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江苏农机教育培训的现状 与 对策

2013-06-21孙本领

江苏农机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农机化职业技能

孙本领 吕 瀚

“十二五”是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改善结构、拓宽领域、提升质量的重要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同步发展,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加快农机化人才培养,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强化协作,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发展思路,通过组织实施农机“111人才工程”,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加强农机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农机技工培训纳入了农民阳光培训工程,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和农机工程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规范了拖拉机驾驶培训工作。成功举办了三届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培训人数累计达到75万人次,技能鉴定合格人数达到15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

2 当前农机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2.1 多元化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乏长效机制,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新形势的需求

(1)体制编制不顺。目前,江苏省共有49家农机化学校,其中25家是行政单列的;还有24家是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属于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既有隶属于农机主管部门的,也有纳入成人职业技术体系的。

(2)经费不足,农机培训机构生存压力大。受体制编制的影响,有的农机化学校是全额拨款单位,有的是差额拨款单位,还有的是自收自支单位。即使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也比较缺乏。像苏北地区,由于财政困难,农机化学校除人员工资外,其他业务经费几乎没有。而农民对农机化技术十分渴望,需要的是免费培训,但国家财政以及主管部门对农机培训尚无补贴政策,阳光工程等农机培训经费也有限,加之培训成本居高不下,农机化学校等培训部门的工作很难实质运行。

(3)部分农民存在认识误区。有的认为农机驾驶技术简单,没有必要参加培训;有的认为培训是形式,参不参加无关紧要;有的认为培训耽误时间,培训考证还要花钱,划不来。

2.2 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机构缺少师资,基层农机培训机构教师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单一,知识与人员老化问题突出

(1)缺少新生力量。受事业单位人事体制因素影响,农机化学校教师队伍很难补充新生力量。农机化学校教师待遇普遍没有国家义务教育机构高,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很难吸引到人才。

(2)培训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现有49所农机化学校师资人员绝大多数在50岁左右,年龄结构偏老;加之学历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不利于农机化培训事业的发展。受工作条件、资金条件的限制,学校教师外出进修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机会较少,造成教师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当前新机具、新技术培训、推广工作的需要。

(3)教学手段简单落后,培训流于形式、质量不高。部分学校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照本宣科轻消化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操作技能轻维护保养,而且培训时间、内容、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影响培训的全面开展。

2.3 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培训对象、机具、教学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1)培训生源不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数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60”“70”后,年龄大,学历低,接受能力差。

(2)教学设施设备落后。有的培训机构无教练模具、教学场地,有的无电气化教学设备。

(3)培训教材内容老化。老教材注重对农业机械技术构造、工作原理的讲解,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差,影响农民参训热情。

(4)针对性培训严重滞后。近些年,随着国家购机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日益高涨,但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却跟不上,导致农民在使用和操作农机时出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 进一步加强农机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要广泛宣传政府关于实行农机培训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动员广大农机手和修理工自觉报名参训。以先富的农机大户为宣传典型,让他们现身说法,使农民直接感受到农机培训带来的好处。要通过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农机培训不是为他们增加负担,而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农机和掌握农机实用技术,更快地致富奔小康。让农民由过去的被迫参加培训变为主动要求参加培训。

3.2 争取政策扶持,夯实培训基础

(1)加强培训学校硬件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省级农机培训基地作用,以农机高等院校为依托,加强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为依托,努力将省农机化教育培训中心打造成为培养农机高技能人才、农机培训师资力量、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教材和题库开发专家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以创建规范化农机校为契机,投入资金,改善培训机构的办公场所、实习场地和教学仪器,解决现有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通过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立体展现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使农民更直观地接受教育。2012年,省农机局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及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合力攻关,集中研发完成6套教学模型和《拖拉机运用与维修》等8部教学课件,已配发到全省25家农机化学校,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2013年计划配发到剩余的24家农机化学校,实现全省农机化学校全覆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机化技术学校管理和培训水平。拓宽进人渠道,提升人才吸引力,加大年轻教师的引进力度。以提升教育培训能力为目标,继续举办全省农机化学校师资培训班。争取每年轮训每个学校1~2名教师,三年轮训一遍。

(3)用好用足政策。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国家、省关于农机培训的政策,宣传造势,积极引导农民参加培训,享受国家惠农政策的成果。

3.3 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1)同步实施,分类推进。在全省组织实施农机“361人才计划”。继续强化农机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重点推进农机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农机科技推广人员复训、农机实用人才职业技能开发、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教育、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农机培训师资进修等“六项工程”,全力实现“一个目标”“三支队伍”培训80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2万人次。

(2)按需施教,灵活教学。对农机手采取“订单式”教学,农民需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让教学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对农机操作手进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将农机操作手定期集中到农机培训点进行比较正规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下乡联办、短期讲座、跟踪服务、现场示范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推动农机培训工作的发展。

(3)加强协作,互利共赢。采取联合办学、协作办学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一方面,采取“政企联动”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批组织农机高技能人才,重点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维修和师资人员到农机生产企业去观摩培训;另一方面,利用送农机下乡的机会,组织企业技术维修人员现场答疑,建立联系热线和定期回访制度,进一步加强跟踪服务培训。

(4)大力发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网络。加强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能力。2013年,省农机局将继续与省总工会、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第四届农机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打响江苏农机培训的品牌,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机企业参与农机驾驶员、农机维修工等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农机实用技术培训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农机化职业技能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