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烫伤的致伤因素分析与防治
2013-07-01孙有志
孙有志
(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烧伤科,吉林 辽源 136200)
小儿烧烫伤的致伤因素分析与防治
孙有志
(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烧伤科,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探讨小儿烧烫伤的致伤因素,探寻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分析了小儿烧烫伤的受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占90%,年龄<5岁者占89%,家庭环境与受伤原因有一定关系,环境差的占的比例高,农村高于城市。结果对84例烧烫伤患儿病因进行分析,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提高了家长的安全意识,普及了烧烫伤的相关知识。结论通过防治烧烫伤相关知识的普及,可达到预期防治目的。
小儿烧烫伤;致伤因素;防治
小儿烧烫伤主要是热水烫伤、火焰和电弧烧伤、爆炸伤以及化学烧伤等多见。由于小儿年龄较小、个体差异不等、烧伤面积大小不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以及抵抗力较低,所以烧烫伤后患儿创面大量血浆渗出与电解质丢失,死亡率也高.本文就小儿烧烫伤的相关因素,包括病因、年龄、家庭因素,分析、寻找有效防止措施进行了探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包括门诊及病房)收治烧烫伤患儿共84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5d~10岁;烧伤面积最大40%,最小5%;部位分布全身各处;烧伤深度为Ⅱ度者79例,Ⅲ度者5例。
2 方法与结果
患儿受伤原因、年龄、家庭条件等相关因素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患儿受伤原因、年龄、家庭条件等相关因素统计结果
3 讨 论
3.1 相关因素与发病率
①烧烫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1],占发病率的90.4%。②年龄因素:5岁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数的89.0%。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新生儿期、婴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由于年龄和生活习惯不同,不同阶段发生烧烫伤的原因亦有所不同。新生儿期,为了保暖使用热水袋或洗澡等是常见致伤原因;婴儿期,除以上原因,10个月后学走路时步态不稳,跌倒在火源上或打翻热液容器致伤较为多见;幼儿期,小儿活动度增大,模仿性强,但回避反应迟缓,不能完全独立,常因爬高抓热液容器,或玩火、燃火柴、倒开水、洗澡等致伤;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增多,好奇心特别强,无安全意识,往往由于接触柏油、石灰池或玩电线而致伤;学龄儿童,因自己做饭、生炉子、烧水等家务劳动而致伤,特别是家用电器日趋增多,可发生电烧伤。③家庭条件因素:家庭条件差者发病率较高[2]。家庭条件差者因房屋布局不当,物品没有合适位置摆放或放置不当,导致儿童接触热源概率增加。居住在平房的家庭,儿童在庭院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儿童跑进跑出时碰翻或踩入热液容器中致伤。有的农村家庭,卧室和厨房之间的墙上有窗户,儿童在卧室玩耍时,不小心由窗户掉入厨房的热水锅中而被烫伤。一般烫伤面积较大,深度较深[3]。另外人均受教育程度及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家庭条件好、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通过书籍和社区保健接受到一些防病治病的知识,但此种家庭的孩子多由老人看护,亦增加了受伤概率。
3.2 防治
①媒体应加强宣传力度,进行烧烫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孩子开始能够自由活动,父母就要把孩子的安全问题当成头等大事,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设置专门区域放置暖瓶、饮水机、炉子、烧好的汤饭等,不要把孩子带入或让其单独进入这个区域。不要在孩子身边放置或饮用过热的水、饮料、食物等,热液的容器放在其不能够到的地方。洗澡水、洗衣水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不要超过45℃。电源开关、插座等要有保险措施,以防孩子玩耍时触电。对已能听从规矩和指示的孩子,要经常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②伤后正确急救方法:迅速脱离致热源,冷水冲洗至少30min。烧烫伤后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止痛效果。近代学者研究认为,冷疗不仅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尚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从而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在烧烫伤的现场急救中十分强调冷疗的重要性。冷疗后用用干净衣物包裹到专科医院就诊。面积较大者立即就近送医,进行输液抢救治疗[4-5]。创面禁忌涂有颜色药物,如酱、酱油、龙胆紫、红汞、食醋等,以免影响医护人员对烧烫伤深度的观察。③入院治疗。小儿烧烫伤后住院标准与成人不同,凡具备下面条件之一者,即应住院治疗:a.烧烫伤面积>10%或Ⅲ°面积>0.5%。b.特殊部位烧烫伤,如面部、颈部、呼吸道、会阴部、手和足等。c.化学烧伤或烧烫伤合并一氧化碳中毒。d.电烧伤。e.发热,体温在38℃以上者,以及有各类并发症者。入院后指导教育父母参与护理,从烧伤自救、入院治疗直至出院贯穿全过程。让父母感受到烧烫伤后孩子的痛苦,提高其看护孩子时的安全意识。
[1] 袁志敏,向红霞.小儿烧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0, 29(13):100.
[2] 周淑娟,段姚尧.108例小儿烧伤原因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20(5):397-398.
[3] 李茂清,李晓燕.小儿烧伤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西南军医, 2009,11(4):671-672.
[4] 胡宏,李兴照.1278例住院小儿烧伤的特点及防护策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2):199-201.
[5] 谭小欣.小儿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和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8, 46(3):118-119.
R726
B
1671-8194(2013)11-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