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上状元的起始官阶

2013-06-04整理/鲍华明

文史月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九品进士科举

整理/鲍华明

自隋朝创立科举制度起,各代状元在仕途上有着怎样的起点呢?

一、唐代状元的起始官阶

唐代是实行科举制度的早期,并未给状元以特殊的初始待遇。一般情况下,状元都与普通进士一样:不立即授职,只有再参加某种名目的“制科”考试(类如当今的公务员考试),如“贤良方正”、“博学鸿词”等等,合格了方可进入官场。要么,则到地方大僚手下去当幕宾,待4年(后来改为3年、两年)之后由他们推荐入朝,才算正式进入官场。这又必须有人看中并聘用。孔敏行是朝野钦慕的大隐士孔述睿之子,本人早年即颇有清誉,中了状元之后,先几乎闲呆了1年,才被岳鄂觀察使吕元膺聘用,并随吕元膺自岳鄂而东都而河东,多年之后被荐入朝,方授以右拾遗(从八品上)之职,这已经算越级提拔了。魏弘简夺魁于建中元年(780),又于贞元元年(785)考得“贤良方正”科第一,始得授太子校书(正九品下),这也越了一级。

《旧唐书·职官一》云:“诸秀才出身,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上下第,从九品上。明经出身,上上第,从八品下;上中第,从九品上。进士、明法出身,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状元属进士中的“甲第”,规定的起点官阶为“从九品上”。《新唐书·百官志》解释说:“文官九品,有正有从,自正四品以下有上、下,为三十等。”这就是说,好不容易熬到可以授职时,状元们规定的起点官阶为倒数第二阶。这比秀才上上第低6阶,比明经上上第也低3阶!普通进士更是得从最低官阶做起,显见得进士科的地位远远低于秀才(该科高宗永徽二年以后取消)、明经。

不仅如此,《新唐书·选举志》云:

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从五品及国公子,从八品下。凡品子任杂掌及王公以下亲事、帐内劳满而选者,七品以上子,从九品上叙……

天下之魁仅跟七品官之子的门荫官阶相同。可见状元实际上是很不被看重的。正如张国刚所云:“进士及第后,还只赚得一个做官的资格,算有了‘出身,只有再参加吏部试或制举才能释褐。这显然不是文人入仕的方便之门。而即使释褐试通过后,也只能获得一个八、九品的参军、县尉、助教之类卑官。如贞元八年登第的欧阳詹,‘五试于礼部,方售乡贡进士,四试于吏部,始授四门助教。而大名鼎鼎的韩愈,‘四举于礼部才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这样又把一大批士人拒之于仕门之外。”可见,进士,包括状元能够进入官场的始终只是一部分。

不仅如此,整个科举选士也并非主要的做官途径。玄宗开元初年法定的全国官员总数为18805人,而自开国初至此际95年间进士科加诸科总共才取士2085人。这些人即使有一半还活着,也只能占官员总数的5.54%(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这表明,进士出身者直到此际,在官僚队伍里所占比例依然极小,不可能形成气候。

二、五代状元的起始官阶

五代时间短,在科举考试方面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一切依照唐代的惯例,因此状元的低位也是不高的,进士(包括状元)一般都不立即授职,到授职时起点官阶很低--跟唐代一样,为从九品上。

相应的每次录取进士依然不多。中原5朝,录取进士最多的一次是天福十二年(947),25名;最少的是同光二年(924)、长兴二年(931)和显德二年(955),都只4名。47科平均每科取进士13.49人。南唐有取士数的17榜,最多30人,最少仅3人,平均5.47人。

这种进士(包括状元)不受重视的情形一直持续到宋初,进士科的选才作用仍未充分发挥。宋太祖朝共开15科,最少时取6人,最多时31人,15科共取190人,平均每科不足13人。这表明,进士出身者,从唐代到五代,直到此际,在官僚队伍里所占比例一直是极小的,还没能形成气候。

三、宋代状元的起始官阶

宋太宗起,殿试结果一公布,即以将作监丞(正八品上)或大理评事(正八品)作为状元的入仕起点,一般进士的入仕的官阶也相应提高。太平兴国二年(977),不仅录取了吕蒙正等109名进士,还录取了诸科200名,又将考过10举至15举的进士及诸科落榜者180余人都赐予出身,九经考生中7个不合格的“亦怜其老特赐同三传出身”而且“进士及九经皆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其余亦优等授官”。从此,凡科举得中立即授职成为定制,初始官阶也有大幅度提高,且进士科已居于明经之上。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姚晔榜,宣布名次当天,皇上特赐状元绿袍及靴、笏,并成为定制;大中祥符八年(1015)蔡齐榜,皇上又特令金吾使拨7个卫士给状元作随行,沿路传呼,以显其荣耀,从此亦成定制。

