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城市流分析
2013-06-14湘潭大学商学院
■唐 静 湘潭大学商学院
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城市流分析
■唐 静 湘潭大学商学院
城市流强度定量描述了城市群的对外服务能力。本文通过对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及外部贡献率的计算,分析其辐射集聚能力,并据此提出了整合三大城市群,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一些建议。
城市群 城市流 外部贡献率 区域产业整合
一、引言
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是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三大城市群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地区,涵盖整个长江中游,跨越三省,穿越两湖,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9000万,2011年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将这三大城市群构建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不仅更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开发,而且对带动中国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城市流是指城市群区域内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群区域所发生的频繁的、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城市流强度则是指城市群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产生的聚射能量及城市群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对于空间相互作用这一基本问题,1929年Reilly提出“零售引力定律”,这是国外研究城市群之间相互联系的开端,为定量分析区域的空间联系提供了帮助;1943年,Harris在关于城市有无对外联系功能的研究中,首创性地使用人均批发销售额和人均零售额作为度量指标;1965年,Haggett致力于空间相互作用以及距离衰减效应的经验研究,并将引力模型广泛运用于其中。我国学者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2007)根据引力定律构建了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以及空间范围的变动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姜博、修春亮、陈才(2008)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环渤海地区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及其地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现阶段,从研究内容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以区际联系为主,研究的是某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联系,对几个城市群的综合研究比较少;从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来看,多数学者采用引力模型来研究城市群之间的相互联系,但引力模型一般是单纯地以城市人口规模或GDP等单变量来运算,但城市的吸引力并不完全依赖于人口或GDP,这就导致所得结果具有片面性,而采用多指标运算的城市流强度模型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相对较高;从数据选取来看,多数文献缺乏对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只采用了一年数据。因此,本文通过对2006年、2008年、2010年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计算,动态分析三大城市群的辐射和集聚能力以及对外开放性,希望能进一步丰富对长江中游地区城市群的研究,并对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未来的空间结构优化、互联互动发展有所帮助。
二、城市流强度理论模型
城市流强度是指城市流所产生的影响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即城市在与外界联系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可行性以及代表性,一般选择城市产业部门从业人员数量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取决于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熵,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熵ijLq公式如下:
式中:ijG 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数;iG为i城市总从业人员数;jG 为全国j部门的从业人员数;G为全国总从业人员数。若 L qij< 1,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即 Eij= 0;若Lqij> 1,则i城市j部门存在着外向功能,因为i城市的总从业人员中分配给j部门的比例超过了全国的分配比例,即i部门在j城市中相对于全国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从而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量为:
i城市的功能效率N用人均从业人员的GDP表示,即:
i城市的城市流强度iF为:
式中:iK为单位从业人员所提供的外向功能量,反映了i城市总功能量中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度。
城市流强度结构是指构成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
数量比例关系。由公式 Fi= G DPi· Ki可知,构成城市流强度的因素最终可概况为城市总体实力与城市流倾向度两个因素,二者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城市流强度的大小,其公式为:
式中, G DPi′与 Ki′分别为各市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流倾向度的标准化值;max G DPi与maxKi分别为各市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流倾向度的最大值。
三、数据说明
本文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科学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共16个具有外向功能的行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度量指标。考虑到研究主体是城市群,本文所涉及的各项数据指标全部采用市辖区口径。
四、城市流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根据城市流强度的计算模型,本文分别对2006年、2008年、2010年三大城市群26个主要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功能效率、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进行了测算,并将包含在各个城市群中的城市的外向型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加总,得到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各项指标,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三大城市群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
数据来源:根据2007、2009、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计算,下同。
(1)外向功能量分析。表1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的外向功能量差距拉大,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外向功能量增幅明显,分别上升了48.52%和18.74%,且武汉城市圈从2008年开始超越长株潭城市群,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外向功能量波动起伏,呈下降趋势。
(2)城市流倾向度分析。与06年、08年相比,2010年三大城市群的城市流倾向度升降不一,武汉城市圈的城市流倾向度虽然比其他两大城市群低,但呈上升趋势,而长株潭城市群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长株潭城市群从业人员增长幅度大于外向功能量增长幅度所致。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则保持平稳发展。
(3)城市流强度分析。三大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较06年均有很大提高,分别上升了151.82%、111.33%、125.46%,这主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结果。此外,三大城市群的外向功能量增减不一,由此可以发现,使得城市流强度呈现上升态势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三大城市群的功能效率大幅提升,这主要是科技进步与对外开放双重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流强度最低,这是由于其核心城市南昌的发展相对缓慢,各城市实力较弱,与周边地区的外部联系松散,综合服务功能较弱。
