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天然海岛以性诱杀为主综合控制桔小实蝇的研究

2013-06-11陈其生李小健吴剑光郑少波鄞杰平柯松林黄锦炎胡学难

环境昆虫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实蝇落果西山

陈其生,李小健*,吴剑光,郑少波,鄞杰平,柯松林,黄锦炎,胡学难

(1.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桔小实蝇由于其食性杂、繁殖快、难防治等特点,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列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Smith,1989)。对来自实蝇疫区的农产品,进口国都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传入。桔小实蝇于1912年首次报道于我国台湾(Hsu,1973),经90 多年的扩散,迄今已广泛分布亚洲及环太平洋的多数国家和地区(Haramoto and Bess,1970)。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我们于2002年开展以性诱杀为主综合控制检疫性桔小实蝇的技术基础研究,于2009年在汕头市天然海岛县南澳选择2个果园进行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检疫性桔小实蝇种群防控措施,为有效控制桔小实蝇种群发生,防止桔小实蝇对果树的危害,并取得较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选定和试验时间

1.1.1 在大田开展检疫性桔小实蝇防治技术研究,具有规模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的特点,我们于2002~2005年进行了桔小实蝇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在汕头市天然海岛县南澳选择2个果园进行试验研究。

1.1.2 在南澳县后宅镇山顶芒果果园设立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区,试验时间从2009~2010年,连续进行了2年。

1.1.3 在南澳县后宅镇西山洋番荔枝果园设立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区。试验时间从2011年3月1日至12月30日连续进行了10个月。设A、B、C 三个区。A 区面积6.8亩,设诱捕器8个;B 区面积7.34亩,诱捕器10个;C 区面积1.5亩,诱捕器4个。

1.2 性诱杀试验方案

1.2.1 南澳县后宅镇山顶果园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区,从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设诱捕器5个。诱捕器排列图(如图1)

图1 山顶果园诱捕器排列图Fig.1 Traps disposed for Shanding orchard

1.2.2 南澳县后宅镇西山洋果园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区。共分A、B、C 三个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区。A 区诱捕器8个、B 区诱捕器10个、C 区诱捕器4个(如图2)。时间从2011年3月至12月共10个月。

图2 西山洋果园诱捕器排列图Fig.2 Traps disposed for Xishanyang orchard

1.3 诱捕器类型

选用steiner 诱捕器,一种用透明硬塑料制成的园筒状捕捉实蝇容器。容器内上方有用于固定脱脂棉诱芯的金属丝。脱脂绵花芯为长4 cm、直径1 cm,固定在金属丝上。

1.4 诱杀药剂

利用高纯度的桔小实蝇雌性引诱剂(甲基丁脂香酚,methy1 eugenol)拌以马拉松有机磷农药作为液体诱杀剂,用于诱杀雄蝇。每次将3mL 上述诱杀剂注入诱捕器内的绵花芯上,盖上盖后,将诱捕器挂在距地面1.3~1.5m的果树上。

1.5 虫样收集与换药

从开始试验时起,每隔15 d 收集被杀雄蝇虫样1次,进行统计,并对每个诱捕器再次加药3mL。

1.6 果实受害情况调查

水果成熟期分别随机调查防治区和对照区果园各500个果实,重复2次,统计虫伤果及落果数,统计受害果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澳岛山顶果园桔小实蝇防治效果

2009年1月起,在南澳岛山顶果园布置5个诱捕器诱杀桔小实蝇,2009~2010年,全年12个月进行性诱杀,防治效果见图4。其中,2009年诱杀桔小实蝇13198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月诱杀桔小实蝇220头、2010年诱杀桔小实蝇983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月诱杀桔小实蝇16头。2010年比2009 减少92.6%。我们对果园的芒果、杨桃的虫伤果及落果进行调查,芒果的受害果率2009年为19.3%、2010年下降到6.7%;杨桃的受害果率2009年为19.2%、2010年下降到6.9%。可见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可有效减少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减少虫伤果及落果数。

图3 山顶果园性诱杀防治效果Fig.3 The efficacy of sexual trap on orchard of Shanding

2.2 南澳岛西山洋果园桔小实蝇防治效果

从2011年1月起,选择3个果园再次进行性诱杀防治试验,之前在南澳岛进行实蝇发生情况调查时,发现该果园为岛上实蝇危害最严重的果园之一。2011~2012年,在西山洋果园密集设置22个诱捕器诱杀桔小实蝇,3月开始连续进行诱杀,从源头控制果园的虫口数量,同时结合果园的冬春清园工作。2011年共诱杀桔小实蝇31037头,2012年共诱杀桔小实蝇12830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月诱杀桔小实蝇100头。我们之前于2009年在该果园设2个诱捕器进行实蝇监测调查,2009年3~12月共诱杀桔小实蝇68047头,平均每个诱捕器每月诱杀桔小实蝇3402头。2011年比2009年减少97.1%,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果园的杨桃虫伤果及落果调查结果表明,受害果率2009年为58.6%、2010年下降到16.9%,2012年进一步下降到8.6%,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图4为南澳岛西山洋果园桔小实蝇防治试验区试验结果曲线图。

