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三江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为例
2013-06-29钟学进张露露
陈 炜 钟学进 张露露
富禄苗族乡地处黔桂两省 (区)四县九乡镇交界处,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部,距三江县城约64公里的榕江河畔,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壮、瑶、仫佬六个民族。富禄“三月三”抢花炮活动 (下文亦称花炮节),始于前清乾隆而盛行于嘉庆年间,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堪称湘、黔、桂交界区侗、苗族民族文化的精品。据推算,当地花炮节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富禄,“抢花炮”已成为民间最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在2008年被列入广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花炮节举办期间,都会有来自广西、贵州、湖南等地不同民族的抢炮队伍参与其中,因其规模大,民族文化突出,民族特色浓郁,在桂黔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每年都吸引了数万各族同胞和国内外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相关组织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纷争和沟通等问题,冲突与矛盾时有发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造成了不良影响。改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创造更为和谐的氛围,真正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入手,以2012年第128届富禄“三月三”花炮节作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利益相关者图谱,分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揭示矛盾背后的问题所在,以进一步优化现有开发模式,进而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一、富禄苗族乡花炮节发展现状
广西三江富禄苗族乡是“三月三”花炮节发祥地,截至2012年,该项活动已举办了128届。“抢花炮”活动极具当地民族特色,有“中国式”橄榄球之称。为了把抢花炮项目推向全国,1982年国家民委、体委把“抢花炮”运动第一次推介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民运会作表演项目,并由富禄居委会扎制花炮一樽,送到呼和浩特市,由居委会王仁先同志在民运会上指导表演。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民运会上将“抢花炮”运动定为竞技项目,国家民委、体委从富禄居委会聘请了张新忠同志出任“抢花炮”运动的裁判员。至此,“抢花炮”运动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其发祥地——富禄苗族乡的“三月三”花炮节更是闻名中外。富禄“三月三”花炮节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当地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其发展得到当地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4月,三江侗族自治县投入专项资金32万元修建了富禄“三月三”花炮节陈列馆,并授予该馆为民族体育传承馆,其“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藏品主要为花炮台、炮圈、铁炮、炮座等。2011年7月,富禄乡被授予“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称号,成为首批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其特色项目即为抢花炮。在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推动下,近年来富禄“三月三”花炮节的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其开发主要以节庆旅游的方式为主。以2012年的第128届富禄三月三花炮节为例,此届花炮节活动分别在富禄主会场与古宜分会场进行。主会场除了开展抢花炮比赛、抬官人、百家宴、侗族大歌演唱比赛外,还有传统祭祀活动及升花炮节旗帜仪式、河滩行歌坐夜、民族文化展示游行、篝火晚会、民间文艺表演、大型山歌会、千人多耶歌舞、侗族和苗族服饰展演、舞龙舞狮、山乡斗鸟比赛、大型芦笙踩堂歌舞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而古宜镇分会场则举办广场文艺表演、三江奇石交易市场揭牌仪式暨奇石展、三江春茶评比、摄影比赛、摄影展等系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10多万中外游客到富禄观光旅游,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商贸流通、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二、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主要利益主体的确定
弗里曼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1]125那么,要实现富禄抢花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弄清楚,哪些是影响其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剖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利益诉求及所存在的矛盾;唯有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富禄抢花炮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伊恩·约曼“影响节庆旅游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成果[2]32,充分考虑富禄花炮节开展的实际情况,最终认为,富禄花炮节的利益相关者首先是民间组织和当地居民,他们是花炮节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是抢花炮发展和传承的核心载体,处于主体地位 (即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次是政府组织、赞助商、旅游者,是花炮节的影响者和推动者,处于战略地位;最后是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影响花炮节的相关外界环境 (如图1所示)。
图1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主要利益相关者构成图
三、调查说明
