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量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2013-06-26赵必华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题项中文版一致性

袁 颖,赵必华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1 引言

被看重感(perceived mattering)的概念最早是由Morris Rosenberg和 McCullough(1981)提出的。他们认为,被看重感反映了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被别人关注,是否有人待他像对待自己一样,是否有人需要他的帮助[1]。Elliott在此基础上,将被看重感定义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重要程度的感知。也就是说,被看重感反映了我们对其他人的生活的影响程度[2]。

与Maslow需要层次理论的归属感类似,被看重感对个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osenberg和McCullough研究发现,被看重感与自尊、社会适应呈正相关,与抑郁、焦虑、身心失调呈负相关。他们还发现了社会和文化对被看重感的影响。他们认为,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带来更高的被看重感;在家庭环境中,独生子女的被看重感可能更高[1]。Elliott则认为,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以及少女早孕现象很可能与被看重感的缺失有关[2]。我国台湾研究者汪敏慧研究发现,被看重感对复原力(resilience)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

被看重感的结构,Rosenberg和McCullough起初认为含有3个成分,注意(attention)、重要(importance)、依靠(dependence)。“注意”是被看重感中最重要的成分,指的是个体需要别人的关注。“重要”表达了个体需要被他人关心的感觉,需要别人关心自己的所想所为,关心自己的命运;“自我延伸”(ego-extension)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表示有人将自己看作他的一部分,会把我们的事情当作他们自己的事情来对待。“依靠”是指个体的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人的行为。然而,Rosenberg在1985年提出,“自我延伸”可能是独立于“重要”的单独维度。

2004年,Elliott首次运用量化方法研究了被看重感。他通过编制被看重感指数(Mattering Index),验证了被看重感的3成分结构。Elliott将3个成分命名为觉察(awareness)、重要(importance)、依赖(reliance)。

在被看重感指数的基础上,Megan K.France和Sara J.Finney于2010年发表了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University Mattering Scale)。与被看重感量表不同,该量表分为4个维度:觉察、重要、自我延伸、依赖,自我延伸成为独立于重要的单独维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6、0.81、0.71、0.87[4]。

本研究拟对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进行翻译和修订,并检验中文版的信效度。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通过方便取样,在芜湖市两所高校的自习室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656份,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612份,回收率91.3%。其中女生330人,占被试人数53.9%,男生265人,占43.3%,17人未提供性别信息;年级方面,大一80人,大二179人,大三41人,大四303人,9人未提供年级信息;生源地方面,城市122人,县城125人,农村354人,1人未提供生源地信息。随机抽取样本的近50%作为样本1,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另50%作为复核样本。样本1包括314人,其中女生176人,男生133人;样本2包括298人,其中女生154人,男生132人。

2.2 程序

2.2.1 返回翻译

由2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2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对英文版University Mattering Scale的24个条目进行严格的返回翻译。将翻译后的问卷交由一名英语笔译专业的研究生进行逐条比对,形成测量量表。

2.2.2 正式施测

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在自习室发放问卷,问题在20分钟之内回答完毕,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2.3 工具

2.3.1 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UMS)

该量表包含24个条目,其中觉察8个条目,重要7个条目,自我延伸3个条目,依赖6个条目。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1~5分别表示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2.3.2 学业效能量表[5](ASES)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6]。本研究采用的学业效能量表选自中文版适应性学习模式 量 表 (Patterns of Adaptive Learning Scale,PALS)。适应性学习模式量表由Martin.L.Maehr等人开发,中文版由赵军秋修订。学业效能分量表5个条目,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1~5分别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75,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85。

2.3.3 社交适当担忧量表[7](Social Adequacy Concern Subscale,SACS)

社交适当担忧指的是对自己的社交行为是否恰当的担忧。该量表5个条目,选自学生焦虑问卷-30(SWQ-30)。SWQ-30由 Augustine Osman等人开发,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0~4表示从不到总是。SACS的内部一致性为0.91,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71。

2.3.4 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8](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PSSM-CR)

