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墨登场舞青春

2013-05-30

新民周刊 2013年32期
关键词:粉墨人才艺术

主持人:王悦阳(记者)

嘉 宾:马博敏 上海文教结合工程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范林元 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

孙颖迪 青年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

沈昳丽 上海昆剧团一级演员

(2007年“粉墨之星”)

陈妤颖 上海爱乐乐团首席竖琴演奏员

(2010年“粉墨之星”)

高红梅 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2013年“粉墨之星”)

粉墨佳年华,是一场青春的欢聚,艺术的盛宴。自2007年举办至今,已走过了6个年头,在这6年中,王珮瑜、何念、高博文、王清、杨婷娜、陈靓、舒悦、钱懿……从戏剧、戏曲到音乐舞蹈,各领域的青年人才,在这一块舞台、这一方天地大展才华。从立项申报到寻找资金,从剧目选择到人员安排……粉墨佳年华培养的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人才,更是全方位提高青年艺术家素质、修养、人脉的绝佳机会,也渐渐培养了一批青年观众。

他们,是未来上海艺术的希望。

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造

独家艺见:我曾亲身参加过几次粉墨佳年华的演出策划,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青年艺术家们的朝气与活力,他们在入围前,大多已是各个领域内的青年才俊,然而综合在一个大的平台上,展现的不光是自己的艺术,或多或少其实也代表了各自艺术领域的未来与希望。我就亲眼见证过他们为了专场的安排,煞费苦心,动足脑筋,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更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与观众的联系互动上下功夫,甚至小到道具、化妆、录像等细节,无不亲力亲为,力求奉上一场精彩的演出。由此可见,这样集中性的大规模展示,不仅有益于上海文艺的未来,也使得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在这方面,沈昳丽作为第一届“粉墨之星”,必然有着很多体会。

沈昳丽:我曾与袁国良一起参加过2007年的首届“粉墨佳年华”。当时的昆剧舞台上,生旦戏的剧目很多,旦角和老生的戏很少。我想“粉墨佳年华”选择我们的原因,可能是要出新求变吧。确实,我俩是第一次合作演出专场,选的剧目是《钗头凤》。

《钗头凤》这个戏,上世纪80年代华文漪和计镇华两位老师曾经演过。我们看了录像,重新匹配了一下。当时没有导演,演出时间又有限制,于是我们考虑对文本进行精简。我根据沈旷梳理的内容,对照录像进行选择,选取精华部分组成四十多分钟的小型戏,其中既有展示两人合作水平的,也有展示个人水平的。参加“粉墨佳年华”的体会是,这个平台能使我更多地尝试参与到创作这一领域中来——这个经验对我来说,是挺大的收获。《钗头凤》使我懂得,作为一个演员不仅要演好人物,还要做好整个演出,这就需要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认为“粉墨佳年华”给新人们创造的,就是这样一个既展示技艺、又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

目前上海昆剧团的人才梯队完备,年轻而有朝气,锻炼、创作、演出的激情高涨。特别是“传承”方面出现了以往少有的景象,也即传承的内容和创新的欲望在许多年轻演员身上起了“化学反应”。“粉墨佳年华”所展示的,不仅是传承为主的成果,更应是创作、创新的目标,为完成量的积累、质的提升之后的青年演员提供更进一步的阶梯。

独家艺见:据我所知,每年来申报“粉墨之星”的青年演员不在少数,评审专家在评估与选择对象时,有着怎样的标准?

孙颖迪:2010年,我以评审的身份加入了“粉墨佳年华”,当时颇感压力。其他的评委们都带着自己的想法过来,而我也有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讨论,达成一个共识,就是看看这些演员、这些项目究竟有没有独特之处、潜在的突破之处,并对其艺术价值和前途进行考量。

多年以来,“粉墨佳年华”为许多演艺新人创造了机会和平台,我觉得这个平台的生命力,就在于体现出青年演员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并帮助这些艺术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不希望他们的创造是一次性的,今天你来做一个明天我来做一个,这样是没有延续性的。“粉墨佳年华”要通过发掘、弘扬演员自身的特点和潜质,为他们获得持续上演机会作出努力,如不是这样,平台可能缺乏活力,演员的前途也就有埋没之虞。

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们必须更多地关心现代音乐。上海音乐学院有一帮学生十分可怜,他们是作曲系的。如果说演奏专业的学生还能参加一些国际比赛,有通过获奖来赢得曝光率的机会的话,那么作曲系的学生想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展示,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虽然目前中国有不少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作曲家,但对年青一代作曲家的重视和培养,还是不足,整个社会的关注度也比较小。年轻一代作曲家的沉默,不利于我们现代音乐的发展。

也许从可听性角度看,现代音乐距离普通百姓比较远,但正因为如此,我们千万不能放弃它。如果我们对现代音乐的创演置之不理,它就会越来越没落下去。我曾多次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一直表示非常愿意演奏青年作曲家的作品,特别是他们的现代音乐作品。在这方面,国家大剧院的有些举措值得借鉴,比如专门委约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并牵头请来国际上比较重要的乐团演奏,扩大其作品影响。

