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语言性支持对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的干预
2013-06-23安国花
安国花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257091)
3 讨 论
浅谈非语言性支持对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的干预
安国花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257091)
目的 探讨非语言性支持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反应的 16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 = 80 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n=80 例)在此基础上强调非语言性沟通,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三周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用 SAS、SDS 评分量表测评情绪状况,比较心理干预前后两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指标的差异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冠心病患者干预前 SAS、SD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干预组焦虑、抑郁程度比对照组减轻,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语言性支持能明显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冠心病的治疗及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冠心病;非语言性支持;焦虑;抑郁;干预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一般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1]。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位居全球疾病致死首位。同时冠心病也是目前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康复预后各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在内科躯体治疗的同时,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并进行心理干预,对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0例,均经临床体检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和(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全部符合WHO发布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病程>2周,患者均神志清楚,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80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3~75岁,平均53.4岁。对照组80例,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41~76岁,平均54.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及治疗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了解用药知识和克服依赖心理;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3],包括音乐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同时争取家属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鼓励家属陪伴、亲友探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强调非语言性支持。由经过培训的科室护理人员实施,每天下午进行心理治疗约15min,共三周。具体内容包括:①微笑服务:常用的、最有用的非语言性支持是微笑。面带微笑的对待患者是沟通的基础。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快、安全和可信赖的氛围,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感,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欣慰。②眼神关爱:“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神可以把内心的激情、学识、品行、情操、审美情趣等信息传递给别人,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护士可通过眼神表达对患者痛苦的同情和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叙述。工作中应发自内心的对患者表示友善,操作时应用柔和的目光观察患者的反应,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更能让患者感觉到对他的重视,从而愿意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使护士及时了解病情,提供适时的帮助。③肢体语言:肢体是有声语言的延伸,是非语言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富有极强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表达的信息丰富多彩。必要时可使用善意、得当的身体接触,如抚摸、握手、搀扶、拥抱等,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被尊重。护士在与患者身体接触时应考虑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环境、触摸部位等诸多因素,应保持敏感和谨慎的态度,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并及时做出调整,不要让患者感到受威胁或难堪。④认真倾听:是指全神贯注的接收和感受患者在交谈时发出的全部信息(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并做出全面了解。患者的倾诉是维持心理平衡、减轻心理压力及病痛的一种手段。护理人员要专心、耐心、认真、有分析的倾听,做到聚精会神,避免分散注意力,与患者说话时要采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非语言信息给予响应,表明自己在认真倾听。护士应善于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中得到主诉,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与患者一起商讨治疗护理计划,尽可能多地让患者参与到护理中来,从而促进康复。⑤过硬的技术水平是患者信任的支柱,无痛而娴熟的穿刺技术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非语言交流。因此,护士应在工作之余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多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⑥护士在患者面前,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仪表、举止,有利于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威望,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3 评价方法
心理干预前后(患者住院当天及住院3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对照分析。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内采用t检验,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组内比较: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χ—±s)
3 讨 论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退行性病变不仅非常普遍,而且常常倾向年轻化,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亦日益突出,心理行为因素与躯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Kwachi等发现,伴有明显焦虑情绪患者发生致命性冠心病事件和猝死的危险增高,且随焦虑程度的增高而增加。焦虑症在冠心病患者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抑郁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再发、再次住院、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有关冠心病与负面情绪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人群对冠心病与心理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认知水平较低,认为单一的药物治疗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而患者的负性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导致患者及家属对寻求健康指导及心理减负的盲从性,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因反复治疗引发更严重的负性心理问题,加重病情。很多情况下,医护人员往往把重点只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从而使医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非语言性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护理工作中强调非语言性支持,心理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对患者在实施常规心理护理的同时强调非语言性沟通,及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尊重理解患者,重视聆听的能力及安慰的艺术等沟通技巧的培养,增强非语言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仪态服饰、面部表情、动作姿势三方面),及时主动的为患者提供服务,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不适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其早日康复。通过心理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能有效的阻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身整体治疗。
[1]潘菊芳,沈小兰.非语言沟通对心肌梗死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108-109.
[2]李晓松.护理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
[3]孙惠金,李荣,李连君.微笑服务在护理服务品质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69-771.
Talking About the Non-verbal Intervention in Support of Negative Psychology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 Guo-hua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257000, China)
ObjectiveDiscussion on non-language support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160 cas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andomized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n=80) give the usual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80) emphasized that, on the basi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before three weeks afte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the SAS, SDS rating scale test emotional condition, mo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negative sentiment index differenc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Resul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before the SAS, SDS sco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group SAS, SDS sco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ontrol group(P< 0.01), intervention group anxiety, depress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differences with eas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Non-language support can significantly eas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on-language support; Feel anxious; Despondent; Interpose
R473.5;R541.4
:B
:1671-8194(2013)02-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