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待优生
2013-06-19宋元玉
宋元玉
走近待优生,你给他一点转化的空间,他或许能还你一片蓝天;你给她一次受赏的时机,她或许能找到进步的云梯。
从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的那天起,我便有一个疑惑:接受同样的教育,接触同样的教师,学习相同的课程,为什么有个别学生会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生,甚至以“差生”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群体中,难道他们有遗传性的智障,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是有其他原因呢?带着这一疑惑,我开始走近这些待优生。
留给他(她)转化的空间
2010~2011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办公室里的老师都在忙着批卷子,突然雪莲老师大声嚷道,你们快来看,这是哪个班学生写的作文!老师们惊异地问:怎么了?雪莲老师便大声读起学生作文来。原来,这名学生没有按照学生作文题目要求写,却写起了教他的每科老师,把各科教师编号为A、B、C、D、E、F、J、H、I等并逐一“描写”,文中对“H”生物老师大力赞赏,对其他老师则淡然视之。写这文章的是8班的杨同学,那位生物老师便是我。
记得刚接8班时,每次上课总有几个不带书的同学,我多次强调后,有几名都记得带书了,只有一位同学不带,他就是杨同学。起先我很是生气,问他为什么不带,他昂头很不在乎地说忘了。我真想让他站着,但又一想,我反复强调带书,他就不带,这肯定是个“刺头”,不能和他硬碰硬。于是,我静下心来,走向讲台,拿起我的书送到他的手里,他接过翻了翻,也无感激之意。一连几节课,他依然不带书,我依然借给他。两周过去了,又是一节8班生物课,我一走上讲台,下意识地看了看他的桌子,他拿起手中的书朝我举了举,然后,我俩都笑了。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致很高,他听得更是认真。我想最佳的教育时机到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聊起了家常。交谈中得知他的父母要离婚,他很苦恼,整天无精打采,对学习、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产生了抵触,心理灰暗、非常偏激。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便慢慢地开导他,教育他。以一位与他境遇相似的学生努力摆脱生活、精神压力,考上了名牌大学为例,引导他正确面对亲情的变化,走出心里的误区,锤炼健康的心理。我还与他就家庭、班级、同学、老师等多方面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从那以后,不带书的学生名单里再也没有了他,上课听讲也比以前认真了,生物成绩直线上升。之后,我俩就像朋友一样经常联系,他什么事都愿和我叨叨。升入初三,恰好我又教他,这时我俩已达成默契。
赠予她(他)受赏的机会
2011年暑期开学了,我又接了初三会考班。由于师生都是新面孔,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上课听得很认真,但3班的一个女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高高的个,圆圆的脸蛋,拉直的头发,时髦的装扮,并且每节生物课的服饰都不同,上课时精力极其不集中,总是用手摆弄自己的刘海。回到办公室我了解到:这个学生叫李晓婷(化名),教过她的老师说她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家境非常优越,是个被宠惯的孩子,并且一句歪歪话都听不得,让我小心。我想:呀,又是一个刺头!对这样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才会有效。于是,我就开始观察和研究她的心理。上课时,我设置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不管她回答的正确与否,我都给予她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两周过去了,我发现上课时她的头抬起来了,手也不再摆弄自己的头发了,听课状态大有转变,并且从小测的成绩来看进步很大。这时,我揣摩教育的时机已到,便把她叫到了办公室,对她说:“你的服饰、发型和气质都是一流的,我很喜欢,你一天换一套衣服说明你爱美,爱生活啊!但是美好的生活需要你今天辛勤的付出,如果你的学习成绩也是一流的话,那么你将是一个完美的人。”听完我的话,她激动地说:“老师我也喜欢你,您就看我的行动吧!”从那以后,教室里又多了一个刻苦学习生物的女孩,学生动手实践做酸奶,她最积极,并且做得非常成功,办公室里经常出现她与老师探讨问题的身影,期中考试她从原来的不及格上升到90多分,期末考试后她竟然成为班里学习生物的尖子。望着她的身影,我深信:欣赏真的是激励她上进的源泉。
暑假里,我认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对转变待优生有了较深的理解和思考。当我们面对待优生的时候,你给他一点转化的空间,他或许能还你一片蓝天;你给她一次受赏的时机,她或许能找到进步的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