这些年来,虽然也有不少音乐人才参与“粉墨佳年华”,但我还不满足,因为我觉得仅仅停留在演奏家的层面,还是不够的。“粉墨佳年华”的寓意很好,粉墨登场,代表新的开始;“佳年华”(carnival)本就是一个狂欢的地方,可以让各种各样的东西参与进来,擦出火花。我建议“粉墨佳年华”今后可以作为一个委约方出现,征集一些现代音乐作品。因为作为一个艺术节庆来说,要想做大做强,同样需要有一批能够代表自己品牌内涵、文化追求的人才及其作品,不仅推演员,也推作品。我们应该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有一位外国友人问我:“你们现在有没有好的钢琴协奏曲?”我很难回答。因为从共和国建立至今,我們的钢琴作品就是《黄河》,小提琴作品就是《梁祝》,基本就是这些。作曲系学生的习作,基本上都止步于导师的批阅,考试过后这些作品就没有任何演出机会了。虽然现在北京、上海都有一些音乐节支持原创作品,但这些演出大部分局限于专业院校内的交流,我觉得这对推动现代音乐的发展和创作显然是不够的。欧洲的许多国家像芬兰、瑞典、挪威,长期注重现代音乐,政府也很支持。这是因为现代音乐的艺术观点往往比较超前,并不是放在市场上就能让人自然而然地接受的,这才需要强有力的人来引领它,需要政府来支持它。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乐团与本土音乐家的合作机会,我自己也受益很多。我们可不可以再进一步,促成更多的本土优秀作曲与国外乐团的合作,不仅要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有非常好的演奏人才,还要告诉他们我们还有非常了不起的作曲人才。

独家艺见:的确,如何创造出新的优秀作品,反映各自艺术领域的未来,同样值得青年艺术家们思考。

陈妤颖:作为当代的青年艺术家,已不能再仅以传承经典作品为满足,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作品的空白期,必须寻求突破。假如我们现在没有新的作品创作出来,那么一百年之后的青年人,演奏的还将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

允许失败和宽容失败是必需的。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当年首演,就是以失败告终的。当时的观众不接受这个新作品。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天鹅湖》终究是一部经典。

我在上海爱乐乐团一直从事新作品的承接工作,几个月前刚做了一个新作品的专场,接下来还要做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专场。听说很多人在第一次欣赏新作品的时候,经常感觉崩溃,因为许多新作并不是那么悦耳动听,但这并不代表作品的失败,而是具有前瞻性的可能,就像《天鹅湖》那样,现在可能无法接受,也许过了百年之后它就是经典。谭盾已是成名的大师,但现在还有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士依然不能认同他。而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谭盾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官性。我们需要像谭盾这样不断寻求突破的创作态度。

不仅需要展示,更需要宣传

独家艺见:今年新的一届“粉墨佳年华”,同样有不少优秀的艺术人才入围,其中既有国乐方面的艺术家汤晓风,也有昆曲青年演员罗晨雪,越剧青年演员齐春雷等。京剧演员高红梅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她与蓝天在前不久的青年京剧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趁热打铁,对于“佳年华”专场的安排,有着怎样的想法呢?

高红梅:我很荣幸成为这届“粉墨佳年华”的加盟者。虽然演出还没开始,但我已经感觉到这个活动对于青年演员来说的意义——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展现专业水平的机会,还对我们青年演员和传统文化作了专业的宣传。

这段时间,各路媒体都来与我联系,做了很多采访和节目。我觉得媒体的采访,并不限于专场演出的宣传,更是走入了我们青年演员的生活,这其中,肯定有主办方、院团和媒体的苦心。

“粉墨佳年华”这个品牌具有较强的时尚感,这是扩大宣传空间的必要条件,通过时尚感吸引观众和读者,能为更多的青年人喜欢戏曲、喜欢音乐创造条件。

独家艺见:作为评委与专家,马博敏老师参与了很多届“粉墨之星”的选拔,对于“粉墨佳年华”,有着怎样的感受与意见?

马博敏:如今的“粉墨佳年华”,已经调动了演艺界多个方面的积极性。但在它的起步阶段,由于工作定位、选拔层次未能马上得到明确,成效并不明显。之所以能够一届比一届做得好,我认为是这个品牌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的缘故——从单纯让各演艺院团推荐自己认为具有潜力的青年演员,到根据这个层面邀请专家进行选拔,“好中选优”;从顾及各个艺术门类、品种人才的平衡发展,到在兼顾的同时不降低艺术要求,“宁缺毋滥”……品牌经历了不断成长、渐趋成熟的过程。同时,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等各个主办方,都越来越注重鼓励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包括演员的积极性、领导的积极性,尤其是组织管理者的积极性。

我认为演艺品牌活动的策划工作非常重要,决定了这个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一些演员落选的原因,并不是演员不够优秀,而是组织者不够优秀,策划不够优秀,因而使整个活动出现遗憾。因此,注重基层的积极性,倾听他们的声音,采纳他们的建议,十分重要。

