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廿烷醇对老年高血压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2013-07-01林小娟王梅平
许 槟 林小娟 王梅平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多廿烷醇对老年高血压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许 槟 林小娟 王梅平
(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福州 350001)
目的 观察多廿烷醇联合长效降压药治疗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作用。方法 12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60例用多廿烷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61例用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治疗前、第3、6、9、12个月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指标变化。结果 多廿烷醇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颈动脉LDL、IMT水平较基线水平、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长期口服多廿烷醇能够达到强化降脂效果,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多廿烷醇;高血压;颈动脉内膜
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管为主要病变的疾病,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内中膜是动脉硬化最早受累的部位,多廿烷醇通过调脂和非调脂作用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本文通过测定高血压患者IMT的变化,探讨多廿烷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1例,男65例,女56例,年龄60~76(63.1±5.6)岁,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血肌酐<115mmol/L,6个月内未发生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两组的年龄、性别、血脂以及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通过健康教育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口服氨氯地平5mgqd,试验组加用口服多廿烷醇10mgqd,疗程12个月。
1.2 方法
观察治疗前,第3、6、9、12个月LDL-C以及TG。IMT采用AE33型PHILIPS超声诊断仪,行双侧颈动脉检查。IMT为管腔内膜交界面到内膜与外膜交界处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于距颈动脉球部膨大起始处10mm处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表1 治疗后各组LDL、TG、IMT的变化情况
2 结 果
与治疗前比较,多廿烷醇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颈动脉LDL、IMT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廿烷醇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LDL、IMT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见表1。
3 讨 论
多廿烷醇是从古巴西部甘蔗蜡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含有8种脂肪醇的生物制剂,是种新型调脂药。多廿烷醇被证实较他汀、普罗布考、阿昔莫司对高脂血症有同等甚至更好的效果而不良反应要少。研究表明,多廿烷醇与他汀类药物不同,它不是通过直接抑制HMG CoA的途径来抑制肝细胞合成胆固醇,它的调脂作用主要是通过2个途径:①在乙酸盐的消耗和甲羟戊酸的生物合成步骤中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②通过增加肝细胞LDL受体数量,增加肝细胞对血液中LDL-C的摄取和代谢[1]。
本研究显示,长期口服多廿烷醇片可以有效降低LDL水平,但对TG水平影响不大,与我国多廿烷醇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相类似。结果显示多廿烷醇和普伐他汀降低TC和LDL作用相似,不良事件发生率多廿烷醇少于普伐他汀,表明了中国人群应用该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3]。本研究在多廿烷醇组患者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多廿烷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样是有效的、安全的,同时是可耐受的。
诸多研究证实通过降低胆固醇治疗可减少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且不论总胆固醇基线水平高低与否,各均一致获益。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颈动脉内膜增厚,研究者可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反映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本研究观察到长期多廿烷醇片可通过对LDL进行积极的控制能起到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因此多廿烷醇片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调脂药物。
[1] Chen JT,Wesley R,Shamburek RD,et al.Meta-analysis of natural therapies for hyperlipidemia:plant sterols and stanols versus policosanol[J].Pharmacotherapy,2005,25(2):171-183.
[2] 多廿烷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新型调脂植物药-多廿烷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961-963.
[3] 胡大一,丁荣吕.新型调脂药-多廿烷醇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17-19.
R544.1
B
1671-8194(2013)27-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