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悬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

2013-06-19史林杰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3期
关键词:悬念希腊民主

史林杰

好奇心是学生探究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而悬念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本文从新课导入、教学过渡、课堂小结三个方面例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悬念设置与运用,以期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众所周知,悬疑情节的影视剧和文艺作品经常会使人们提心吊胆,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产生关切之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紧要关头设置了悬念。悬念就是对人们悬起疑感,利用人们急于想知道结果的心理,激发了人们求知的欲望,迫使人们主动在探索中寻觅答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能使学生的面前出现疑问,那么事情就办成了一半。”悬念设置的目的就在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新知。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文将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际谈谈悬念的设置与运用的具体方法。

一、新课导入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兴趣盎然

好奇心是学生探究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面对45分钟的一节课,教师如何在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设置趣味性强的悬念,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选修四《爱因斯坦》这一节时,教师在上课前设计了一个学前调查:(1)你想成功吗?(2)你知道成功的秘诀吗?”一般而言,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答案肯定是肯定,第二个肯定是否定。因此,老师设置悬念:但是有一个人他知道成功的秘诀,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从而导入新课《爱因斯坦》一节的学习。再如,学习必修二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节时,教师讲道:“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外有帝国主义阵营的仇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内有国民党残余军队和特务土匪的威胁与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面对这样恶劣的形势,有人评论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而经济上只能是0分。针对这种舆论压力,中国共产党难道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只能交白卷吗?作为一位新中国的领导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使这样的舆论不攻自破呢?”这样的悬念设置,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答案,而教师自然而又有效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环节。

二、教学过渡设置悬念,诱导学习步步深入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的整体,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诱导学习步步深入的作用。例如,在讲述选修三专题三《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节之后,立即设问:“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遭受同一次经济危机打击,为什么德国、日本走上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美国却没有呢?”这一悬念的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五花八门的答案便从学生的口中纷至沓来,当学生激烈的陈述完自己的答案后,教师因势利导,点拨学生从各国不同的历史根源、经济基础和经济力量等方面来逐步分析,展开评论,使学生对本课的认知不仅只停留在表面,而且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认识,有效突破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如,选修三专题六《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中有1949你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的史实。由于在两个城市同时举行相同会议的情况比较少见,据此问题笔者设计悬念“为什么一个会议同时在两个城市展开?这能说明什么问题?”这对学生来说充满了悬疑与吸引力,学生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到学生主动努力去思考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与原因,从而推动教学进一步深入。再如,在学习必修二专题三第一节《经济建设的曲折与发展》一课关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内容时,笔者播放了1958年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水稻亩产65217公斤的材料,以及加入人民公社时的欢呼场面。学生观看后大为惊讶,笔者设置以下悬念:(1)《人民日报》的报道你相信吗?学生自然会回答不信。(2)《人民日报》作为我党的宣传喉舌,为何会刊登这样严重失实、让人大跌眼镜的报道呢?此时学生已欲罢不能,急于想从下面的内容中获得答案。这样犹如在学生面前架起一道桥梁,使教学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发动原因的探讨中。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与深入。

三、课堂小结设置悬念,使得学习余波扩展

一堂课的结尾犹如一首乐曲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故在每节课结束时,要尽量做到精心设计,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在课堂小结时,若能针对学生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的心理设置悬念,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这一节课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如,学完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可设悬念“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社会主义是怎样从理论变为现实的呢?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它能首先建立?这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何影响?”很自然地利用学生的悬念,让学生课后去思考,诱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预习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和第三节《俄国的十月革命》的内容,从而架起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密切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如,学习专题六第一节《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后,教师总结道: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希腊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自然条件;城邦是孕育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为希腊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公民是希腊民主的核心力量,也是希腊民主制度有效实践的重要保障。这些要素都促进了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置悬念:“在希腊这样如此美丽肥沃的土壤之上民主制度会开出怎样动人炫目的花朵呢?请同学们课后带着这个问题预习本专题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们就探索雅典民主的建立经过与具体内容。”这样的处理显然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刚下课有的已经若有所思,有的已经开始讨论,有的已经在匆匆浏览下一节的内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的脑海中充满了问号,迫切地想知道答案。这就是悬念的效应。课堂小结设置悬念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疑问,正是有了疑问,从而使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往往意犹未尽。这样不仅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与学习奠定情感和内容的基础,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思想涟漪在课外不断延续与扩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是教育界的一句行话。历史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教授也说,教学模式如“行云流水”,只有“一切为了学生而教”,才能以“无招胜有招”。悬念的课堂设置也不例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因素复杂多变,悬念设置的方法不能死板,而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将悬念设置的独特优势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方法与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悬念希腊民主
中国式民主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尼日利亚 民主日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
紧缩计划引爆希腊大骚乱
检查一下自己的“入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