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功能 形成工作合力
2013-06-07
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社区里催生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精神,但社区的发展不可能自发无序地在居民中进行,必须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引领功能,依靠社区党组织积极组织和倡导,依靠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去营造和完善,推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建设。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党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全省把社区党建工作与居委会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两委”议事协调机制,以社区党建工作带动和引领社区居委会工作,保证社区居民自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理顺社区党组织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协商议事机制,在党组织领导下共同做好社区管理工作。适应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的要求,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搭建社区网络工作平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运用信息网络延伸管理触角,建立“网上党支部”、开通“网上工作室”、设置“网上留言板”,开展QQ访谈活动,征求党员群众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建立党工委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开发企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代表会议,共商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定期召开成员会议,面对面对话,解决问题,既确立了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又从根本上解决了业主与物业、开发商沟通难的问题。铁岭市推动党员网络之家建设,明确要求每个党支部建立一个党员QQ群,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党员网络之家博客或网站;每个基层党委建立一个党员网络之家博客,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党员网络之家网站;市委组织部和每个区(市、县)委组织部建立一个党员网络之家网站。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已建网站7个,党员QQ群1576个、博客832个。
整合区域资源,搭建因人制宜、务实管用的党员管理服务平台。党员是社区管理服务的骨干力量。全省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党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居民党员实行“直管”,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和社区“共管”,对下岗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和未就业大学毕业生中的党员实行“接管”,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入地与流出地“双管”,实现了党员作用发挥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临时向常态转变。营口市站前区推行“星级管理认证体系”,这项活动旨在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评选出十星社区党委、十星党支部、十星党员和十星文明户,每类下设“政治星”、“学习星”、“信念星”、“诚信星”等10项评比内容,符合一项得一颗星。“评星”过程必须经过“自我申报—审核确定—群众公议—民主评议”四步量化打分。如今,在站前区各个社区,家家都以挂上星级“红牌子”为荣耀,同创“星”、共争“星”,社区管理理顺了,居民生活和谐了。注重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全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原则,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有关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立足居住地发挥作用。目前,全省推行在职党员向居住地报到制度的社区有3312个,占总数的83.6%,参与党员477201人;推行在职党员社区反馈制度的社区有3185个,占总数的80.4%,广大在职党员在活动中既有义务、有责任,又有权利、有温暖,成为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各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创新的经验做法。沈阳市开展“四进四建”活动,即在职党员进社区,建立双向联动机制;在职党员进支部,建立双向管理机制;在职党员进楼院,建立双向监督机制;在职党员进责任区,建立双向服务机制。全市有181195名在职党员向居住地党组织报到,成立在职党员党支部1053个。盘锦市开展社区党建“四联建”活动,即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及驻街单位党组织联合创建和谐社区。在市、区 (县)两级分别成立“四联建”活动领导小组,街道、社区分别成立党建联席会、协调委员会,各街道社区和驻街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已累计为社区提供资金和物资达1500多万元。
发挥维稳作用,筑牢维护城市基层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全省各地普遍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走访、“两代表一委员”定点接访、党员分片包户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公布联系电话、发放便民服务卡、记“民情日记”等形式,“串百家门、问百家事、知百家情”,加强与群众的联系,与群众交朋友,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地进行交流,掌握真实情况,对影响稳定的隐患早发现、早排除,对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早化解、早处理,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成为保平安、促和谐的战斗堡垒。鞍山市立山区试点推行“N+7”管理模式,每个社区党组织下设N个网格党支部,在每个党支部内部配齐七种力量,包括从基层党员中选出的功能型党支部书记,以社区干部为主的区域管理员,以公共服务单位人员为主的区域助理员,以社区民警为主的区域警员,以“两代表一委员”为主的区域巡视员,以机关党员干部为主的区域督导员,以党员志愿者为主的民情代理员,这7种力量按照不同分工承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稳定、开展公共安全服务等职责,使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形成有机整体。大连市西岗区建立了“365”市民大楼,居民只要打个电话或在网站上反映问题,“365”市民大楼的信息化路径立马启动,接线员或网站管理员给予即时答复,窗口立即分拨,涉及部门及时解决,确保居民得到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公共管理服务。如今,这个大楼被称为“24小时不关门的市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