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

2013-07-01邹桂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咽鼓管中耳鼓膜

邹桂年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广东 河源 517300)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

邹桂年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广东 河源 517300)

目的分析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中耳穿刺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治疗10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耳穿刺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穿刺;微波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目前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已经明朗,但是临床的治疗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常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为:单纯抗炎、抗过敏、减充血剂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引流术,鼓室置管术。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对90例早期分泌性中耳炎使用药物加用微波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门诊确诊的发病数天至三个月的早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78例,男102例,女76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两组,微波治疗组(下称治疗组)90例,年龄20~60岁。对照组88例,年龄22~59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与75%酒精棉签外耳道鼓膜表面消毒2次,用棉签蘸丁卡因麻醉剂至鼓膜表麻并由专人固定头位,在内镜下用1mL皮试注射器带针头(耳道较窄小者用口腔科细长针)刺穿鼓膜内下方至中耳腔,固定针头回抽有紧张感,抽出渗液并将地塞米松注射液0.01~0.03 mL注入鼓室内,积液黏稠者可加少许糜蛋白酶[1]。整个穿刺操作过程均在内镜显示屏的放大视野下精确完成。每日口服西替利嗪滴剂、扑尔敏片、抗生素片、强的松片顿服,0.5%呋麻滴鼻液点鼻5d。穿刺后第2天开始每日1~2次咽鼓管吹张5~10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微波理疗,功率调至10~15W,时间15min,每日一次。以上两组10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以患者自我主观感觉,声导抗测试结果及耳镜下鼓膜色泽形状改变进行判断,分为:痊愈:听力恢复正常,渗液、耳闭症状消失,电测听正常,声阻抗恢复为“A”波,舌脉正常。有效:自觉耳闭塞明显减轻,偶有耳鸣,听力基本恢复正常,鼓膜检查正常,声阻抗恢复为“C”波,舌稍红,苔微黄略腻,脉略弦。无效:自觉症状及电测听,声阻抗无变化,舌脉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类型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结 论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中耳炎,传统的理论认为主要是由中耳腔负压引起的。因此,一般认为咽鼓管黏膜的炎性肿胀所引起的阻塞,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2,3]。近年来大组病例报道分泌性中耳炎在治疗前后其咽鼓管功能无明显的变化,近年来大量的咽鼓管功能研究得出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阻塞是引起中耳炎主要病因的可能性极小[4]。现今普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咽鼓管功能障碍、致病微生物感染、鼻腔及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症的存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其中细菌、病毒等的感染是最常见、最主要的直接病因。

在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的开放压升高,如能降低咽鼓管开放压、改变咽鼓管的功能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本组的治疗中采用咽鼓管吹张、0.5%呋麻滴鼻液点鼻促使咽鼓管开放达到此作用。强的松与西替利嗪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抑制中耳积液形成,提高听力水平,消除咽鼓管黏膜水肿,恢复咽鼓管功能。鼓室内注药地塞米松和(或)α糜蛋白酶能解除鼓室负压,消除咽鼓管水肿,减少鼓室黏膜渗出,促进积液的分解、排出。针对病因,合理使用抗生素,取得了安全、快速、良好的治疗效果。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优点在于减轻患者的症状较快、疗程较短,并且并发症较少,从而减少了患者鼓膜切开置管的痛苦,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本研究治疗组患者在中耳穿刺的基础上给与微波治疗,治疗10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疗效显著。吴卫华[5]采用南京生产的MTC-4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输出功率为10~15W,将耳辐射置入患耳外耳道内,以患耳温热感为宜,辐射每次持续10min,每天2次,同时行鼓膜按摩并耳咽管吹张治疗,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并给与1%氯麻滴鼻液治疗,3次为一疗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以上研究表明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在中耳穿刺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比单纯治疗要显著,且加用微波治疗的并发症少,对患者的损伤小,易于被患者接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玛依拉吐迪,皮力东库亚西.16例分泌性中耳炎新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9,37(6):722-723.

[2] 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6.

[3] 刘佳.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09,31(1):214-215.

[4] Tskahshi H,Hayashi M,Sato H,et al.primary deficits in eustachichian tub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totis media with effusion[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9,115(5):581-584.

[5] 吴卫华.微波照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5,7(5):60.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ZHOU Gui-Nian

(Longchuan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517300, China)

Objective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MethodsSelect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n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8 to March 2012, 178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is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o give the middle ear puncture plus drug therapy, the treatment groupplus microwav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10 days of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effec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3.3% and 62.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In the middle ear puncture and drug treatment based on the addition of microwav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effective and reliabl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iddle ear puncture; Microwave therapy

R764.21

B

1671-8194(2013)11-0038-02

猜你喜欢

咽鼓管中耳鼓膜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中耳压力调节机制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听不清,嚼软糖
间接性鼓膜裂伤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