为了准确地测量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举办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对该节庆活动举办的满意与可接受程度,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感知与矛盾所在,本文在满意度感知的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富禄苗族乡抢花炮组织者∕当地居民∕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分别对“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五个满意阶段赋分“1、2、3、4、5”,调查过程中以问卷作为半结构访谈的提纲,以节庆组织者、当地居民和游客作为访谈对象得出其对各种关系的感知,以便从多个角度了解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举办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于第128届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举办期间 (即2012年3月23-25日)对各访谈对象进行实地调查。
表1 富禄花炮节问卷调查与访谈的主要情况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基于不同的访谈对象,本研究共发放50份居民问卷 (无论是否开展旅游经营或是参与抢花炮活动);10份花炮节筹委会组织者问卷 (村委会干部以及寨老等花炮节知情人)和200份游客问卷。问卷在2012年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举办期间进行发放。为确保问卷的调查质量,调查采取“一对一”式的半结构问卷调查方式,对受访者实施问卷调查,在此过程中还运用访谈法与受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让受访者尽可能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不仅有效地弥补了问卷中因没有涉及到的一些内容事项而产生的不足之处,而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信息。调研期间一共投放调查问卷260份,总回收数为242份,总有效回收数为214份,总有效回收率为82.3%;其中居民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最低,为62%,这是由于当地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障碍造成部分问卷缺失或选项过多,导致居民问卷有效率偏低。问卷的具体发放及回收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富禄花炮节各访谈对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一览表 (N=260)
调研结束后,抽取问卷中的有效数据,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感知样本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统计后得出如下结果:
表3 富禄花炮节举办中受访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满意度均值表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举办中受访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满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筹委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满意度各指标中,筹委会普遍对花炮节的举办、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的关系表示很满意,而对政府部门、赞助商关系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当地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满意度各指标中,与政府部门关系的满意度一般,与赞助商关系的满意度最低,与筹委会、游客关系普遍感到很满意,而对花炮节举办的整体满意度是指标中得分最高的;游客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满意度各指标中,普遍表现是满意的,但是与政府部门、赞助商关系的满意度则相对偏向于一般。总体上看,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满意度得分普遍高于一般,偏向于满意,说明受访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较满意。
1.筹委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由上表3可以看出,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举办过程中,筹委会对花炮节的整体感知是满意的,其满意度均值为3.65分,介于一般与满意之间。在各个评价指标中,筹委会对与当地居民关系满意度是最高的,为3.79分。筹委会的成员都表示,花炮节在当地看来是一件极为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村寨的老百姓都十分热衷于花炮节,认为这是能展现一个村寨的团结与实力的大好时机。在举办抢花炮的年份,花炮节的组织者将于节日开始的半年之前就向外发布通告,此后便开始在民间四处联络乡友、集资;村寨的芦笙队、文艺队等表演队伍则开始练习吹奏、排演节目;而家庭里的妇女则开始为自家孩子织染制作新衣,纳新鞋。当花炮节来临的时候,需要进行还炮的村寨,则由老人协会组织乐捐,这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义不容辞,积极进行捐助。“炮王”王仁生说:“现在,我们募集资金搞花炮节时,富禄街上的普通老百姓,不管是老人还是中青年人,都积极捐款。没有他们的支持,富禄花炮节很难走到今天”。在富禄街道的公示栏中有筹委会的大红鸣谢榜,里面详细地记录了对花炮节进行“乐捐”的赞助单位、个人名单以及所捐助的金额 (赞助单位有富禄乡人民政府、三江烟草局、三江县总工会、中国移动三江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共计41个;个人捐款记录在榜的共计有82人,其中以个人名义捐款额最高为500元)。
此外,筹委会对与外来游客的关系亦是满意的。筹委会的成员表示,外来游客对当地的民族风俗还是比较十分尊重的,在节日期间,观赏参与花炮节的游客都能按照筹委会的安排来开展各项活动。而且大量游客的到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亦使得筹委会成员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家乡有贡献的,体现了个人价值,增强了自豪感。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参加花炮节的游客和群众超过10万人次,仅是从广东来的自驾游车辆就有100多辆。富禄乡商品交易、餐饮旅游等总收入近百万元,县城服务行业营业总额超百万元,达到了“花炮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
