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附106例报道
2013-06-28孔正寰
孔正寰
(广西蒙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蒙山 546700)
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
——附106例报道
孔正寰
(广西蒙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蒙山 546700)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08 年 1 月至 2012 年 5 月慢性盆腔炎患者 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药组各 53例,单纯西药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注,一天一次;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7d 为一疗程。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7.23±2.45)d 短于单纯西药组的(11.23±3.56)d;治疗治疗 3 疗程总有效 98.11% 高于单纯西药组的 84.91%(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75%vs18.87%(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抗生素;中药;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炎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1]。本文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慢性盆腔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53岁,平均(34.78±8.12)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17.78±5.44)个月。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主要症状为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酸胀疼痛,疼痛常在劳累、性交、情绪波动、月经前后加重,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乏,带下增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或黄白色,质粘或稀或如水样,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多见;体征子宫多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伴有压痛,附件区扪及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囊性包块,伴压痛;B超检查可探及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或卵巢略大,周围有水肿征象等;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106例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药组各53例,年龄、病史、病程、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等一般资料两组分别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单纯西药组:单纯西药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注,一天一次,7d为一疗程;②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方剂组成:桃仁6g,红花9g,当归9g,生地30g,益母草30g,三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9g,小茴香l2g,川芎12g,牛膝10g,炙甘草6g:血瘀经闭、痛经,加香附12g,泽兰l0g;胁下痞块属血瘀者,加郁金20g,丹参12g;肾虚腰痛加杜仲20g;盆腔有积液及输卵管积水加白茅根30g,车前子l0g;盆腔结缔组织炎加穿山甲1.5g(研末吞服);脾气虚加黄芪30g,党参20g,白术5g,一天一剂煎约150mL,温度在37~40℃,保留灌肠2h以上,每日一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药。
1.3 疗效标准[2]
①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时只残留一侧增厚组织但无压痛者。②好转: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妇科检查时有明显缩小的残留肿块,或增厚组织仍有轻度的压痛者。③无效:症状体征干治疗前无差异,无变化者。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χ—±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7.23±2.45)d短于单纯西药组的(11.23±3.56)d;治疗治疗3疗程总有效98.11%高于单纯西药组的84.91%(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5%vs18.87%(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均未见明显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由急性盆腔炎演变而来,其主要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寄生虫等,一般途径为不洁性交、宫内节育器、寄生虫感染等,由血液、淋巴或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或直接蔓延导致,病理基础为盆腔内炎性渗出、器官粘连、局部组织增厚、瘢痕增生、形成包块等[4],其病情顽固,常以小腹部疼痛为主,表现多样,该型病情顽固,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疗法,故临床治疗方案众多,疗效间有一定差异,且往往疗效欠佳,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是由于由于盆腔内组织增厚,粘连的组织抗生素单纯应用不能消散,炎症不能彻底控制[4],本文单纯西药组总有效率84.91%。
中医妇科虽无盆腔炎病名的记载,但慢性盆腔炎以腹痛、包块、带下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临床表现,故属于“瘤瘕”、“带下”、“痛经”、“月经不调”等病证范畴[5]。发病多因经期、产后正气不足,湿热、湿毒之邪乘虚直犯阴中,邪毒流连日久,盘踞胞宫,胞脉瘀血内阻,伤及冲任,冲任阻滞,不通则痛,久则内结成瘤 。故临床上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为宜[6]。本方中桃仁、红化、川芎、三棱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三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柴胡、枳壳、小茴香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痊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7]:桃仁、红花、三棱、川芎、益母草等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分解,使增生变性的结缔组织转化,吸收;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的缸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具有加强细胞免疫,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及吞噬细胞的活力,具有类似免疫增强剂的作用。采用中药灌肠治疗,从解剖分析,盆腔与肠道仅隔一膜,通过中药灌肠,可使药物接近病灶,直接被肠黏膜吸收能很快发挥作用,既能改善局部疼痛与炎症症状,而且通过活血化瘀作用机化吸收,可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粘连消退,包块缩小,同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抑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8],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7.23±2.45)d短于单纯西药组的(11.23± 3.56)d;治疗治疗3疗程总有效98.11%高于单纯西药组的84.91%(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5%vs18.87%(P>0.05),治疗期间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均未见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吸收快、疗效确切,对人体无损害,且药源广泛,药价低廉,弥补了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疗程长、见效慢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9]。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
[2]国家中医 药管 理 局.中药西 药 临 床 研 究 指导原则[M].北 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5-250.
[3]包 金 凤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盆 腔 炎85 例 疗 效 分 析 [J].基 层 医 学 论坛,2011,l5(12上旬刊):1156-1157.
[4]严 波.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的 临 床 观 察 [J].临 床合 理 用药,2012,5(9B):68-69.
[5]聂 冰 .慢 性 盆 腔 炎 246 例 综 合 治 疗 疗 效 观 察 [J].基 层 医 学 论坛,2011,l5(6上旬刊)):536-537.
[6]吴晓红,樊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O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9):971-972.
[7]胡军 双.中西医 结合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75例[J].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9,18(2):158-159.
[8]罗琼贞,陈 淑 芳.中西医 结 合 法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的临床 疗 效 观 察[J].当代医学2010,16(34):145-146.
[9]贾蕊.西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的疗效观[J].山西医药,2012,41(8上半月):812-813.
R711.33;R978.1
:B
:1671-8194(2013)10-02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