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河》杂志首批驻刊艺术家秦 岭 宣 言

2013-06-04本刊编辑部

延河 2013年1期
关键词:延河诗集诗歌

语言和艺术应该是担当的,应该以完全介入的甚至挑战的姿态应对这个时代。语言和艺术的担当是在时代现场即可实现的终极性担当。

剧烈变革的时代,没有身份和地点特征的时代,我们用语言,艺术和精神的个体创造力为其寻找、呈现和重构新的起点与根据地。

一个分裂的、碎片的时代,每一个碎片都睁着眼睛渴望实现更高觉醒的时代,从大地、星空,到物质的丛林、虚拟的空间,我们穿越这时代、这碎片,微笑、行走、呼唤甚至嚎叫,我们共同救赎。

在一个彻底的文体革命的时代、艺术革命的时代和语言革命的时代,让我们摒弃所有的傲慢与偏见、中心与边缘、迷茫与误解,回归文学、艺术之于人类精神的本真之义,以全新的立场与姿态,共建符合当下时代的精神之巢。

我们并不是无家可归的孩子。我们是未来的孩子,我们是时间的孩子。我们向左走,向右走,但我们必将向前走,我们永远在前方收获那唯一的梦想与坚持。

我们从容、宽容、包容直至宽恕。所有热爱文学与艺术,对精神抱有信念和希望的人,无论你是什么流派、什么主义、什么国藉,让我们在一切地方热情拥抱——以文学和艺术风范所执守的人类精神的历史正在翻开新的一页,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彼此的意愿和交流的深度。

一个需要安慰的时代,一个需要安顿的时代。第一流的艺术家要把历史中的一切以自我觉醒的方式带入自己的时代,与之共同觉醒。“驻刊艺术家”是一种全新的由作家、诗人、批评家、视觉艺术家跨界组合的新机制,我们将头戴“驻刊艺术家”这一桂冠,在这个全媒体时代与刊物共携手,彼此互为荣耀,在众声喧哗中迎接始于2013的另类意义的人类“新纪元”。

我们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上和方阵中,这一浪将由我们掀起,这一文学和艺术历史的潮头,我们将用艺术的痛觉来刺激这个梦魇般的物质主义时代的每一根神经。

马慧聪

1984年生于陕西神木,2003年加入陕西省作家作家协会。现为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西部青年网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下半月)执行主编。曾任《草原》(下半月)主编,出版诗集《渴望》、《守候》,主编《绿色文丛》、年度《陕西青年文学选》系列丛书等。荣获“2010年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2010年“草原文学奖”等。2012年与韩寒、郭敬明等共同入围“中国十大80后作家主编”并荣登榜首。

我主张的“绿色文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文学。它将文学与环保相结合,把文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与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这一严肃问题联合起来,以青春(人)为主体,以环境(自然)为基础,以家园(社会)为最终目的,从而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与统一的发展。这将是我毕生的文学追求。

田 原

诗人、文学博士。1965年生于河南漯河,90年代初赴日留学,现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任教。先后出版过《田原诗选》等五本诗集。在台湾、中国国内和美国获得过华文诗歌文学奖。2001年用日语创作的三首现代诗获日本第一届“留学生文学奖”。在日本出版有日语诗集《岸的诞生》和《石头的记忆》,后者获日本2010年度第60届“H氏诗歌大奖”。主编有日文版《谷川俊太郎诗选集》。在国内、新加坡、香港翻译出版有《谷川俊太郎诗选》《异邦人——井乔诗选》《春的临终——谷川俊太郎诗选》《天空——谷川俊太郎诗选》等。发表有中、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日语论文。编选有两册日文版《中国新生代诗人诗选》等。出版有日语文论集《谷川俊太郎论》等。

未来两年内,在翻译和研究日本现代诗的基础上,打算译一本《日本现代诗选》,如果时间允许,还想编译一本《日本当代青年诗选》,完成《日本战后诗歌史》的写作。当然,也希望能写出一本自己的诗集。

吉狄马加

彝族,著名诗人、作家、书法家。1961年生于四川大凉山。1982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青海省副省长,现任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并兼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中国诗歌学会顾问。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和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已在国内外出版诗集二十余种。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和国际文学组织机构的奖励,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组诗《自画像及其他》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诗歌奖最高奖;组诗《吉狄马加诗十二首》获中国四川省文学奖;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2006年5月22日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章和证书;2006年10月9日,保加利亚作家协会为表彰他在诗歌领域的杰出贡献,特别颁发证书。2012年5月获第20届柔刚诗歌(成就)荣誉奖。2007年创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担任该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席和“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主席。另外,其作品单行本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捷克文、塞尔维亚文、韩文、波兰文、德文等文字在十余国出版发行。曾多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和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国际活动。

