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施工中建筑裂缝处理问题的探讨
2013-05-30李润娜
李润娜
【摘 要】在日常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裂缝的产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施工时,施工场地内外因素的影响,都能导致建筑出现裂缝现象。
【关键词】建筑裂缝处理;影响;方案计划;问题探讨
0.前言
建筑裂缝问题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影响比较少,却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定性保持。随着建筑工程的日益开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建筑裂缝的预防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1.建筑裂缝的类型与产生原因的分析
(1)沉降裂缝是建筑裂缝中的比较常见的形式,它产生于地基的不稳定性沉降,在此环节中,导致砖砌墙体表面出现裂缝。这种砖混结构裂缝对日常建筑物结构安全影响较小,但是从长远性来说,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我们需要提升对相关建筑裂缝的认识,以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
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由于横墙刚度较大,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所以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2)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则较少。原因分析: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弱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由于冻胀作用而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3)对于一般建筑来说,裂缝主要产生在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墙面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的呈龟裂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可不做处理,但开裂较深而形成裂缝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唯一的办法是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部分就象在墙面打了一块"补丁",很难恢复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围出现收缩裂缝,返工的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同时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发现,在不同建筑材料间极易出现规则的裂缝,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工程在框架与填充墙之间这种裂缝经常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新型建材的大力推广,许多新型建材层出不穷,如果对这些建材的特点把握不准,技术措施使用不当,那么这种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4)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相材料,在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情况较为复杂,综合因素较多。对于某种裂缝的出现,人们很难给予一个准确明晰的原因分析。
(5)墙体多次加固,最终将导致成为危房。其原因很明显.设计前不掌握地质情况,挖槽后对膨胀土又不做处理,且膨胀土义受雨水没湿,更易引起膨胀。虽经加固,但均着眼于_L部结构,未对地基进行任何处理,即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混凝土裂缝出现后,其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其宽窄、发展、深浅、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处于运动状态,我们称之为“不稳定裂缝”,其中有部分裂缝呈可逆状态,一般随热胀冷缩、荷载大小不断变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波动幅度逐渐衰减,最后趋于稳定或只在微小幅度内运动。
(6)地下降水的影响。由于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基坑内无水作业,因此施工中要采取连续降水措施,这势必造成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大大减少了周边建筑物的基础土层含水量。而旧城中多数建筑均为天然基础,承载能力差,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裂缝。这是导致旧城改造周边建筑裂缝的最主要的原因。
(7)由于建筑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影响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收缩徐变、塑性沉降、水化热、组份间的碱骨料反应以及所采用水泥的细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份的蒸发,轻者在构件表面出现麻面,重者会产生裂缝。此类裂缝一般都较短且较细,分布较均匀。由组份间的碱骨料反应引起的裂缝。由于水泥的碱液与活性骨料的硅酸盐化学反应后,会析出体积增大几倍的胶体,使混凝土胀裂,产生裂缝。此类裂缝的特点是裂缝中充满白色沉淀。
(8)基坑边距离建筑物太近。由于城中建筑物密集,开发时按红线划分后,相地块发时间不同,造成部分建筑物离基坑的距离太近,有些房屋离基坑的距离甚至在五米以内。而旧城改造项目很多受到施工场地限制,只能垂直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势必影响附近的建筑物。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很慢,因此在混凝土硬化初期,由于内部水泥水化放热,而积聚较多热量,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很大,有时可达40℃~50℃,形成温度梯度,导致混凝土内部热胀变形超过混凝土表面热胀变形,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遭开裂破坏。
2.建筑裂缝的处理措施
近年来建筑的砖混结构建筑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砖砌体裂缝,严重地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损害了结构的整体性,降低了使用寿命,在不断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无论是决定如何加强加固或者为今后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避免裂缝的产生,都是很有必要的。合理设置沉降,凡不同荷载高低层相差悬殊长度过大,平面形状复杂或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设沉降缝,可以减少和防止裂缝产生。
在宽大的窗口下,考虑设反拱或者通长配筋砌筑的方法来加强砌体的整体刚度,尽量少用或不用半砖,防止窗台下和承重垛垂直或八字形缝。为了消除边界约束而引起的温度引力,应在与边界约束的接触面设置滑动层,以消除嵌固,减少约束。尽量考虑基础埋置深度设在冻结线以下如果建筑物层次低或者地质因素受限,设计浅基础可在基础下设30-50cm,以减轻冻胀起缓冲作用。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考虑设带形硅基础,设基础梁和圈梁,保证材质和砂浆标号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结合调整不均匀沉。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泵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只要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预防混凝土裂缝,必须从设计、施工和原材料方面做好各项控制措施,才能确保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
3.对建筑裂缝进行处理的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检查钢筋是否绑扎牢固。为使配管和布料方便,应在浇注部位另设配管支架和操作脚手铺运,以防踩乱钢筋,对输送管道下面受泵冲击影响较大的部位,应用拉条等牵拉牢固,防止模板和钢筋变位。另外,输送管道下部的模板和钢筋,因不断受到泵和输送管的脉动冲击,使配管下面的钢筋和模板沿混凝土运输前进方向变位和移动,使初凝后的混凝土形成裂缝。
(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选用中热和低热的水泥品种是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的根本方法;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以降低水泥用量;掺加适量的外加剂或掺和料,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粉煤灰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从而降低水化热。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