图4 西山洋果园桔小实蝇防治效果Fig.4 The efficacy of sexual trap on orchard of Xiyangshan

2.3 田园清洁工作

在果园中挖设长2 m、宽1.2 m、深1 m 的粪池或焚烧池若干个,并逐日拾集落果投入粪池或焚烧落果,达到减少虫源。同时所有果园可利用冬春清园的有利时机,做好果树的除草、松土、施肥,表层松培土应达到10 cm 以上,通过果园的冬春清园工作,将桔小实蝇老熟幼虫或越冬幼虫掀出土面,利用冬天低温或春寒雨,提高幼虫死亡率,达到直接、有效地消灭幼虫,减少桔小实蝇虫源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性诱杀技术防治桔小实蝇效果显著。自2009年开始至2011年在不同果园所进行的利用性诱杀防治桔小实蝇取得满意的试验结果,诱杀的桔小实蝇下降92%以上。同时,辅以外来农产品上岛检疫、田园清洁、适时农药喷晒和果实套袋等措施,海岛上检疫性实蝇种群处于低度流行状态,有利于海岛水果业的发展。本研究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以性诱杀为主,结合田园清洁工作等措施,使到检疫性桔小实蝇种群处于低度流行状态,种群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研究中发现气候因子及寄主种类对桔小实蝇种群变动有一定的影响,需在今后做进一步试验研究。

References)

Bateman MA,1972.The ecology of fruit fly.Ann.Rev.Ent.,17:493-518.

Haramoto FH,Bess HA,1970.Recent studies on the abundance of the oriental and Mediterreanean fruit flies and the status of their parasites.Proc.Hawaii Ent.Soc.,20:551-566.

Hsu ES,1973.Biological studies on the oriental fruit fly(Dacusdorsalis)II.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oriental fruit fly(Dacus dorsalis Hendel).Plant Prot.Bull.(Taiwan),5:59-86.

Jiang XL,He WZ,Xiao S,2001.Study on the biology and survival of Bactrocera dorsalis in the border region of Yunnan.J.Southwest Agric.Univ.,23(6):510-513.[蒋小龙,和万忠,肖枢,2001.桔小实蝇在云南边境生物学研究及适生性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3(6):510-513]

Liang F,Liang GQ,Zhao JP,Zhou QX,Hu XN,Liu ZB,Ouyang HQ,Liang ZY,2008.Key methods of occur and compr ehensive control to oriental fruit fly in Guangzhou area.Guangdong Agriculture Sciences,(3):58-61.[梁帆,梁广勤,赵菊鹏,周庆贤,胡学难,刘志斌,欧阳汉泉,梁振宇,2008.广州地区桔小实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关键措施.2008(3):58-61]

Lin JT,Zeng L,Bin SY,Liang GW,Cao L,2005.Efficacy of sexual trap on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18(2):10-14.[林进添,曾玲,宾淑英,梁广文,曹俐,2005.性诱剂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评价.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8(2):10-14]

Prasad VG,Bagel BG,1978.Population dynamics of oriental fruit fly,Dacus dorsalis Hendel,by male annihilation technique.Bull.Ent.,19:103-105.

Sheng FR,Zhou YS,Zhao HP,1997.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Dacus dorsalis Hendel.J.Southwest For.Coll.,12(1):85-89.[沈发荣,周义生,赵焕萍,1997.柑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12(1):85-89]

Smith PH,1989.Behavioral partitioning of Bateman MA.The Ecology of Fruit Fly.Ann.Rev.Ent.,17:493-518.

Shukla RP,Prasad VG,1985.Population fluctuations of the oriental fruit fly,Dacus dorsalis Hendel in relation to hosts and abiotic factors.Trop Pest Man.,31(4):273-275.

YE H,Liu JH,2005.Population dynamics of Bactrocera dorsalis(Diptera:Tephritidae)in Xishuangbanna of Southern Yunnan.Chin.J.Appl.Ecol.,16(7):1330-1334.[叶辉,刘建宏,2005.云南西双版纳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应用生态学报,16(7):1330-1334]

Wang L,Pan ZP,2011 Description the role of baits on the control of fruit fl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33(1):117-121.[王琳,潘志萍,2011.简述引诱剂在实蝇防治中的作用.环境昆虫学,33(1):117-121]

Zhou YS,Zhao HP,1996.Study on the biology of Dacusa dorsalis Hendel and synthetical control.J.Southwest Agric.Univ.,18(3):210-213.[周又生,赵焕萍,1996.芒果柑桔小实蝇生物学及其综合防治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3):210-213.]

猜你喜欢

实蝇落果西山
无花果落果是怎么回事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桃子如何防范采摘前落果
观西山
西山闲笔
瓜实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实蝇虫果闷杀袋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