未来一至两年拟创作《诗集》(续编)一部和有关彝人神话和文化精神的长诗一部。

孙 杰

1964年8月出生,陕西泾阳人。著名军旅摄影家,诗人、散文家,甘肃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代表作有摄影文学集《一边站岗,一边歌唱》《100个卓玛》《最后的金莲》,4次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一等奖;2003年获第十三届北方图书优秀奖;同年,被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授予“中国优秀摄影家”称号。

在摄影文学集《最后的金莲》之后,继续致力于民生、人文、历史及民俗类摄影文学的创作,以震撼人心的图片和苍劲优美的文字相组合,束集面世。

西风野渡

70年代初生于陕北,80年代开始写诗,90年代南下深圳闯荡,世纪初创办自己的公司。先后在《延安文学》《滇池》《延河》《中西诗歌》《诗歌现场》《赶路》《诗参考》《汉诗》等刊发表诗歌数百首。并入选《中国诗歌双年选》《十年诗选》《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等多个选本。

现居深圳,为理想而营商,为活命而写诗,为羞辱世界而自戕。

余 华

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

创作一直在做,不便于提前透露。

杨则纬

1986年12月出生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艺与文化传播专业硕士在读,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会员、陕西省第十届青联委员。2009年在鲁迅文学院第13期高研班学习;2011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青年作家英语高研班学习。2010年荣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

已出版长篇小说《春发生》和《末路荼蘼》;先后在《十月》《北京文学》《美文》《青年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多篇长、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躲在星巴克的猫》将于近期由凤凰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发表在2012年《十月•长篇小说》第3期的长篇小说《我只有北方和你》已与上海文汇出版社签订了单行本出版合同,将于近期出版发行;即将完成的长篇小说《最北》被中国作家出版社列为重点图书项目,也将于明年初出版发行。

我一生都在准备离开,但离不开写作。最近两年会大量阅读原版美文书籍,继续旅行,边走边看边想边写。

何言宏

1965年4月生,江苏淮阴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文艺评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著有《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坚持与抵抗》《介入的写作》《精神的证词》《知识人的精神事务》等。另有论文多篇。主编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传丛书”等。

近两、三年内,将自己近期要出版的一部新的论文集《知识人的精神事务》,将担任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12卷本巨著编辑出版;

将本人所主持承担的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和“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的子课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学制度”和“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的传媒发展”完成,任务艰巨;2013年,我在《星星》诗刊开了个专栏“台湾中青年诗人12家”,第1期关于台湾诗人陈黎的专题已经完成发稿,希望能将接下来的11期及时做好;做好其他方面的诗歌研究,拟先做好中国当代诗歌的史料搜集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同时,争取写一些诗歌方面的论文;在诗歌之外,保持对于其他文学门类的关注。

李 亮

生于陕西志丹,从2004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创作简历及作品发表情况如下:

《紫竹箫,红流苏》发表于2007年6期《十月》;《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发表于2007年11期《散文》;《火车向着秋天开去》发表于2011年1期《散文选刊》;《话说我写》《方位解》发表于《延安文学》2012年4期“朔方星空”专栏。

2013年至2015年间,在已创作完成的《布鞋,渐行渐远的高原之舟》《土窑洞,渐盲的高原之眼》基础上,继续完成以“正在消逝的陕北事物”为主题的系列散文创作,包括《农具,时间是你唯一的蛀虫》《杂什——韶华中的芬芳》等,出版个人散文集;同时完成陕北大地行走计划,搜集整理感受以民间美术为主的民间文化。

李 笠

诗人,翻译家。1961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1988年秋移居瑞典。1988至1992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瑞典现代文学。1989年出版用瑞典文写的诗集《水中的目光》,以后又出版《栖居地是你》(1999年)、《原》(2007年)等诗集,获2008年的“瑞典日报文学奖”和首届“时钟王国奖”等多种诗歌创作奖。翻译介绍了大量北欧诗歌,其中包括今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全集,以及《西川诗选》和《麦城诗选》等中国诗人的诗作。

