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还原革命的历史根脉
2013-05-30李克诚
李克诚
颁奖词:作为国内知名的中共党史研究者,杨奎松走的是一条实证研究的路线,揭示了被过于政治化的叙述方式所忽略的历史的偶然性、多线性乃至戏剧性。同时,他的研究也有助于人们了解到,今天政治和社会所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埋有过去历史的复杂根脉。
今天的一切是怎么来的?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无法解决哪些问题,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对于关心中国社会和中国命运的人来说,这样的问题时常萦绕心头、无法避开。历史学家杨奎松就是那个站在一旁、手握“显微镜”和“望远镜”,带我们重返历史现场,并试图答疑解惑的冷静的观察者。
他首先是想解答自己心头的疑问。出生于1953年的杨奎松与同龄人一样,在其青少年时代,正逢中国政治风云变幻最剧烈的一个时期。10年“文革”更是近乎打破一切秩序、传统和价值观,让人性中的弱点如被唤醒的饿狮般冲出牢笼。这一切,为何会发生?精神的苦闷与困惑,迫使那个时代很多知识人寻找答案。在杨奎松那里,就是诉诸对中共党史的研究。
中共党史是贯穿他研究生涯的一条主线,主题则聚焦于对当年那场革命的理解,包括《“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4本著作经修订后结集以《革命》为名出版)。
我们从小被输灌了太多的“历史”、不明就里的繁琐的细节、不容置疑的结论,我们被“填鸭”,一遍又一遍机械地背诵。但无论是在杨奎松诸多大部头著作中,还是在他的学术演讲乃至日常交流中,你都能从中获得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那种足以唤醒你沉睡已久的好奇的说法。
不仅如此,你会发现,历史并非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它不仅仅由死板的“知识”和事件堆砌,还充满着吊诡的故事和复杂的人性;它的发展也并非全由“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类逻辑以及所谓“历史必然性”所填充,而是充满着更多的偶然性、多线性乃至戏剧性。
与传统的党史学者偏爱宏大叙事、以论带史、观念先行、“眼睛向上”的风格不同,杨奎松走的是一条实证研究的路线,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历史中的“人”。他告诉记者,他甚至把他所研究的中国共产党也看作“人”的集合。是人就有其成长的过程,也难免幼稚过、犯过错,也都无法逃脱其身处时代、环境和条件的局限,摆脱不了种种利益和欲望的牵制。所以,客观地看待“人”,就要去“脸谱化”,既不美化也不丑化。
在他看来,传统中共党史研究(者)之所以容易受到轻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研究者往往会以自身或官方的强烈价值取向和政治目的左右史实的解读。多年来,他一直身体力行并呼吁,让中共党史研究回归“学术”和专业。
相对于中共党史专家这样的名头,杨奎松其实更认可“历史学者”这样更为中性的称谓。他说,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海外,都可以看到一些政治倾向鲜明的所谓历史研究文章。但历史学家并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家,他们首先要尽可能超越政治的、党派的、国家的、族裔的以及阶级的影响,把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党派、一个国家或民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放到150年乃至更长的历史“长时段”中来看待,厘清事情发生的真实经过和人与事之间存在的复杂逻辑联系。
与一些历史学者沉迷于自我的小天地和不食烟火的学术洁癖不同,杨奎松在做学问上保留着更多“经世致用”的色彩。他的研究选题虽关注的是过去的历史,却与现实往往存在着某些勾连。他也經常告诉学生,研究历史,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还须作批判性反思。他说,如果没有对现实的关怀,不了解今天政治和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埋有过去历史的复杂根脉,就无法在生活乱象中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无从使读者有所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