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审计环境的影响探讨
2013-06-08杨玉明
杨玉明
【摘 要】随着时间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对审计工作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弊端,本文对社会信息化对审计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环境;变化;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55-01
一、社会信息化引致审计环境变化
(一)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全球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信息的传递方式的极大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社会信息化是指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
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智能化,即知识的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形式,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电子化,光电和网络代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生产,即生产的柔性化;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逐渐弱化,各种资源在网络中可以不考虑地理上的联系而重新组合;非群体化,即信息的交换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个人之间。
社会信息化是多种技术的综合的产物,也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整合,是在市场和竞争的推动下实现的,使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日益广泛和加强。信息化社会是开放性的社会,这不仅是指社会开放,也是心灵的开放。相关的统计研究表明,政府部门信息化水平主要侧重政府的自动化办公系统;企业则侧重于企业电子商务,即企业接收网络订单和网上交易的情况;家庭信息化水平侧重网络接入状况和网络应用等情况。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使经济的整体效率得到空前提高。
(二)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环境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在宏观上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方式、管理体制、法律规章、思想观念、商业活动方式、科研、教育、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以及生活娱乐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同样对企业运行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影响和决定企业的管理基础、决策依据、竞争的诸多要素中,信息已经成为第一重要因素,超越了物质、能源等资源的影响力。企业信息化也不时地体现在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在为企业向学习型组织发展、开拓道路上,信息化居功至伟。在社会迈向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的流程、内部控制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审计的环境呈现出了与传统审计环境不同的特点。
(1)经营理念的变化。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当前消费方式的主流,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业成为了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为了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满足顾客的需求,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理念出现。而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这一经营理念的形成,同时也满足了这一经营理念的要求。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客户资源进行分析,针对所需产品的客户群来生产和推销产品,使产品具备并符合个性化的特点,真正做到多品种小批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这样既增强了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又实现了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的目的。
(2)组织结构。与工业化的科层制和官僚制相反,信息化组织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在信息化社会中,企业组织结构呈现了扁平化的趋势,即企业内部决策的层次减少,管理幅度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职能部门、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的职权和责任也发生了变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时,按系统要求进行优化,可以将职能化管理转变为流程化管理,有利于实现组织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和传递环节,进而直接增强各专业管理的透明强度,使得管理更加合理。目前企业普遍开展的资源计划ERP管理,企业这一集中、集成系统为企业进行大幅度组织变革提供了绝好机会,可以将采购、销售、财务等职能管理纳入一体。
在ERP等系统支持下,企业的管理结构实现了动态化、扁平化的改进。另外,企业需要对环境的变化进行严密监控并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反应,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建立成为必要。为应对信息化环境中的海量信息,及时做出反应,相关职能部门主动、积极收集有用信息,及时传递到企业的数据库,进行集中分析和决策。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权力分配呈金字塔结构,最高管理者处于金字塔顶端,控制着所有的部门,职能部门权力十分有限。在当今网络经济时代,最高管理者权利集中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般将权力移交到各个职能部门,主要起到协助支持的作用,将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可以优化组织企业前景和发展战略规划。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复杂,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职能结构、项目结构、矩阵结构、交叉结构和任务小组等组成部分,这样的系统应变能力强,可以自动适应环境变化。随着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企业的应变能力增强,企业在内部管理范围内可以轻松、迅捷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成为替代以往中层组织收集、掌握重要信息的重要机构。作为系统一部分,独立职能健全的部门,拥有更高的独立决策权力,在招聘和培训本部门职员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经营管理的流程。信息技术,包括网络经济,各种经营管理软件的使用,使得数字技术越来越多的在通信、营销和数据处理中使用,在使管理者更快捷获取公司内外部信息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流程。具体包括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技术工艺流程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措施,企业可以借此契机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发展网络技术,提高信息收集、传递与处理速度,获得更加真实、全面、及时的数据推进企业战略决策,健全资金收支计划与监控程序。企业也可以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计量经济学最新成果建立成本分析控制模型,从数量关系上定位,实时对企业经营状态进行监控预警,对企业生产运营成本进行精确控制。
(4)内部控制。信息化条件下,由于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手段、控制环节、控制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属于企业整体层次的控制活动,如对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开发和程序维护等的控制。应用控制是用来确保特定系统,如销售订单处理、应付账款和工资应用系统等的完整性。企业信息化意味着企业的日常交易和活动都通过信息系统处理的,例如,在信息化环境中,交易授权可能是由计算机程序中的编码规则进行的。
(5)审计风险。信息系统成为审计对象是,只有将实际业务与系统紧密结合才能发现系统控制方面的缺陷,而要在简短的时间内发现全部缺陷是十分困难的。同时,系统控制方面的缺陷也可能成为某些舞弊的庇护伞和借口。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数据,同时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地将日常业务与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发现其漏洞和潜在风险。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审计期望越来越高,审计期望差距在扩大。在信息化条件下,人们对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审计对象却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识别,这就导致了审计风险的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信息化改变了审计环境。
参考文献
[1] 石磊.上海烟草内部审计信息化探索与实践2011: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
[2] 高红艳.浅谈信息化会计系统环境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3]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框架的建立[J].中国内部审计,2008,(10)
[4] 王家蓉.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审计方式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