近两年将出三本书,两部中文,一部瑞典文。第一部中文为诗集《漂泊与幽居》,此书将收入我1988至2012年的精选诗作,2013年春天出版。另一本中文是关于我回国后的感受,题目和形式都尚未定。第三部,瑞典文的那本,也是诗集,讲述我的父亲,我和我的孩子,2013年秋出版。此外我还会做一些诗歌翻译,把我拍了十多年的《特朗斯特罗姆的印象》记录片制作出来。

沈浩波

1976年出生,江苏泰兴人。1998年发表《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这篇文章后来成为引发1999年中国先锋诗界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大论争(盘峰论争)的重要导火索。199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并成为同年诗歌大论争中“民间立场”一方的中坚人物之一;2000年5月,被邀请成为广州出版社《中国新诗年鉴》编委;7月和一些朋友一同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写作《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2004年,出版诗集《心藏大恶》;同年,受邀到荷兰与比利时举办专场诗歌朗诵会;2010年,出版长诗《蝴蝶》。曾经获得2000年《作家》杂志诗歌奖;2008年御鼎诗歌奖;2010年《人民文学》诗歌奖;2011年中国首届桂冠诗集奖;2012年首届“新世纪诗典”金诗奖等。

我对未来两年的创作,有着格外的期待。但并没有特别具体的打算,诗歌总要一首一首的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首在哪里。如果一个诗人对诗有更高的要求的话,也许他一生创作的那些分行文字中,能真正被称为“诗”的并不多。我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竭力写出更多的“诗”。2013年,我会出版我的一本个人诗集:《命令我沉默》,这将是我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公开发行,公开流通的诗集。

张春喜

笔名秦人,1970年出生,陕西武功县人,中共党员,1991年由陕西六位著名作家贾平凹、路遥、杜鹏程、李若冰、胡采、白描联名推荐,作为陕西省第一个文学保送生,被吉林大学中文系破格免试录取,1995年大学毕业,200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煤化作家协会副会长,榆林学院兼职教授。获得第四届新加坡大专文学奖、“神华杯”第六届全国煤矿乌金奖等文学奖励30余次;曾在《上海师大学报》《河南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奖,作品被选入多个选集,主编图书4部。

近期将出版系列作品集,近三年中将完成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

张怀帆

1971年生于陕北志丹农村。1990年代开始写作,在国内三十余家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有诗歌、散文随笔集六部,作品入选多个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二十四届“青春诗会”,获过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孙犁散文奖。现居延安。

致力于构建自己的“诗歌小镇”——精神和诗文的“乌托邦”。继续创作“小镇三部曲”,近期完成诗集《小镇萤窗》、微博体随笔集《小镇微语》(寻求出版;第一部《小镇萤灯》已出版)。别无计划,率性而作,作品乃天赐,写着便自足。

张瑜娟

生于1973年11月,籍贯陕西。笔名知瑜。199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事文学及美术创作。2010年、2011年连续两届获中国散文作家论坛一等奖及散文最佳奖。2012年获冰心散文单篇奖。至今已完成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十余部、散文、随笔若干。已完成《五月》《星象》《红脸人》等系列作品。部分美术作品曾获中国美术专业类奖项,多部美术作品曾被海内外当代美术机构收藏,《秋林深》等系列山水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美术》。

艺术已不是古人通天通地状态时的艺术,格局早已生变,需要创建新的维度。无思想便顺应了消亡。怀念包豪斯创建的钢结构及粗砺的水泥,也许祛艺术的意义已然大于继续受控于艺术。将在这样的方向上探索语言和艺术的自我方式。

周庆荣

1963年生于江苏,现居北京。《大诗歌》主编,《诗刊》社理事,《星星》诗刊(下旬刊•散文诗)名誉主编,《诗潮》编委。“我们”散文诗群发起人、组织者之一。散文诗作品散见国内外各种诗歌刊物,出版散文诗集《爱是一棵月亮树》《风景般的岁月》《我们》《有理想的人》等多部。除此之外,还有几部译著在80年代出版。

2013年出版1本散文诗集,1部诗歌创作随笔集。今后2、3年内,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当代中国散文诗的创作与探索实践,让更多的读者和作者认识到散文诗的艺术魅力,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发展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欧阳昱

