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教学改革
2013-06-14廉燕莲
廉燕莲
摘 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大范围展开,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如何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以创新为中心开展数学教学
新课程重视双基目标,更强调“双基”的形成过程,强调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落实双基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必须明确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不单纯是为了熟练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训练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体会数学的价值。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突出地位。为了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贴近生活、生产实际,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与教材联系紧密的实际例子,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数学学习经历“提出问题—确定想法—实施想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重要方式和途径。
二、在教学组织方面,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数学教学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而要将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把按照学科逻辑程序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作前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也就无从谈起了。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中设置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明显的问题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产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科书、教师)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
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
定,也应当首先对其遵循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在教法改革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数学教学
教法的改革成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这将成为我们教师奋斗的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教材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与融合,应是数学新课程课堂普遍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应把自己当成一名好的导演,作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在“导”字上下工夫。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激发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难点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拓展。做到难点突破,就好像一个导演在拍摄现场的解说一样,语言精练,方法巧妙。习题配备典型,解题方法多样,授课形式多变。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空间,要讲求艺术地问,让学生在一问一点拨中豁然开朗,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最后,我想说作为高中数学老师一定要做到,课上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的“手动起来”,给自己留较少的时间去点评、总结,课下一定要给自己留较多的时间去学习。真正做到将广阔、自由、纯真的空间还给学生,将理性自然的真面目还给数学。
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教育交流,2008(12).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空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