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2013-06-14张军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作文学生

张军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作文缺乏自身的真情流露,更缺乏真情的准确表达。作文教学应抓住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真实地传情达意,让各种技巧、章法为表现情感服务。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作文写作与自身的情感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使学生的习作有血有肉,进而让学生在作文中有感而发,直至提高写作文的兴趣,获取写作的乐趣,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生;作文;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做法与现象,表现突出的是教师过分重视讲:讲范文、讲材料、讲技巧、讲结构、讲谋篇……讲,占用了作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在讲台上大唱“独角戏”,大谈“作家经验”,学生不但在知识上无法很好地衔接,而且在生活阅历、经验积累上也无法与作家相提并论,以至于学生每到写作文时便叫苦不迭,写出的作文也空洞无物。

笔者认为,学生的作文也是其思想内容与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一篇作文,不仅仅是学生某种能力、技巧的体现,还常常涉及习作者的知识、技能、智力、修养等。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不仅是其掌握的知识、章法、技巧的体现,也是其自身思想认识、情感取向的体现。从理论上来说,文学艺术作品自身思想内容重于形式、技巧。同样作为创作活动的学生习作,难道我们不应该强调习作内容、情感本身的重要性吗?因此,作文教学中不但需要讲究技法的传授,而且更应该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用心去写作,让心灵去诉说。

作文要写出真情,就必须设法让学生先有真情。要在写作文前让学生拥有情感,体验真情,并从心底产生真情实感,甚至产生表达、宣泄这种情感的欲望。因此,教学中从各个层面上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时刻给学生一种表达情感的机会。试想:如果朱自清先生没有一种对父亲的真情,如果他没有一种表达这种真情的愿望,他又怎能创作出《背影》呢?我们在读这篇散文时,其真情实感早已催人泪下,谁会去寻求其所谓技法、章法上的不足呢?

要让学生心中产生真情,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真情,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努力发现文中的一物一事、一人一景所关乎的情。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学篇目,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与表达,应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启发,使其体味出文中的感情,并在内心留下特殊的印迹,从而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情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此言不假,但除了格式上的模仿之外,我相信更多的还是对唐诗中那些人之常情的认可,从中找到人类情感相通之处的真切体验,说白了,还是对诗情的认可与体验,从中找到情感的体验。

教师要启发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表现自身的情感。诸如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亲人,口头表述一下当时自身的感觉,让学生对一些充满人间挚情的文学作品乃至各种故事写一些读后感之类,不限字数、体裁,不做硬性规定,不加阐发,三言两语,点出自身感受即可;也可针对生活实例,让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通过对话来交流相互的体会等,使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作文,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同别人交流自己的情感,体味别人的情感,取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使我们的学生既能体味人之常情,又能准确地把握自身情感,以最恰当的方式去传情达意。

在完成了这两个层面之后,学生必然具有“触景生情”“见机生情”的本能,也就完成了学生写作文前的准备工作,学生从写作动机、兴趣上也根本区别于“完成作文任务”了。此时,如果有一点情感火花产生,就会很快点燃学生心中的感情积淀,使学生产生传情达意的强烈愿望,作文又何来“无话可说”呢?

经过以上的努力,学生就会产生自发的作文需要。学生在出于自发的作文需要的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其自身的思想情感必会立意甚高,在主题立意上已高人一筹,其他的诸如谋篇、布局、语言修饰等,即使稍有欠缺,也无伤大雅,掩不去其本身真情实感形成的动人力量,仍不失为优秀习作。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妨在教给学生各种相关作文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习作中以表情达意为基础,以更好、更清楚、更准确恰当地表现自身真情实感为目的去写作。那么,一次习作除去本身作文训练的目的之外,更大的收益已不在作文本

身了。

初中作文教学必须把一个普通人必知的作文知识、必备的作文能力、必做的基本文体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使学生能够“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篇文章,记事记得一清二楚,说理说得明白晓畅”。培养学生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以促进学生的传情达意为目的,让学生用情写作,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戏言一句:“如果让每一位成名的作家都按照前辈名家的模式、风格去创作,那么我们的文学,乃至文化能不能产生今天的辉煌?”如果我们仅仅因为我们的作家创作不符合我们的欣赏习惯、已有模式或者前辈的经验、风格之类就否认其成就,不承认他是一名作家,那不是非常可笑吗?大家之列尚且如此,我们的教学又何苦用那一套模式去苦苦折磨我们的“小作家”——学生呢?

创作,需要创新。习作也是一种创作,因而也必需讲究创新。古往今来,人类生活的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可能相同,那么人类传情达意的方式也不必相同。文学史上有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之说即为见证。然而,传情达意方式的转变并不能说其中的情感、思想就不需要了;相反,正是人类这种千古不变的情感维系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学样式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正是人类的情感喜好上的取向造成了各种文学式样的此兴彼衰。形式是多样的,情感是相通的、永恒的,这是形成文学艺术力量的根本。

今天,我们的学生不仅不同于古人,而且也不同于现当代的中外作家,倘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仍奉名家如神仙,奉名作为模范,盲目模仿,只求形式,不讲内容、不切实际,那将有舍本逐末之嫌!作文教学应抓住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一根本内容,以让学生真实地传情达意为目的,让各种技巧、章法为表现情感服务,这样,我相信初中作文教学将是另一片天地!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中学)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作文学生
学生写话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