湖北黄州人。上海华东师大英澳文学硕士,武汉大学任教,1991年来澳,现为澳大利亚作协会员,墨尔本La Trobe大学澳洲文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英文系讲座教授(2005-2008)和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兼职教授(2005-2010),现为上海外贸学院“思源”学者讲座教授,讲授中英文学翻译。中英文双语作家、诗人、翻译家、《原乡》文学杂志主编。截至2012年,已出版中英文著译65种,中英文诗歌在世界各地数百种中英文杂志上发表,遍及英、美、加、澳、新、爱尔兰等国。曾数度获创作基金奖并两度入围新南威尔士总督文学奖。第四部英文诗集《异物》获悉尼2003年快书自费出版诗歌奖。英文诗歌代表作为Songs of the Last Chinese Poet(《最后一个中国诗人的歌》),译著共31部,代表作为《女太监》、《新的冲击》和《卡普里柯尼亚》。中文诗歌两次入选中国最佳诗歌选。英文诗歌自2004年以来,七次连续入选澳大利亚最佳诗歌选。英译当代中国诗歌(共三首)入选2012年澳大利亚最佳诗歌选。

目前正在写作中文长篇小说《柔埠》,英文翻译70后当代中国诗人的诗作,拟出本人多年英文翻译的多位当代中国诗人的诗集(暂名Best-loved Poetry from China),拟出本人诗集《诗言事》,且正在寻找出版社,出版已写好的两部英文长篇小说,还想写一部,已有想法,但无法透漏任何情况。

高 兴

诗人、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3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市。现为《世界文学》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蓝色东欧”丛书主编。曾以作家、翻译家、外交官和访问学者身份游历过欧美数十个国家。出版过《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专著和随笔集;主编过《伊凡·克里玛作品系列》(5卷)《水怎样开始演奏》《诗歌中的诗歌》《小说中的小说》等大型图书。主要译著有《凡高》《黛西·米勒》《雅克和他的主人》《可笑的爱》《安娜•布兰迪亚娜诗选》《我的初恋》《索雷斯库诗选》《梦幻宫殿》《托马斯·温茨洛瓦诗选》《托马斯•萨拉蒙诗选》《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等。

阅读、编辑、写作、翻译和出版构成了我的主要文学生活。未来两年,主要时间依然要花在阅读上。是那种随意的阅读,纯粹的阅读,甚至杂乱的阅读,没有目的,也没有计划。写作和翻译上,节奏会有所放慢,仅仅计划以“时光”为主题,写出一组系列诗歌和一组系列散文。倦于写作时,就做些文学翻译。我翻译的《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2012年初出版,几个月便售罄、再版。这让我感到欣慰和鼓舞。因此,打算接着翻译《托马斯·萨拉蒙诗选》《马林·索雷斯库诗选》和《尼基塔·斯特内斯库诗选》。主持“蓝色东欧”出版项目。第一辑(六本)已于2012年推出,受到读书界关注。未来两年,争取推出第二辑和第三辑(二十本左右)。

高 远

大学文化,生于1969年,陕西乾县人。2003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延河》《青年文学》《天津文学》《芳草》《四川文学》《星火》《福建文学》《广西文学》《当代人》《佛山文艺》《都市小说》《青海湖》《短篇小说》《特区文学》《北大荒文学》《小说精选》等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八十余万字。曾获第四届《青海湖》文学奖。现居陕西咸阳。

我留恋记忆深处的乡村,她宁静而又色彩斑斓。同时我也向往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都市,像生活在乡下的父老乡亲们一样。不过在我的憧憬中,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他们都是谦逊的,能静下心来倾听来自于对方的声音。我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旅行,从城市到乡村,再从乡村到城市。我乐于在这两者之间徘徊,因为我总是能找到一些令我怦然心动的人,这是我敲打键盘的全部动力和理由。

沃尔夫冈·顾彬(德国)

(Wolfgang Kubin),1945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教授、翻译家、作家、诗人、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1989年起主编介绍亚洲文化的杂志《东方向》及介绍中国人文科学的杂志《袖珍汉学》。他是德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作品和译著有《中国诗歌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鲁迅选集》六卷本等。由于在学术研究、翻译及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顾彬获得了众多的奖励与荣誉教授的头衔。其中包括:2003年10月31日“读者协会”颁发的文学奖,2007年8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以及“首届中坤国际诗歌翻译奖”。

敬文东

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出版专著《被委以重任的放言》、《失败的偶像》、《随贝格尔号出游》、《灵魂在下边》等。

