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导学案基本框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2013-06-19景根苗
景根苗
新课程理念下新的课堂模式,以学生“学”为本,创设了“自学·交流”学习模式。导学案是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学步车。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生物新授课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1:题头
比如,3(单元)7(章)1(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导学案该设计思路突出了本节课的课题,单元、章、节用小号字标明,便于学生整理。
环节2: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应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并注明重点、难点。高效课堂中不宜展示目标,三维目标以及重、难点应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来。例如,重点知识点可以通过多重方法体现。
环节3:课前预习
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内容而定,一课时一般只含1~2项)
1. 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的,与本节知识有关的资料、图片及一些实验材料。
2. 课外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材料、实验过程、结果及结论等)。
3. 与本节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课前预习部分的完成时间:高效课堂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应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而且国家教育部要求初中学生的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因此,对于生物学科一般不留课外作业。如果前预习部分包含1~2项的内容,导学案应在前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明确预习部分内容;如果课前预习部分只含第3项内容,导学案在上本节课之前的课间发放,课前预习部分就是本节课的复习回顾环节。
环节4: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该部分的设计,应把课本知识转化成问题,而且使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再根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
如果导学案中都是简答题,则需要学生写的字很多,课堂时间不够用;如果导学案中都是判断题,则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所以说,导学案中的问题题型应多样化,内容上应适量,教法应根据难度而定。根据不同的学法设置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 课本上能找见答案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如,产量居世界前三位的主要食用作物分别是什么。
2. 需要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先个体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但这样的问题一节课中不能太多,2~3个为宜。如,在学习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后,比较两类种子的异同点。
3. 学生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问题,用讲授法循序渐进引入。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装片时用清水,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装片时用生理盐水的原因,学生没有细胞失水与吸水的背景知识,只能用讲授法。
4. 鼓励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其他学生互动解决,以养成学生根据内容信息产生疑问的能力。如,动物的食物也来源于绿色植物,阅读课本P100~P101的内容,读完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环节5:本节知识总结
学生对着知识目标检测自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各知识间相互关系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复习的第一手资料。
环节6:达标练习
包括基础题(必做)、能力提升题(选做)及课外探究题(学有余力的同学撰写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三类题。
在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是以“导学案”为标志的新型备课方式为:“个人初备—集体商讨—个人再备”三级备课模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又能体现个体灵活性,优化备课环节。
二是导学案的使用既充分发挥了教师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讲”为学生“做”,让学生在“做”中思考,主动探究;变教“书”为教“学”,变灌输知识为指导学习方法;使新课程倡导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的新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现实。
三是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学生学习天性受压抑的沉闷氛围,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通过“展示”,不仅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也是把个性和尊严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权利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还给学生,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