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2013-06-14吴海莲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3期

吴海莲

摘 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一切的实施,离不开精心的备课。

关键词: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

所谓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作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讲,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后备。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备课呢?我认为教师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备学生

教师在遵循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提升问题意识,预设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要深思熟虑,全面考虑,对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反复分析与综合,并提炼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关键问题”,把“关键问题”有机地设计到教学过程中。

2.备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温习与本课程教学相关联的基础性知识,让学生能够实现“跳一跳摘苹果”,也是让学生搭建知识学习的“脚手架”,通过对学情的系统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备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设计在课堂的主要环节、主要问题、主要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展现能力,如哪些学生可能在哪些环节会有创新的想法,在哪些环节教师需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机会,确保学生能力得到有效

发展。

4.备情绪:教师要创设培养良好学习心境的教学情境,采取科学而积极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把学生情绪调整到高涨状态。

5.备学法:教学设计中体现指导学生的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评价方法、分析方法等。

二、备课程

备课程就是整合课程资源,具体细化:

1.备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楚本次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话语要精确、明白、清楚、简洁,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应学习结果的层次性,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应记忆、理解与运用三个层次。

2.备教学内容:教师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找到教学关键,在具体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的可能性,其次要考虑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全班学生化解教学难点,而且能使他们容易接受,教师突破难点的方法有很多,如举例法、比较法、逆向法、分散法等,关键就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

3.备教具准备:教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每一堂课不可能都有现成的教具,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发明和创新出新的教具。在使用过程中,用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用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用在学生思维困惑的转折处,给学生一种情境的刺激,使学生茅塞顿开、提升感悟。

4.备教材分析:教师要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它的系统性、整体性,要对教材知识体系以外的与之相联系的知识、技能,作横向比较性分析,扩大教学内涵,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教材所隐含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在分析教材时,要与学生学习情况紧密联系,为科学、系统设计好教学做充分准备。

三、备情境

营造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平台和环境,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氛围,使“苦学”变成“乐学”。具体体现在:

1.创设平等、民主、激励的教学情境,张扬个性。

2.创设过程性、思维性、兴趣性、经验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

兴趣。

3.创设发散性、多元性、逆向性、直觉性、批判性、想象性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4.创设活动情境如故事、游戏、表演、音乐、角色、演示等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四、备自己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中,教师要:

1.备策略——导课、板书、结束行动策略,追求美的境界。

2.备风格——弘扬个性、培养机智、塑造特色。

3.备弱点——认识自我、反省自我。

4.备期望——关注差异、全面发展。

5.备形象——有效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6.备话语——润物细无声,沁人心脾。

总之,备课是一个个性化的知识积累过程、教学研究过程,需要精心策划,需要大量有效信息,需要反复思考和研究,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 山西省孝义市第七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