(4)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三大城市群的总体实力与城市流倾向度的对比关系如图1所示。武汉城市圈的GDPi′ 大于Ki′,这是由于其经济实力雄厚,其城市流强度主要受城市综合实力的影响。与武汉城市圈相反,长株潭、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GDPi′小于Ki′,其中长株潭城市群的GDPi′与Ki′差距日趋减小,到2010年二者几乎相等,表明该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受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外向服务能力均衡影响;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于主要受城市外向服务能力的影响,其GDPi′ 远小于Ki′,所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在继续保持自有优势的同时,大力加强城市群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5)外部贡献率分析。城市流阐述了城市基本职能部门执行对外服务职能时为本区域取得相应收入的过程,但城市流是与GDP存在极强线性相关性的绝对数值。城市流强度代表的是来自本区域以外的收入,是城市基本职能部门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是城市发展壮大的外部因素。本文将城市群的外部贡献率定义为城市流强度占本城市群GDP的比重,各城市群的外部贡献率见表2。
表2 各城市群的外部贡献率
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外部贡献率增幅最为明显,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株潭、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部贡献率都高于武汉城市圈,但出现了下滑趋势,说明在这几年间其对外服务能力相对下降,因此,这两大城市群要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在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支持下,相互扩大投资,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和融合,完善群内功能布局,加强与周边及发达城市群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增强城市群整体实力。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辐射和集聚能力、对外开放性存在差异,发展程度不均衡。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成熟度最高,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倾向度、城市流强度、外部贡献率等呈现上升趋势,综合服务能力强大,但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长株潭城市群次之,其综和服务能力和外向服务能力均衡发展,但近几年对外贡献率出现下降趋势;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则远不如其他两大城市群。
为推进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的整合发展,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逐步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一体化建设,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成为中部综合实力最强,对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之间互联互动发展
近年来,由于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在许多方面的竞争超过了合作,所以,应处理好三大城市群的竞争关系,以差异化的方式互补发展,强化各地区的优势功能和产业。以三大城市群为依托,以强有力的集聚和扩散为作用方式,通过交通轴线和共同市场来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
(1)以交通轴线为依托,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三大城市群应对城市群客运专线、高铁交通圈、城际交通圈的建设加大力度,构建以武九客运专线、武广高铁等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快速交通走廊;以长江为主航道,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等为补充水运网,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群;航空应以大机场建设为重点,扩大机场的直接服务范围。总之,长江中游三大城市集群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需要利用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才能形成内外互联、经济可靠、高速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
(2)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融合。产业空间布局应坚持优势产业集中发展与基础产业适度扩展的统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核心区的优势空间资源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建设产业聚集区与高端产业集聚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周边区域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适度扩张基础产业,对接产业发展轴,实现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通过优势产业高度集中发展与基础产业适度扩展发展,提高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产业空间布局,加强经济腹地的发展,实现产业布局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联动性强的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此外,三大城市群应该在产业合作的框架下,互通信息,统筹谋划,联合行动,在国家重大产业项目的争取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承接中,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3)加强环保、旅游、贸易、文化、科教等领域的合作。三大城市群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深化水环境保护合作,提高生态安全水平;整合三省旅游资源,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通过加强交流与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国内外贸易市场;鼓励跨区域兴办文化机构,合作培育文化支柱产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科技中介为纽带,政府宏观管理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
2.促进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与外围区域的交流与合作
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应通过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其他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到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空间体系中,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学习东部城市群的发展建设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进行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区域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并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升级能力,合理布局区域的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1]Haggett P.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M].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65.
[2]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地理研究,2007,26(1).
[3]姜博,修春亮,陈才.环渤海地区城市流强度动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3).
[4]王海江,苗长虹,郝成元.中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强度与结构分析[J].人文地理,2010(1).
[5]陈群元,宋玉祥.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经济地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