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冲浪,让历史课堂情趣飞扬

2013-06-19王坤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3期
关键词:遵义会议课件多媒体

王坤

一、情境导入,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如,教学《秦王扫六合》一课前,就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结合,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观看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帝王秦始皇的画像及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图片;再向学生展示秦灭六国的战争历程,这种集图、文、声、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超越时空,与历史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后,便启迪学生思考:秦灭六国的方法是什么,秦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策略,秦统一后的经济、文化改革是怎样的,对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他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角色转换,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过分强调被动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被动的灌输下,逐渐养成了不爱问、不想问、不敢问的习惯。这种历史学习方式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灵感,熄灭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在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课件、学习的伙伴都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和点拨,学生在完善探究成果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困难,继续寻求教师的帮助;多媒体课件就能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资料,学生深入探究后会利用已学知识对这些资料进行甄别和补充;学习的合作伙伴将其建议或研究成果传播给同组的学生,学生再与伙伴进行交流并加深对主题的探究,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自主探究、互动传播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课题驱动为核心,利用网络手段获取和交流资料,或运用网络条件远程交流、进行协作探讨。

三、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时空,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互联网以其丰富的内涵、快捷方便的特点,成为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在探究活动中不仅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要求学生自己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和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尝试,体现了个人创造与探究性的学习。如,在讲到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及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展示播放中央红军长征的视频,可以看到:红军长征虽然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被动挨打、士气低落,几乎全军覆没的背景;遵义会议后,红军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并加深对遵义会议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四、促进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基于资源的、任务驱动的或解决问题式的学习和探索,对信息积极、自觉、自主、有效地收集、检索、整理、加工、展示、评价的训练,以及因此带来的成功或成就感,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及相应能力的获得。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自由、民主、相互尊重的气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风格来选择资源,制定目标和方向,在这个主动选择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行思考探究,可以充分发挥主观思维能动性,对信息资源进行辨别、改造、重组、创新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多方面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组合探究能力。通过网络上讨论、ppt课件制作等,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地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创作,自由灵活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等,既提高了学生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学习成果的表现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遵义会议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转变不只在那三天”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陈云手稿揭开遵义会议谜团
破解遵义会议日期人数之谜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