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发挥文广中心的文化阵地功能

2013-06-04黄灿伟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9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功能

黄灿伟

【摘 要】开展社会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乡镇文广中心的主要任务,乡镇文广中心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是我国基层群众工作网络的主体工程,是城乡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乡镇文广中心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对于让更多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至关重要。

【关键词】乡镇文广中心;群众文化;功能

1.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的重要现实意义

(1)乡镇文广中心是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是整体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系到文化事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乡镇文广中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面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积累经验;有利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2)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是大力繁荣和发展我国基层文化事业、巩固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乡镇文广中心是遍布我国城乡的基层文化单位,是促进我国基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的文化阵地。乡镇文广中心在基层文化工作中是联系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将极大地增强文化活力,促进基层文化工作者卓有成效地开展、促进基层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3)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是壮大我国群众文化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乡镇文广中心是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设施网络。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镇文广中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积极基础和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积极发展乡镇文广中心事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的路径选择

(1)文化活动是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的实践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政府的支持肯定。目前,乡镇文广中心事业发展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首先党和国家的高瞻远瞩,立足于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贯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并在几年的实践中,采取了加强文化馆事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特别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颁布和《文化馆管理办法(讨论稿)》的研究制定,在乡镇文广中心体制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定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广大群众的文化情操、社区文化的发展,农牧民群众的参与和民族文化的融会贯通,使得本地区的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对于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提出的“加大投入,改革体制,创就机会,改善服务”和“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事业的主体主导作用”的指导方针的贯彻执行,也为当地乡镇文广中心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宽了道路,极大地刺激了社会群众团体参与文化建设吸纳精神需求的热情。并且从另一个方面又为乡镇文广中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更为广阔的天地。纵观我国群众文化发展事业,不难看出,时代需求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培养造就了一支坚强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正是这样一支队伍,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两个文明的建设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挖掘出一个又一个代表民族精神的不朽佳作。

(2)文化活动是发挥乡镇文广中心主导功能的精神载体。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本质上都是为了塑造一种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塑造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其中包括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文化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其他事业相比,文化事业的自身建设不容乐观,乡镇文广中心在硬件、软件及人才诸方面都落后于博物馆、图书馆。群众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现状与当前西部开发的社会期望和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还没有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文化高低和文化产业都有许多工作等待着去做、去发掘。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转变工作观念和创新工作理念。不能只限于完成任务,墨守成规,而忽略了群众文化服务主体是群众的做法。应把目光延伸,重心下移,使乡镇文广中心真正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乐园与收益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使大众文化的活动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大众,真正实现工作由“抓重点”到“重点抓”的转变。全力以赴抓落实,以重点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艺术方针,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

3.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1)改革乡镇文广中心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逐渐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对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实行评聘分离。

(2)改进竞争激励机制。采取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业务岗位要确定资格认证制度,员工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定组织对员工的继续教育,新进职工必须经过至少3个月的试用期后,经过专业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岗。

(3)改革分配机制。乡镇文广中心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的基础上,要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可以采取档案工资和实际工资相分离、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相结合、个人收入与工作效绩和文化馆收效益相联系等多种分配方式。按照多劳多得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并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有条件的单位要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探索通过招募志愿者形式的义工制。对所有聘任人员试行人事代理制度。保障聘任人员的权利,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4.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乡镇文广中心服务水平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民主制度、服务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逐步规范档案、安全、卫生、考评、用工等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保障乡镇文广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

(2)逐步调整和改善乡镇文广中心内部运行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对公益性文化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事一聘制与文化项目招标制。有偿文化经营活动实行社会化管理。对能面向市场的经营性项目,逐步剥离出去,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期,群众文化也不例外。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办文化热中,乡镇文广中心不参与市场竞争,等于死路一条。目前,群众文化就像市场经济大海中的一条船,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抓住机遇,转变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李中萱.发挥文化馆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大众文艺(理论),2009,(2).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2IN1厨房漏斗
我有特异功能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群众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