筹委会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满意度小于3,也就是说达不到“一般”的程度。在调查中发现,筹委会对政府部门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花炮节由谁筹办与管理的问题上。富禄人对举办抢花炮有一种使命感,当三江其他地方的抢花炮活动因面临经费问题,将一年一度的花炮节改为数年一届的时候,而在富禄,依旧年复一年地举办着。但每次的集资,仍是筹委会最头疼的事情,他们说年年去“讨”钱,别人也会烦,现在谁都不愿去做这烦人的工作。因此,筹委会的会首则希望由乡政府接手花炮节,但乡政府基于各方考虑,也不愿意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对于赞助商,筹委会对其满意度是最低的,为2.38分。筹委会不少成员表示,富禄花炮节名气虽大,但却没有商家愿意支持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每每仅是提供少量的资金或物质支持,没有商家的物质与资金支持,从长远来看花炮节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在花炮节的举办现场,笔者仅是看到有少量的商家企业广告宣传横幅 (如中国移动公司、富禄艺安家电、金羚洗衣机、韩电冰箱等),利用花炮节的人气来进行品牌营销的商家很少,营销理念较弱。
2.当地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总体上看,当地居民对花炮节的整体感知是满意的,为3.89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当地居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经济强人、致富能手等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敬佩。而富禄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在当地并没有较多的经济能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居民受到外界关注的程度很低;而花炮节的举办,则大大提高了富禄乡的知名度,亦引起了外界对该地的关注,节日里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规模宏大的抢炮场面,奖品丰富而隆重的颁奖仪式等,都让当地居民和获奖者获得了心理上较大的满足。此外,花炮节的举办亦给富禄乡的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花炮节期间大量涌进的外地旅游者以及本地游客给当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调查中了解到,花炮节期间一位杨姓大妈光卖茶叶蛋就净赚近千元,他们是花炮节的既得利益者,成为花炮节的忠实拥护者。基于以上种种,花炮节成为了当地居民最为期盼的盛大民族活动。在此次测评中,当地居民对筹委会的满意度分值为3.73分,偏向于满意。不少群众都表示花炮节筹委会很热心,不辞辛劳举办花炮节,而且他们处事正直,不从中牟利,为村寨的集体公益事业无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大量的实践证明,民间组织已经成为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较为有力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一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富禄花炮节筹委会”正是这样的民间组织,通过筹备、组织举办一年一届的花炮节,筹委会不仅其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其成员的社会威望亦明显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管理部门在花炮节的发展导向、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政府管理部门因而成为了花炮节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具发言权的群体,从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政府管理部门与当地居民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但是其制定的相关政策、管理制度以及其他有关的决策行为,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却相当大。当前富禄乡政府的“以富禄花炮节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潜在优秀的旅游资源,打造以登晒和葛亮等地民族团结、民族风情、茶园观光以及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旅游业”已成为当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的这些措施也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拥戴与支持。但是从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居民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满意度仅为一般,3.18分,并未达到满意。经深入调查发现,当地政府种种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举措虽赢得了民心,但部分群众对政府不愿接手管理花炮节依然存在着异议,对于政府这种放之任之的不作为态度,颇有微词。此外,当地居民对赞助商的满意度也不高,为3.03分。许多群众表示,赞助商在花炮节发展中注入的资金过少,对花炮节的发展并未能起到明显地促进作用。
3.游客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上表3中的统计结果显示,游客对与筹委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较为认同,偏向“满意”;但两者差距不大,分别为3.87分和3.72分,处于同一个维度。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无论是独特的侗族建筑还是纯朴的民族风俗,旅游者都对其评价颇高。特别是原始而激烈的民族体育盛会——抢花炮,给旅游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对其整体满意度达到了4.05分。调查中,不少外省游客表示,花炮节很精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体育文化特点;且富禄风光很美丽,特别是极具侗族特色的程阳风雨桥和侗寨,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回忆。在“花炮节”期间,筹委会还为来访嘉宾专门安排了富禄侗寨表演队的芦笙舞、侗族大歌等表演和美味的侗族菜肴盛宴,满足了旅游者对观赏民族歌舞和品尝民族佳肴的需求,获得了旅游者的好评与称赞。
在此次测评中,游客对与政府管理部门和赞助商的关系满意度则较低,偏向“一般”。对此评价,旅游者有着自己的看法:(1)54.3%的游客认为当地政府的介入与支持过少,花炮节的市场化运作不完善。富禄抢花炮活动一般由民间自发组织举办,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市场化运作的程度正在逐年加大,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套完善的市场制度和程序来规范和约束。目前民间组织(如花炮筹委会)仍是完成各项工作的主体,花炮节中的许多工作仍然依靠民间自发完成,花炮节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和手段带有较为严重的随机性,导致富禄花炮节远远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2)29%的游客认为对花炮节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必要的管理。富禄苗乡的抢花炮活动在经历百年,发展至今更多的是抢花炮这一传统项目的延续,缺乏时代新元素;且有关组织缺乏科学与专业的节庆旅游研究,对当今的客源市场、作用方式和旅游影响因素等的不了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炮节的发展。(3)31.7%的游客认为花炮节的营销和宣传力度不够。开发节庆旅游首先要注重对游客的调查,了解游客需求;注重与客源市场的沟通,在科学的基础调查之上制定合理的策略渠道和促销计划。但就目前富禄花炮节而言,还只是停留在最初的民间自发形成阶段,尽管当地乡政府开展了一些宣传工作,但对游客的调查与客源市场的整体研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缺乏系统的营销计划和发展战略规划。