到此,状元的地位大大提高,以至《儒林公议》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状元及第者一般都只在地方大州当3年通判,待下科状元产生即调回朝中任职,并迅速提升。而且,给久考进士不中的考生也制定了颇为优惠的安抚政策:“下第进士,年四十以上六举经御试、八举经省试,五十以上四举经御试、五举经省试者,河北、河东、陕西特各减一举;元符以前到省,两举者不限年,一举年五十五以上者;诸道转运司、开封府悉以名闻,许直赴廷试。”科举取仕之路的大大拓宽,自然坚定了文士沿此路走下去的决心。

四、辽代状元的起点官阶

与北宋大体同时的辽代,虽然在努力向中原文化靠拢,但由于其统治民族的文化相对落后,他们也实行科举取士,却受唐五代的影响较大,并未及时吸收北宋一系列科举制度改革的成果。

综合《辽史》、《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续长编》、《续通鉴》、《续通考》、《辽本末》、《全辽诗话》、《辽史艺文志补正》等史籍的相关记载,自统和六年(988)至萧德妃德兴元年(1122),135年间共举行进士考试57次。前十几年几乎年年开考,每次录取多为2人,有两次竟仅取1人。自统和二十年(1002)始逐渐有所间隔,两年或3年一考,有时也隔四五年,最长一次隔6年。这是学习北宋的。同时也像北宋一样录取人数逐渐增加,每次多为四五十人,最多的一次为咸雍六年(1070)赵庭睦榜,取138人。有取士人数记载的54科共计2480人,平均每科59.93人。这对于整个辽代的官僚队伍来说,真是凤毛麟角。

可见,辽代对科举取仕并不重视,官员的补充主要不靠科举。其进士,包括状元是否立即授职及初始官阶未见明文记载。

五、金代状元的起点官阶

金代虽然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是金朝政府受宋代文化的影响较深,其科举也象宋代一樣受到特别的重视,正如《金史·选举一》所云:“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然仕于其国者,考其致身之所自,进士才十之二三耳!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其及第出身,视前代特重,而法亦密焉。”进士及诸科只要殿试合格都立即授职,而且也有安抚政策:“廷试五被黜,则赐之第,谓之恩例。又有特命及第者,谓之特恩。”状元一般授承德郎(正七品上,44级官阶的倒数第12阶),最高授过奉直大夫(从六品上;倒数第14阶),最低承务郎(从七品上;倒数第10阶)(见四库电子版《金史》《选举二》、《百官一》),明显超过了宋朝。相配套的是,金代每科取士往往数百人,最多的一次“承安二年至九百二十五人”(见四库电子版《金史·选举二》)。

状元初始授职在从七品上至从六品上之间波动,尚未形成定制,但是为后来各朝形成定制打下了基础。

六、元代状元的起点官阶

元代情况较为特殊。

一方面,整个科举制度被弄得奄奄一息——不仅开考次数少,每次录取的人数也少。据《元史·选举一》及《元史·百官志·选举附录》载,元代16次考试,都采取带民族歧视的“两榜制”,共取进士1139人,尚不及颇不重视科举的辽代的一半!而元代在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这说明元代官僚队伍的形成与补充根本不靠科举取士。

另一方面,元代毕竟在宋金之后,获中进士后还是立即授职的,且起点官阶进一步提高,两榜的状元一般都授承务郎(从六品)、翰林修撰,基本达到了金代状元初始官阶的上限。

七、明清状元的起点官阶

明清两朝,状元的待遇基本相同,所以一起说。两朝都是将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职专门留给新科状元担任。一点了状元,就成了十分清要的翰林官。而且,明、清还要让前3名(状元、榜眼、探花)跟少数有培养前途的进士一起当“庶吉士”,由国家派大员专门训练3 年,作为今后当宰相的苗子。

总的来看,状元的起始从唐代至宋初(618-976)一直在低位徘徊,自宋太宗起突然大幅度提高;与北宋同时的辽代变化不是很大,他们学的是唐代;但与南宋同的时的金朝状元的地位却较高,甚至超过了宋朝。

至元代,状元的初始官阶有进一步提高,但整个科举制的作用则大大为下降。

明清状元的初始官阶大体承元代之制,其前途则更为光明,而进士科乃至整个科举制又恢复到宋太宗以后的情形地位而略有下降(宋代118次考试,共取进士约42577人,平均每次约取361人,总数及平均数都大大超过明朝与清两朝朝。

猜你喜欢

九品进士科举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九品莲台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九品莲台
夜品高陶九品赠侄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