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局之年吹新风

2013-06-29陈余泓

上海人大月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会场手语人大代表

文/陈余泓

开局之年吹新风

文/陈余泓

1月27日至2月2日,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860多位新当选的市十四届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听取并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2013年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草案,选举产生上海市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和本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形势倡新会风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市委也明确了“30条”,其中就包含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改进新闻报道等方面的内容。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重点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从一个个细节中透露出新一届人大的新作风。

会场里不摆放鲜花,不铺设红地毯,甚至没有欢迎代表的LED电子显示屏;代表集中乘坐班车往返会场,一路上没有警车开道,就连会场门口也一改过去封路的套路。有细心的市人大代表发现,大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篇幅没有增加,却都涵盖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市人大代表俞立中评价道,报告用词少了官话、套话,对未来五年工作的思路也提得更加清晰。大会期间,新闻组还大幅缩减了统发稿的数量,把更多的媒体版面和时段让给基层代表。

新代表展新风采

出席本次会议的860多名市十四届人大代表,是各区县和解放军驻沪部队依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与十三届相比,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的比例有所下降,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有所上升,代表结构更趋优化。

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初任代表占到近三分之二,会前,他们认真参加初任学习班、与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一同集中视察、深入社区调研、学习了解代表履职的法律法规等等。也正是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代表履职的“底气”增强了。会上,代表们摆事实、举例子,为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建言献策。以代表议案为例,大会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102件,其中,约44%的代表议案提出立法建议,为近5年来最高。

在一些分组审议会场里,前来列席会议的政府部门负责同志还成了代表提问的“热门人物”。在长宁代表团,市人大代表郭雄、朱永杰向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一连提出好几个问题,涉及大病医保、家庭医生制度等方面。徐建光既向代表们细说未来打算,也坦言现实困难,获得了代表们的理解和认同。

新举措搭新平台

会场内,代表认真履职,不负市民信任;会场外,市民寄望代表传递民情民声。本次大会开幕式首次尝试手语直播、会议期间在人大公众网上继续开办大会网络热线等,都为大会内外互动搭建了新平台。

上海有25万听障人士,他们同样关注两会的召开,但由于听不到声音,无法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直播了解两会的内容。为此,去年,市十三届人大代表龚伯荣提交了《关于第十四届上海市人大开幕式电视直播提供手语翻译的建议》,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采纳。今年人代会上,有着20多年手语翻译经验的葛玉红通过电视,同步直播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1.5万字的报告,她打了近3万次手势。第一次面对这样高强度且责任重大的任务,尽管有点吃力,葛玉红仍称不能辜负听障人士的期待。有网民称,此举“很细致、很人性化”。

而在大会网络热线里,大家也寄予了新一届人大更多的期待。网友们建议,人大代表公开电子邮件、多到社区走走,干实事、不空谈,更好地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网民的意见还有很多,他们的声音将随着新一届人大履职的展开而不断延续。

猜你喜欢

会场手语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来自十九大会场的福建女代表心声
会场内外
开会呢,严肃点行吗?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