4.调查结论
根据以上对富禄苗族乡花炮节开发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基本得到满足
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和问卷调查数据结果都显示,受访者 (筹委会、居民与游客)对花炮节的整体评价普遍较高,倾向于满意,这说明富禄花炮节举办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基本得到了满足,且主客(“主人”是指筹委会、居民;“客人”是指游客)关系和谐,这对富禄花炮节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2)筹委会与政府、赞助商之间以及居民与赞助商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在众多的利益矛盾冲突中,筹委会与政府、赞助商之间的矛盾以及居民与赞助商之间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筹委会对与政府、赞助商之间的关系满意度都不高,尤其是与赞助商之间的关系。筹委会对赞助商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赞助商不愿加大对花炮节的资金投入,更进一步地对花炮节进行开发;对与政府关系的满意度较之赞助商稍高,但是也达不到满意的程度,筹委会的不满意体现在对政府不愿接手管理花炮节。居民对自身与赞助商的关系也不甚满意,当地居民在这一项指标的测评中,分值为3.03,即是一般。筹委会、居民与政府、赞助商之间的利益矛盾,对花炮节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将会影响当地和谐村寨的建设和花炮节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花炮节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模式所引起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的实物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宣传营销不足等问题也极大地影响着花炮节的长远开发。
五、富禄苗族乡花炮节开发模式的优化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举办以展现民族体育文化为内涵,以节庆旅游为载体,将富禄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民俗风情推向了市场。本文通过对富禄花炮节开展现状的分析,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系统调查研究后,发现当前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开发模式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核心利益相关者对抢花炮的管理存在着异议是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花炮节的深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富禄花炮节现状,对其开发模式进行优化。为了更好地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升富禄抢花炮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可以先绘出当前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开发模式图 (图2)。
图2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开发模式图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开发需要强有力地推动力量来实现,其中,对其有重要影响的推动力主要是市场和政府。但从图2中可以看出,富禄花炮节的筹备、组织、管理等均主要是由民间组织与当地居民来负责,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与政府的推动力不大,处于节庆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管理是其开发模式中较为重要的环节,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促进开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抢花炮的市场开发、经营管理角度而言,当前富禄苗族乡花炮节开发中的管理模式存在着缺陷,也正是这些缺陷导致花炮节的开发保护效果低下、面临发展困境。
当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成为可开发的资源以及社会对其功能和价值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来,以便从中获得利润。不同的利益主体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在相互合作发展的同时又相互牵制,并以此促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功能和类型多样化。1980年加拿大学者巴特勒 (R.W.Butler)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中,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3]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节庆旅游开发可分为旅游开发初期、旅游开发成长期以及旅游开发成熟期,不同的开发阶段需采用不同的开发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促进节庆旅游的发展。总体上看,目前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节庆旅游开发尚处于初期阶段,结合该地的实际情况,政府主导下的开发管理模式应是其最优的选择路径。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可充分运用政府的行政力量,较快地调动与整合所掌握的经济资源,迅速地形成资源供给和产业规模,以快速地促进资源的开发。因此,本文在综合当地花炮节多方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当地居民为主体、企业共同参与、旅游者积极合作、其他利益相关者监督的多动力推动下市场和制度机制共同作用的开发管理模式 (如图3所示)。
图3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开发管理模式图