两年内写诗歌批评、小说批评若干。另外写作关于童年、少年乡村生活的回忆随笔,或诗友、亲人的回忆随笔等。

黄 梵

原名黄帆,诗人、小说家,南理工艺文部文学教研室副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第十一诫》、《等待青春消失》,小说集《女校先生》,诗集《南京哀歌》等。部分诗歌、小说被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韩语、法语等国文字。2011年受邀访台,参加“两岸作家交流计划”。

我刚写完第三部长篇小说《古色》(花了四年),未来一两年正好是两部长篇小说之间休整期,我打算写一批短篇小说,来继续探索过去一直执意的写意小说、场景小说,因在汉语中,短篇小说的探索还很粗浅、狭窄、单一,值得在这个领域继续投入智力和精力。

曾 哲

1956年生于北京,早年从事诗歌创作,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在城市写作10年后,从1989年起独自一人走访了边境20多个少数民族,回京后全身心投入漂泊笔记、漂泊文学的写作实践。20多年来,其脚印遍布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云贵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并用稿费帮助西部修建了多所小学校。曾哲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吸明天》《身体里的西部》《峡谷囚徒》《部落、——玛纳斯和他的后人们》;中篇小说《草面人》《界碑》《墓约》;中短篇小说集《一年级二年级》《藏北草原,我的羊皮袄》《一米二米三》;散文集《西路无碑》《离别北京的天》《转场,帕米尔高原的消息》;纪实报告文学《徒步·加德满都到拉萨》《觉建筑》;诗集《远去的天》等20余部。

2013年上半年调整修改完成一部长篇小说《部落日》,内容是表现描写帕米尔高原上柯尔克孜族的民族英雄玛纳斯及他后人们千年的跨时空故事。下半年将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天珠·喜马拉雅》,内容是表现描写喜马拉雅山南藏族人、不丹人、尼泊尔人及北京人他们之间发生的生活故事和感悟。间隙争取再完成三个中篇小说。

傅 强

祖籍山西。1956年生于西安市城隍庙后街西仓巷。曾就读育新小学,西安煤矿机械厂子弟小学,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和西安市第十一中学。1974年进入西安美术工作团,学徒工,美工。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1981年在校期间做为组织策划者之一,在西安东大街基督教青年会举办了《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成为西安当代现代艺术的起始,颇具影响。1982年毕业回原单位就职。1984年组建西安文宝斋旅游购物中心,任副经理,经理,总经理。1996年组建西安大彩设计工程公司,任董事长。1997年至今在陕西富平县历时十多年,策划建立了富平陶艺村,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为国内,国际陶艺大师和艺术家们打造了一个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现任职务,职称:国际陶艺家学会(IAC)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室内建筑师,陕西工艺美术大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等院校的客座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版画,油画,金属雕塑,陶艺创作。环境艺术和建筑室内设计。1994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家—傅强画集》。2010年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傅强随笔—形影不离》。

潇 潇

诗人。现任影响力中国网副总编、《大诗歌》执行主编。1983年开始写诗,发表作品。1993年主编了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丛书《前朦胧诗全集》《朦胧诗全集》《后朦胧诗全集》《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全集》。2009年、2011年为两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执行主编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出版诗集有:《树下的女人与诗歌》《踮起脚尖的时间》

2008年其绘画作品参加了亚洲艺术基金会在中央美院举办的“中国当代诗人艺术展”;2011年参加了《文学报》举办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展”。2009年在四川与人策划、组织了《铭记5•12:这里是四川,这里是中国》大型诗歌朗诵会。1988年获首届“探索诗”奖。1999年长诗《另一个世界的悲歌》被评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之一。2006年获“中国第三代诗歌功德奖”。2008年获“汶川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奖”。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诗剧场•诗歌奖”。

首先在2013年上半年编辑修订完中国现代诗编年史丛书《前朦胧诗全集》《朦胧诗全集》《朦胧诗之后全集》,交出版社出版。在8月前还将执行主编一本《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参与编辑《诗国际》创刊号。下半年继续执行主编2013年卷诗歌年选《大诗歌》。同时争取创作一组有关大地震的诗歌。

猜你喜欢

延河诗集诗歌
诗歌不除外
诗集精选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行者的歌——读田斌诗集《潜行低吟》所想
“延河儿童关爱行”首捐仪式
截句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延河综合治理工程初期流域内水质影响程度研究
君儿的诗
《延河》中青年作家专号一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