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快速进行。
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结构特点,对不同部分进行分析后,采用合适的模板施工技术标准。一般情况下,要求顶板底模采用1830×915×18双层涂模的胶合板作面板,截面用50×100mm的单根枋作内楞。模板的支撑系统由房屋内设的通用φ48×3.5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组成。脚手架主杆的纵距为50cm,横距为60cm,纵杆剪刀撑间隔为320cm,横向杆等距为160cm。另外,体脚手架需要与平台进行加固连接。安装房屋梁柱模板时,针对一柱的模板,实行全站仪观测,需要配合锤球定位来保证其垂直度。柱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夹板,在制作模板时,采用80×100mm方木作骨肋。采用抱箍围柃的方式来加固柱模,螺丝连接牢固,因为沿柱高度达500mm,所以需在周围采用槽钢斜撑的方法。
三、规范化运用土建施工技术
在进行土建施工中,只有规范化运用土建施工技术,才能有效保障施工技术的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土建施工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要规范化运用土建施工技术,就必须从严格控制施工程序、规范施工人员管理以及建立健全责任机制进行考察。
1.控制施工程序
有效控制施工程序,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化的要求。要保证施工的程序化,就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施工工艺流程反映了工程系统化的要求,同时,施工的成效直接取决于施工工艺流程。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施工工艺流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必须严格界定施工工艺流程的规范标准。 在对立柱进行施工时,应当遵循严格的规范,不要出现脱节现象。对零星构件的施工,应采取“由下而上”的原则展开施工,保证施工流程有效稳妥。确保施工依照“立柱——零星部件——屋面板——梁——楼面”的顺序展开,从而实现有序施工的目标。
2.规范施工人员管理
对各工种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严格审查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其必须具备要从思想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教育,根据具体工程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分组管理,发放工号牌、责任牌、标志牌、警示牌、组号牌,标明各位施工人员岗位职责,杜绝返工、误工现象。
3.建立健全责任机制
实施“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机制。明确各机组机长的责任,机长要全面负责所管理机组的施工质量问题。具体工地负责人要定期召开机长会议,督查机长工作情况及其所负责机组的施工状况,做好记录,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案,坚决制止拖延现象。
四、结语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对其加强规范化管理,保证技术、人员以及相关责任的规范化、标准化,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手段,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土建施工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业波.浅谈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0(5)
[2]何涛.关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9)
[3]常国军,王永磊.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