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果
2013-06-08周昌满
周昌满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破除传统的教学方法,立足于课堂四十五分钟向课堂要效益,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几十年来的教学经历得出如下体会: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更需要高效紧凑的教学组织结构。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每一章节每一细节的教学构建都能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只有把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们才会开启心智、调动思维、激活潜质,教育教学的效果才会更显著。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结构 教学方法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新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研究的课题。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将自己的满腔热血贡献于国家和社会。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智力的年龄阶段,中学时期是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和各器官的成熟预示着他们将向成年人过渡,抓住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他们将来承担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研究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各种积极与消极因素有利于中学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 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是否具体、明确,直接影响学生们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大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知识系统与每一章节的内容,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让每一知识点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例如,在设计《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的教学时,本人首先列出本课的知识目标(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世界文化具有差异性;对待世界文化的差异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等),然后列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各国、各民族文化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再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定为:让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并能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此外,本人在教学中还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学生经过集体讨论后提出。
二 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只有在课前花大量时间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安排,才会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优、效率高。只要站在教育理论的前沿,广泛地收集材料,精心钻研教材、处理教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已经确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合理分配时间、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就会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时,本人以旅游为线索导入新课,将课堂教学结构分为三个旅游站点:第一站为“环游世界,了解文化”,第二站为“奏响和谐文化乐章”,第三站为“古乐新奏,促文化交流”。在每站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活动,有考察民族节日、考察国家的代表性建筑物、观民族舞蹈、看交往礼仪等。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所列事例力求新颖富时代特色。比如,在学生“赏古乐新奏”时,举了“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事例,让他们懂得面对开放的世界,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元素,通过文化创新融入世界文化的大花园中。这节课的最后本人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应如何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整堂课教学结构紧凑,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关系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培养的状况,所以,不断改进方法根据每节课的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教学,更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增强能力,增进师生情感。
本人在教学九年级思品课《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就运用了探究法、活动情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方法,通过探究法布置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思考提问;通过活动情感激励法设计了四个小活动,激起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小品表演法让学生展示由于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会不同。最后,让学生讨论角色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这堂课由于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已越来越显著,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应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以师生的融洽关系为保证,调动多种手段让课堂迸发一串串情感的火花,唱响一曲曲生命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