“粉墨佳年华”正在越办越好,正在越来越获得广大青年演员的关注、参与和认同。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粉墨佳年华”是年轻演员成名成家、至少是提高知名度的一个平台和通道。从历届入选的青年演员来看,应该说“粉墨佳年华”的眼光还是比较准的。

尽管戏曲如今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但与戏曲的辉煌时代相比,毕竟影响小了,社会关注少了。目前戏曲的生存状态确实不容乐观,剧目减少、人才减少的问题,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在武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上海戏曲的武戏曾是海派戏剧的一面旗帜,既有大量剧目又有大批人才,号称“半边天”。我认为,“文武兼备”正是中国京剧、昆曲的特色和理想,如今武戏失落速度很快,令人揪心。不是说没有学习武戏、热爱武戏的青年人才,但他們在学校里苦苦地练了多年的功,一到社会发现没有展示平台,没人前来问津,似乎是一文不值的了。我认为这个现象,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不公平,更是对整个事业的大损失。武戏搞不好,整个戏曲就塌了一半。我建议“粉墨佳年华”这个品牌,可以在得到更多支持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对武戏加以倡导和鼓励。

演艺品牌活动欲取得理想成果,还要注重宣传。“粉墨佳年华”办到现在,尽管在宣传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不断取得进展,但毕竟还不够。首先是“量”上,与通俗、流行、时尚的演出宣传声势相比,“粉墨佳年华”瞠乎其后,社会知名度远远不及。知名度不够,怎么能够做到深入人心?其中原因,既有我们宣传工作的理念、方法还须提高的问题,更有公共媒体对于社会责任意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意识还须加强的问题,也有我们青年演员如何表达的问题——你准备得怎么样?你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并如何扬长避短?比赛完了自我感觉如何?你今后打算怎么办?演员要学会面对媒体、面对公众说话。如果你的话要理论没理论、要实践没实践,干巴巴的没有料、没有艺术性和趣味性,那么谁要听你的呢?同时,对于媒体来说,文风的亲和、有力也十分重要,使读者爱听爱读。

除了宣传之外,还要注重评论。评论要有话语权,有权威性,但更要有殚精竭虑的勤奋、不断琢磨的韧劲、敢说真话的勇气——这一切,都需要对戏曲、演艺事业的热情。

“粉墨佳年华”要办得越来越好,关键在于上台演出的人才是不是能越来越好。因此从根本上说,要注重人才建设,注重艺术学校,因为它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一个艺术院团在某一段时期走入低谷,包括人才断层、创作乏力、市场不振等等问题,我认为都很正常;但如果一个艺术院校长期出现低谷,出现人才断层的问题,那就好比源头、上游没了水,那么中游、下游就出大事了。

上海的几大艺术门类都有极好的培养学生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但仍有不足,那就是缺乏提供学生实践用的剧场。小小的排练厅只能提供小戏的彩排,没有吊杆、没有副舞台,这对学生的提高是有影响的。

“粉墨佳年华”诞生在上海,上海艺术、文化的发展、交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逼迫我们要尽快地把这个品牌做到位、做得好,得到以青年演员为首的方方面面的认同和参与。这是上海整体文化建设的大课题。

独家艺见:不同于以往,本届佳年华首次由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主办,可以看出,无论从选材包装上还是宣传推广上,艺联做了很多有效而精彩的推动工作。对于一个较为优秀的演艺品牌项目来说,如何坚持立足本土,做大做强?

范林元:从青年演员申报的踊跃程度,可以看出他们对“粉墨佳年华”的重视程度和迫切愿望。这表明,“粉墨佳年华”的宗旨和运行方式,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我们致力于通过“粉墨佳年华”这个平台,让原已稍有成绩、小有名气的青年演员更有成绩、更有名气。“粉墨佳年华”从2007年启动迄今,共有40位演员展演了29个专场,他们是各个艺术门类中的佼佼者。如今大多数观众知道他们的名字,都是因为他们是“粉墨之星”,其中不少演员通过这个平台成为一级演员,有的甚至当上了院团的业务骨干和领导。这与他们在“粉墨佳年华”上取得的成就,有着巨大的关系。

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品位、提升质量、吸引大众,这是“粉墨佳年华”今后的主要课题。相信随着主办方的坚持,各方面的参与,这个品牌将会一年一年逐步提高,显示出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为此,我们正在尝试将专家机制从初评延伸至演出之前和演出以后,邀请业内专家对尚未进入平台的青年演员进行艺术分析,帮助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对已经进入平台的青年演员进行演艺评论,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专家的点评同时具有一定的宣传效应,因为专家评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就是权威,就是话语权,就是说服力。我们可以尝试利用大众对权威的关注,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粉墨佳年华”这样有厚度的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粉墨人才艺术
人才云
脚下掘进
粉墨
浓墨重彩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纸的艺术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Applying Narrative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Texts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