1.政府为主导
在富禄苗族乡除了花炮节这项极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之外,还有着许多良好的民族文化资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交通便捷性较差、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旅游规划与资金支持等。以2012年第128届花炮节为例,由于从三江县城到富禄的公路等级较差,路面狭窄,而活动举办地周边又缺乏大型的停车场,游客只好将车停靠在路边,致使原本狭窄的路面更加拥挤。笔者在调研时,因车辆无法通行,只能弃车徒步,足足走了近2个小时才到达花炮节举办场地。所以,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富禄苗族乡花炮节旅游开发的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首要。政府应组织旅游局、文化局等有关规划单位和专家在综合考虑富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编制好花炮节的旅游发展规划。其中,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开发资金的筹集是富禄苗族乡节庆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其纳入财政拨款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中。此外,还可把花炮节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项目与当地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以产业促进花炮节的开发;以花炮节来拉动民族工艺品、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互助双赢的发展局面。
2.当地居民为主体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造福当地居民是花炮节节庆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因此,当地居民理应成为该节庆旅游开发的主体,通过参与旅游开发使其致富,改善生活。然而,当前富禄苗族乡当地居民参与花炮节旅游开发的人数十分有限,参与的形式也较为单一,而且当地居民从旅游当中获得的经济收入亦较低,故而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不利于花炮节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因此,花炮节的旅游开发应以当地居民参与为主,并不断丰富其参与形式,拓宽其参与的渠道。当地居民除了可从事旅游餐饮住宿服务外,还可从事导游服务、民族歌舞演出、特色旅游商品生产等工作。
3.企业共同参与
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由政府全权包办,富禄苗族乡花炮节节庆旅游的开发也离不开财力雄厚的企业的参与。当前富禄苗族乡财力较弱,政府的资金投入较为有限,企业的适时加入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全力为企业搭建好开发平台,积极推介侗族茶文化、民风民俗、民族建筑、侗族大歌等开发潜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大力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花炮节的旅游开发,并辅以相关的政策优惠。此外,在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参与之中应有所侧重,避免相互间的竞争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在用人方面应尽量任用当地居民,这样做,一是可以确保当地节庆旅游特色的原真性,二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人员的就业问题,三是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来企业与当地居民之间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
4.旅游者积极合作
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节庆旅游开发与旅游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节庆旅游的开发不仅以自身旅游资源为特色而进行,还应建立在游客需求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旅游者在节庆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富禄苗族乡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较差,所受教育较为有限;而外来的旅游者个人或家庭收入都相对较高,生活舒适,受教育程度较高,因而导致他们到该地旅游时常伴有一种自我优越感,甚至有些游客还将这种优越感强加于当地居民,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会导致当地居民的心理失衡,或使当地居民轻视自己的民族民俗,或对外来游客心生厌恶。显然,这样的局面不利于花炮节节庆旅游的开发。因此,旅游者在进行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社会的风俗习惯,切不可贬低当地居民的风俗文化;同时还要有环保意识,不可随意破坏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5.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富禄花炮节的节庆旅游开发不仅需要政府、当地居民、企业和旅游者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其他诸如民间组织 (老人协会)、新闻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发挥其监督作用,以促进该节庆旅游的有序开发。富禄苗族乡花炮节的旅游开发,除了当地极具威信的老人协会外,还可成立民间旅游协会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民间组织,以监督协调这一节庆活动的开展。民间旅游协会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旅游行业的经营行为、督促行业自律等方面。同时,协会还在旅游接待、文艺演出、环境安全、协会会员交流学习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节庆旅游美誉度与知名度的提高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因此,应寻求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方方面面媒体的合作,进行大范围的宣传,积极配合富禄花炮节的节庆旅游开发。
[1]Freeman,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2]伊恩·约曼,等.节庆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营销[M].吴恒,孙小柯,金鑫,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Butler,R W.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