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13-07-01姚鸣
姚 鸣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姚 鸣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对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案,四个疗程后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显效41例,显效率为60.29%,有效20例,有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89.70%;对照组,显效27例,显效率为39.71%,有效20例,有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69.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治疗方案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的疾病,主要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1]。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发生溃疡、炎性水肿以及出血病变。在临床上,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左下腹疼、里急后重、时便下黏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可能是过敏因素、感染因素以及自身免疫等,根据致病原因可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对长期患有慢性结肠炎,或者病情反反复复的患者,当使用西药治疗不理想时,可以采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慢性结肠炎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并且治疗及时,一般预后都良好;然而,部分患者由于肠道反复在肠炎症刺激下损伤、修复,最终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因此,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正确的保健,以及及时的对症治疗都十分重要。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时,其最关健的环节就是选择对症的组方[3]。患者若有大便次数多的症状,治疗时不一定就必须得用补药,医师要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本文作者使用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其中西医治疗选用的柳氮磺胺吡啶就起到了驱邪的功效,而中医治疗使用的消炎汤和灌肠汤起到了扶正的作用[4]。柳氮磺胺吡啶为磺胺类抗菌药,是口服不易吸收的磺胺药,服用后,在远端小肠和结肠,在肠内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而显效,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我组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36例,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1年修改的诊断标准。在全部13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中有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5岁;患者病程最短3个月,病程最长16年,平均病程8.1年。随机将1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患者,且都是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治疗组6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5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病程8.1年。对照组6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5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病程8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结肠镜下炎症程度及范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组):a.药品选择:商品名:维柳芬;通用名称:柳氮磺胺吡啶片,化学名称为:5-[对-(2-吡啶胺磺酰基)苯]偶氮水杨酸。联合自制消炎汤:败酱草20g,山慈菇6g,炙甘草15g,党参15g,广木香9g,黄芪15g,白芍15g,白术15g,白花蛇舌草15g,软柴胡9g,黄芩9g,乌梅15g,灵芝15g。临证酌情加减:泄泻次数多或在黎明前泄者加肉豆蔻9g,补骨脂9g,诃子9g;脓血便者加白头翁9g,黄柏9g。灌肠汤:蒲黄5g,三七15g,黄连5g,白及15g,夏枯草15g。b.给药方法: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量,可渐增至一日4~6g,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2g;消炎汤,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100mL,每日3次温服;灌肠汤,嘱患者排便后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十厘米,用一次性导管插入肛门约20cm,药液温度接近体温,或者略高于体温,每日灌肠一次。治疗均为2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在患者用药的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胃烧灼感等不良反应。②单纯西医治疗法(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初剂量为一日2~3g,分3~4次口服,若患者无明显不适量,可渐增至一日4~6g,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一日1.5~2g。
1.3 疗效评定标准
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标准主要有:显效、有效与无效,临床疗效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为评价点。若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炎性浸润消失,黏膜色泽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黏膜炎性浸润明显好转或基本正常则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内镜检查黏膜炎性浸润明显,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中西医结合方法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表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结肠炎是由于脾虚湿盛、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大多数医师在治疗此病时都选用西药治疗,然而西药治疗仅能短时间内改变临床症状,往往只能治标不治本,因此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并且极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为了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我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西药配合自制的口服消炎汤和灌肠汤,起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其中,灌肠汤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通过药物作用,使肠道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虽然此种治疗方法属于外部治疗,但效果却与内服治疗相当,而且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小。由于是直肠灌药,并不经过口服,这样可以避免肝首过效应,从而促进药物的功能发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采用中医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可以使药效渗透到患者的机体内,从而实现对患者体征的改善和巩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消炎汤中的白花蛇舌草为君药,其具有抗菌、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可以清热利湿、解毒消痈。黄芩为臣药,能够抑制多种细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清热利湿、排脓止血的功效。灌肠汤中的白及含有淀粉和胶质,可形成胶状膜,覆盖和保护创面,加速黏膜修复,同时压迫小血管进而止血。西药口服组中的柳氮磺胺嘧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等。本研究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中医即自制的消炎汤和灌肠汤,西医即选用柳氮磺胺嘧啶片治疗。治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显效41例,显效率为60.29%,有效20例,有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89.70%;对照组,显效27例,显效率为39.71%,有效20例,有效率为29.41%,总有效率为69.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通过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治疗方案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副作用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1] 李建平.辨证分型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2例[J].陕西中医,2009,30(9): 1149.
[2] 高国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8): 35-36.
[3] 孙岩.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4(8):140.
[4] 吴成福.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09,24(7):1350.
R574.62
B
1671-8194(2013)11-0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