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是幸福的源泉
2013-06-24杨兴文
杨兴文
高新民不想背叛过去,他总是记着以前的贫穷。小时候读书经常吃不饱,每天到下午放学,肚皮饿得叽里咕噜的时刻,需要赶紧勒紧裤腰带,然后鼓着精神赶回家,即使冷饭淡菜,他也吃得很香。
读高中时,高新民在学校住宿,他从家里带到学校的咸菜,吃到最后尽管已经发霉,不过他依然要用来充饥。大学期间,高新民依靠助学金,才勉强把大学上完。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从贫困中走过来的高新民,每当看见困难的孩子时,就觉得自己应该资助他们才行。
回到老家新洲区李集镇扒屋村,高新民看到自己曾经就读的村小学校舍十分简陋,孩子们也没有课外书籍。他便将自己出版专著《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得到的10000元稿费,以及2000册图书捐给村小学,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建立图书阅览室。
捐赠自己曾经读书的村小学,让高新民感到很快乐,从此以后慈善就成为他做学问、教书育人之外最重要的事业,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只要知道的确需要帮助的人或者学校,他就尽力而为。
在筹建英山县大畈河慧济希望小学时,由于自己的积蓄不多,高新民便给他供职的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发出一封募款信:“你们都是社会精英,是否该为社会做点什么……”
发出募款信之后,高新民不断收到捐款,最终他募得9.35万元,自己出资1.65万元,政府配套30万元,终于建成英山县大畈河慧济希望小学。
到第二年,高新民又拿出23万元存款,想独资在家乡兴建新洲区李集镇扒屋村慧济希望小学。有几个建筑商和高新民见面后,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建成他想象的那栋教学楼至少需要40万元,用他出的23万元基本无法完成工程。于是,那几个人纷纷放弃。
后来,高新民干脆把工程监理交给弟弟高新文代办,以便保证质量。将23万元现金交给弟弟的时候,高新民特意对他说:“这些都是善款,你不要想赚一分钱,建起学校后我单独给你酬劳。”慧济希望小学落成后,高新民给弟弟5000元的报酬。
高新民认为,做慈善要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碰到一个帮一个,能多帮一个就多帮一个,经过日积月累,最后也许能够拯救全人类。高新民的善行就像清泉,默默地滋润着身边的人,许多人自愿加入到他的慈善事业,他说这是幸福传递。
公司经理金阳,出生于湖南贫寒农家。经商成为富翁后,他得知高新民捐建希望小学,便约了两个生意伙伴,由高新民牵头组织,3名社会人士出资25万元,建起新洲区凤凰镇余寨逸华希望小学。
随后,出于对高新民低调诚恳慈善之举的认同,金阳联合他的两个生意伙伴,与高新民建立湖北慈善总会逸华教育基金,4人成为基金的主要捐资人,并筹集善款资助贫困学生,尤其是资助困难大学生。
前往国家特困县竹溪县汇湾小学考察时,高新民看到孩子们在吃冷饭,咽着发霉的咸菜,七八岁的孩子特别瘦小,这让他心里十分苦涩。
高新民希望孩子们能尽量少吃咸菜,使学生告别咸菜成为他的慈善目标,逸华教育基金每年捐2.5万元给汇湾小学,让他们租地、请人种菜。高新民说,这是为了培植造血功能,要是单纯买蔬菜,我们捐的钱买不到多少蔬菜。
让高新民感到高兴的是,第二年汇湾小学种植的蔬菜和豆角,让学生每餐都能吃到蔬菜,从而告别吃咸菜的困境。孩子们没有吃完的豆角,学校就运到市场上出售,竟然还卖得4000元,等到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为孩子们买蔬菜。
从中专毕业后,刘明海在矿井当工人,工作之余他很想考研究生,就鼓着勇气写信给高新民教授,表达自己的愿望。对自己的经历作简单介绍后,刘明海语气忐忑地咨询高新民:“我这样的学历,是否能报考你的研究生?”
虽然已经将信寄出去,可是刘明海并没有抱什么期望。出乎刘明海意料的是,高新民很快就给他回信:“没有问题,只要你努力学习,就可以报考我的研究生。”况且,高新民还鼓励他,无论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高新民简短的言语,让刘明海找到人生的路标,以致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复习中。以前刘明海没有认真学习英语,他的英语基本上从零开始,需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习。那段日子,刘明海既要上班,又要抽时间复习功课,休息的机会很少。
感到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刘明海就给高新民打电话,寻求他的精神支持。在高新民的鼓励下,一年半的考研准备,刘明海坚持到最后,并以总分第4名的好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
当矿工期间,刘明海的工资低,没有多少存款,因而读研的时候,他的生活十分拮据,高新民便主动提出想资助他1000元。开始刘明海不愿意接受,认为不能随便要人家的钱财。
“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不是施舍的关系,而是分享幸福。我并非给你钱,而是借给你,你的肩上不要背包袱,心里不要有负担。但是请你记住,当你有钱的时候,请把这份爱继续传递。”在高新民的劝说下,刘明海最终接受资助。收下资助金,刘明海暗自要求自己,将来必须回报高新民,把他的幸福理念传递下去。
取得博士文凭后,刘明海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投入到高新民组织的逸华教育基金网站的创建运行中,并逐渐成为逸华教育基金的固定捐资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资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到2012年,高新民已经坚持行善18年,先后拿出工资将近50万元,并成立慈善基金,传播幸福理念,与聚集在自己身边的50多位慈善志愿者共同募集社会善款300多万元,资助2000多名贫困学生,兴建、援建3所希望小学。
“在捐资助学的过程中,我们付出爱心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高新民胸有成竹地说,“奉献是幸福的源泉,随时都要丰富自己的爱心,在条件允许下努力奉献,既可以造福别人,也能够让自己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