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根桩法在建筑施工加固中的推广

2013-06-04王雪娜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9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建筑施工

王雪娜

【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树根桩也因此负荷小而分散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方面,它可以运用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尤其是对一些场地较窄、低矮的工程建设中,其优点最为显著,本文通过对树根桩方法进行论述,并且简要阐述了树根桩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并采取措施在建设施工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树根桩;施工工艺;建筑施工

1.树根桩的基本理论内涵

究其历史,树根桩起源于意大利,它与钻孔灌注技术的小直径特点相类似,通常来说,它的直径一般在150-200mm之间,其中最大的至今也不超过300mm。根据树根桩受力状况的不同,可以将其作为垂直桩亦或是斜桩,这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围护地基及基坑结构的作用,并能在侧面进行支护,以保护地下管线和周边较为密集的建筑物根基。树根桩主要是利用小型的钻孔机器按照其设计的直径要求,钻进设计要到达的深度,在放入钢筋笼,沿着该孔灌注水泥浆或混凝土,通过碎石骨料做成树根桩,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需要与要求,可以将树根桩做成垂直的或者是斜向的、也可做成单根的或是多根成束的等,这样可以提高树根桩的承载能力,以提高建筑的质量,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实施。

树根桩法的适用范围:树根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及人工填土等地基上既有建筑的修复和增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的穿越等加固工程。

根据国家规定,树根桩的施工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平面的树根桩位置的偏差可以允许在正负200mm左右,在设计要求下,垂直的树根桩与斜桩角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在钻孔是,可采用钻孔机器进行钻孔,期间可以用清水或者是水泥浆泼洒来达到护壁的效果;第二,在分布吊放的时候,,钢筋焊接的双面焊的直径不得小于5倍,而单面焊的钢筋直径不得小于10倍,灌注泥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应该直接插入到孔底,按照二次注入泥浆的需要,需在孔内插入两根管道,以缩短其吊放以及焊接的时间;第三,孔内注入泥浆之后,就应该填入细石等填料,在填料进行清洗时,投入的量不得小于计算中桩孔体积的0.9倍,在填灌过程中应该采用水泥浆进行灌注,以防止有冒浆或是穿孔现象的发生,在树根桩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缩颈和塌孔现象的发生。第四,将管道不出之后应该立即用碎石对其进行填充,并且在1-2/的范围内来补充注入泥浆。

2.树根桩施工技术要求

在当前大型建筑或者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要求有如下几点:根据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基坑的边缘距、地质条件等进行合理设计;选择适宜的支护技术,这是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措施,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既要保证基坑四周稳定,又要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因此,选择适宜的支护方法,避免对周围的道路、建筑物、地下管道等的危害和影响。

3.树根桩的基本施工工艺

3.1成孔

树根桩的成孔,一般是采用小型钻机钻孔,采用水或泥浆作为循环冷却钻头和除渣手段,同时循环水在钻进过程中,水和泥土搅拌混合在一起亦变成泥浆状。有时为了提高树根桩的承载力,多采用正循环方法,当遇到较硬土层时,换上水力扩孔钻头,以达到扩孔目的。在饱和软土层钻进时,经常遇到流砂层,钻进时,进尺速度要慢,依靠岩心管在流砂层表面磨动旋转,加上孔内泥浆,使其孔壁表面形成泥皮,以达到护孔目的。表土层松散时,用套管护孔,套管口一般高出地面10cm,钻至设计标高时,进行清孔,到溢出较清的水为止。

3.2清孔

成孔后对孔内泥浆转换,达到要求的一定比重泥浆水或基本达到溢出清水。在清孔过程中,可采用清水或是水泥浆,从而达到保护孔壁的作用。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需要清孔两次左右,用以提高其稳定性与安全性。

3.3钢筋笼的制作

钢筋笼根据设计荷载确定其含量钢量,每段钢筋笼的长度可以视现场条件和机具的吊放能力而定。一般每节长5~6m,钢筋笼的接头采用绑扎或焊接均可,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树根桩的直径均较小,故钢筋的混凝士保护层1.5~2.9cm,对于特殊要求另作处理。

3.4灌浆管的制作

灌浆管的制作,当考虑拔出时,接头处采用外缩节,使外管壁光滑,容易从砂浆中拔.出。为防止泥浆进入管内,需在管底口用黑胶布或聚乙烯胶布封住,在管底口以上1.0m范围做成花管形状,其孔眼直径0.8cm,纵向间距locm,竖向四排,灌浆管一般放在钢筋笼内,一起放到钻孔内。

3.5灌浆成孔

在钢筋笼和灌浆管沉入钻孔之后,压入水泥砂浆,灌浆管在灌注过程中,一般要埋入水泥浆中2~3m,以保证桩体的质量。灌浆后,立即投入碎石(5~25cm)用钢筋插捣,使骨料均匀分布于桩身。

3.6注浆

注入搅拌好并经筛选的浆液,浆液采用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4-0.5,配经为0.5:1.0:0.3(重量比水:水泥:砂)黄砂采用细砂,颗料均匀,最大粒径不超过0.5mm。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在第一次注浆初凝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工作压力1.5—2.0MPA,第二次为2.o~4.0MPA。

4.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护筒中心和桩中心的偏差不能超过5cm,埋深不能低于1m泥浆的比重最好控制在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过15cm,钢筋笼安放位置准确,钢筋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作业,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2米,速度适宜,避免堵管或钢筋笼上浮,同时桩头超灌1米。灌注桩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5.现场监测

经监测单位现场布置测点,定时观测建筑物沉降和根桩桩桩顶侧向位移,得出三点结论:树根桩基坑围护桩顶侧向位移各测点实测值在9~12mm,晒近建筑物沉降变形各测点测值在8~10rm。基坑围护稳定性良好,临近建筑物未出现明显裂缝,达到了预定的效果,树根桩顶位移量,临近建筑物降量,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完毕,变形量明显减少,尤其当基坑内浇筑了混凝士垫层和防汛墙承台后,沉降速度迅速减少,土体开始趋于.稳定状态,基坑开挖经过两次暴雨后,可见树桩间结合处局部有少量泥砂随流溢出,为安全起见,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垫层和防汛墙台和墙身,缩短基坑暴露时间,是减少地表沉降、保护临近建筑物安全的首要条件。

6.结束语

根据计算和测量的结果表明,树根桩可以当作围护地基和基坑的技术实行,因为地表的沉降小,桩顶位置的一定相对较小,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周边建筑物的变形以及沉降。在一定范围内,对工程的实地勘测、信息记录以及基坑的开挖和围护等是施工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树根桩在建筑中的特点较为显著,并且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建筑施工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