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的人

2013-06-10徐南铁

37°女人 2013年12期
关键词:台湾人建设者大厦

徐南铁

台湾人和我们一样,也是黄皮肤、黑眼睛,说起话来也和我们一样,并不像某些影视剧中夸张表现的那样嗲声嗲气、忸怩作态。但是在台湾,我又分明感到那里人的某些不同,不由生出关于“人”的深深思考。

1

关于台湾人,最先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台湾的“志工”。那天参观历史博物馆,为我们讲解的老者风度翩翩,花白头发,戴副金边眼镜,穿着红色马甲,脖子上挂着工作牌。他说得很详细,很流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也都给出了恰当的解答。我以为他是馆里的工作人员,甚至是馆长一级的人物,专门为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文化人出来解说的。

一直跟随我们的一位女士告诉我,老者是志工,也就是大陆所说的志愿者。“我也是志工,”女士说,“只是还没有什么经验,没有他讲得好,正在学习。”她是某企业的财会人员,而那位正给我们讲解的男士在电讯部门工作。

在台湾,文博展馆的讲解员很多都由志工担任。当志工须通过报名、培训、实习和考试等环节,被录取之后就听从安排,等候“上班”。像那位女士这样还没有退休的,只能节假日来,展馆如有需要会跟她预约。

在台湾人看来,做志工尽管是在帮助别人,却更是自己生命的延伸,不但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福气,这种对人生的理解令人感慨不已。

2

在大陆人心目中,日月潭是台湾的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但是从旅游景致来看,它似乎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不过,给我们驾驶游艇的那位中年人却很有意思。艇上就他一个工作人员,独自在前头把舵,同时又担当了解说的任务。我们人少,没有坐满艇上一半的座位,而且大家都在游艇的后部照相、聊天,根本没有人注意他在说些什么。起初听到喇叭里的讲解声,我还以为是在播放录音呢。后来才发现,是驾驶员在解说。

我不由好奇,前往船头观察。这个男子戴副墨镜,挺立着,向着前方,一手操纵舵盘,一手举着话筒解说。他的声音沉着、平稳而没有起伏,带有些微乡音。他似乎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与满足,根本不考虑有没有听众的问题,只是自顾自地说着,偶尔还微微摇晃着头,流露出一种只有享受时才有的自得神情。我看不清楚墨镜后面的眼睛,但是感觉得到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描述之中,化入了被描述的山、水、人以及附着其上的历史。我被他的专注深深感动,甚至觉得他的姿势和神情看上去有点儿“酷”,那是一种驾驭人生的自信。我相信,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工作的怡然自得是很难想象的。

3

对生活的热爱在台湾人那里似乎随处可见。在花莲考察的时候,一个飘着细雨的上午,我与几位同行者曾在乡间路边的一个小杂货店里短暂停留。那是一个孤独冷清的小店,面积不足10平方米。店主是一个已经不年轻的妇女,独自守着一个陈列杂货的小货架和一只冷藏饮料的冰柜。像台湾的大多数路边店一样,这里也售卖槟榔。她一边包裹着一只只青色的槟榔,一边随意地与我们闲聊。

她是来台老兵的后代,儿女都到城里工作去了,她不愿意跟去。我问她独自在这偏僻的小店里是否寂寞,她说不会,还指了指搁在冰箱顶上的卡拉OK机说:“没有人光顾时我就唱歌。”我看看四周,只有几间留着岁月痕迹的民居平房,估计平时顾客不多,她唱歌的机会想必不少。她喜欢唱什么歌呢?大约无论唱什么都可以娱情吧?我不由得想:这种弥漫在台湾人身上的随遇而安和自得其乐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呢?

4

101大厦是台北的地标式建筑。大厦旁有一座雕塑,是一组五彩玻璃砖砌的短墙。这段短墙有5块约3米高的墙,平行排列成一个整体。仔细看,每块彩砖的内里都透现出几个人名,那是101大厦建设者的名字。一块块砖组合起来,墙上就留下了所有建设者的名字。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劳动者。

起首的那块墙上有如下几行字:“从这里延伸出去的每一角落、每一片段,都有他们生命刻画的轨迹。献给所有亲身参与台北101的伙伴。”作为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名字被永久地留在这里,这是坚实的肯定,也是充满温馨的慰藉和激励。

种种细节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关怀精神,与台湾人的心态似乎有一種必然的内在联系——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和推动时代前进的英雄理应得到历史的铭记,普通草民的生命价值同样应该受到真诚而普遍的尊重。

从台湾人那里,我似乎更深入地理解了生命。

(黄玉摘自《羊城晚报》2013年10月10日)

猜你喜欢

台湾人建设者大厦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建设者
影子大厦
“劳动者”与“建设者”
电梯
冰淇淋大厦
台湾人在上海的公益活动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