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所属学校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认同和投入,作为学校的一员能获得尊重,体现价值。该量表18个条目,由潘发达等人修订。量表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9]。PSSM-CR包括归属感、认同和依恋3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2、0.82和0.67,在本研究中,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79,0.76,0.61。

2.4 统计方法

用SPSS18.0和LISREL8.7作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对样本1分维度进行项目分析,以决断值≥3、题项与总分相关≥0.400、题项删除后的α值≤量表信度值、共同性≥0.2、因素负荷量≥0.45作为标准[10],题项10、19、21、23删除后的α值>量表信度值,因此删除。

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用LISREL软件对剩余20个条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1)。拟合指数反映模型拟合不佳。进一步观察发现,题项11在“重要”因子上的 MI值为47.01,提示题项11应该归属于“重要”因子。

表1 修正前后模型的拟合指数比较

考虑到“自我延伸”因子去掉题项11后只剩2个题项,不宜成为一个维度,因此,本研究决定将“重要”与“自我延伸”合并为一个“重要”因子。重新对合并的“重要”因子进行项目分析,发现题项6、19、20、23删除后的α值>量表信度值,因此删除。

再次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仍不能拟合。观察发现,题项1在“依赖”和“重要”两个因子上的MI值分别为23.71和15.44,提示题项1是一个跨维度的题目;题项4在“重要”因子上的MI值为20.37,提示题项4应该归属于“重要”因子。

删除题项1,并将题项4移到“重要”因子,再次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与数据合理拟合。用样本2进行复核,拟合指数同样达到理想标准。

3.3 效度检验

3.3.1 构念效度

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是一个3因素的结构,3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觉察(awareness)、重要(importance)、依赖(reliance)。题项在因素上的参数估计值见表2。

3.3.2 效标效度

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的各分量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与学校归属感各分量表均呈正相关;“觉察”因子和“重要”因子与社会适当担忧呈负相关,“依赖”因子与社会适当担忧相关不显著(表3)。

表2 非标准(标准)参数估计值

表3 各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3.4 信度检验

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共有17个条目,其中觉察分量表5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重要分量表7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依赖分量表5个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

4 讨论

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由17个条目组成,11个为反向题。觉察、重要、依赖3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73、0.83、0.7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与原量表相比,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中题项4的归属发生变化,笔者认为这是中西方语义理解上的差异造成的。中国人对“无关紧要”的理解不仅是他人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自己不被他人关心。

本研究首先验证了Rosenberg和McCullough提出的三因素结构,但是原量表四因素结构并没有得到验证。其次,虽然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3个维度之间相关较高(0.703,0.447,0.442),但是当模型只有3个因子时,二阶模型在数学上等同于一阶因子模型,也就谈不上哪个更好,因此本研究没有继续深入探讨中文版大学生被看重感量表的高阶模型[11]。最后,“重要”因子全部是反向题,“觉察”因子也以反向题居多,可能存在潜在的方法学效应的影响。

[1]Rosenberg,M.,& McCullough,B.C..Mattering:Inferred Significance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Adolescents[J].Research in Community and Mental Health,1981,(2):163-182.

[2]Elliott,G.,Kao,S.,&Grant,A.M..Mattering: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 Social-psychological Concept[J].Self and Identity,2004,3(4):339-354.

[3]汪敏慧.被看重知觉与复原力启动之研究——以高中课业压力与身心健康关系为例[D].台北: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France,M.K.,& Finney,S.J..Conceptualization and Utility of University Mattering:A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J].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10,43(1):48-65.

[5]赵军秋.适应性学习模式量表的修订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4,27(5):1218-1222.

[7]Osman,A.,Gutierrez,P.M.,et al.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tudent Worry Questionnaire-30[J].Psychological Reports,2001,88 (1):277-290.

[8]Rostosky,S.S.,Owens,G.P.,Zimmerman,R.S.,et al.Associations among Sexual Attraction Status,School Belonging,and Alcohol and Marijuana Use in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6):741-751.

[9]潘发达,王琴,宋丽丽,等.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200-202.

[10]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1]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题项中文版一致性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征稿简则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立法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