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早期英国工人阶级

2013-05-30赵川

南风窗 2013年19期
关键词:利物浦工厂英国

赵川

2009年7月第一次去曼切斯特城,是去参加一项艺术节活动。闲暇时在城市里逛,走过一排排今天尤显高大的老早的红砖房子。它们有着特别的气息。我渐渐意识到这些房子和街道,它们见证过这座城市曾作为主力参与并带动的那个重要历史段落。现在,那个时代已经走进昏沉历史,但世界早已在它全面而刻骨铭心的影响之中。无数的棉花、纱锭和布料,夹杂着煤炭、钢铁,吐出白气的崭新蒸汽机,最早开进来的火车,停在最早的火车站,忙碌着的最早的产业工人,最早的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描绘的“一无所有”的无产者, 以及,那时还在青壮年的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这些都曾在这几条街道和几排房子前出现。

后来,在曼城科学及工业博物馆的策展人亚当·达博给我的信里,他这样信手拈来地描述街道、房子和工业革命时代的曼切斯特。

“……国王大街有一段时间也是英格兰银行的所在地,这很能说明曼彻斯特当时所处的地位。它的位置在离大街顶端一半的地方,标志是一个蓝色的匾牌。顺着国王大街右边再往前走,有一条通道叫保罗莫尔,它通向昌塞利广场和布斯大街。在这边的角落,有一座建筑物,门楣上依然有‘格勒格兄弟公司的字样,那是格勒格兄弟纺织品工厂的总部。

“我还建议短时造访一下安可斯,特别是红山大街和罗西戴尔运河两岸周围的街道,就在大安可斯大街的那边,靠近皮卡迪尼。安可斯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区,从18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那个区的大街都是按照栅格式排列的。尽管最老的厂房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但其中有两家现在还保留着,那就是A & G Murray和McConnell & Kennedy,都是曼彻斯特最早的工厂。这个地区的一些街道名称都—与拥有纺织厂的家族有关,从中可看出他们的传承……

“市政厅是纺织业给曼彻斯特及其周边地区带来财富的象征,短暂访问这座大楼应该是可以的。你可以看看石柱上雕刻的棉花和棉桃,以及地板上的蜜蜂马赛克。在整个曼彻斯特,你都会注意到蜜蜂这个象征物—街头护栏就是一个例证—蜜蜂象征工业……”

在亚当的邮件里,曼切斯特的这些街道和房子边,工业革命曾是它的家常事。这座因纺织业兴起的城市,位于英国工业革命核心位置,也是与之相随的种种社会变化的现场。许多走过这些房子和街道的人中,据说一度有高达8万人,走向圣彼得广场并聚集起来。1819年8月16日,广场上发生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惨案”—当时人们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废除谷物法和取消禁止工人结社法。激进政治领袖H.亨特因此被捕,以谋叛罪被判刑。广场上的暴力镇压造成11人死亡,包括2名妇女,400余人受伤。在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变化的现场,人们因希望更多社会变革而惨遭镇压。

当年,曼切斯特因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品生产地而繁荣富庶。它的原料棉花,来自美洲的奴隶种植园,纺织成品随殖民和贸易流向世界各地。它因此最早被叫做“世界工厂”。如今,曼切斯特原来的重要产业全都垮掉了。那些工业移去了海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比如中国。

当年,曼切斯特因为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品生产地而繁荣富庶。它的原料棉花,来自美洲的奴隶种植园,纺织成品随殖民和贸易流向世界各地。它因此最早被叫做“世界工厂”。如今,曼切斯特原来的重要产业全都垮掉了。那些工业移去了海外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比如中国。

有不少人相信,中国也在经历一次工业革命。我们的工业(革命)史专家,相信哪天也能如数家珍地讲起,哪座城市、哪片工业或高新园区里的哪些技术、品牌和工厂 ,它们如何如何。但大家真的能无愧吗?只要有人挣到钱就行了吗?因为伴随了“世界工厂”生产力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生产模式,尽管它仍是今天世界经济和民生的重要基础之一,但从在英国西北部诞生之日起,就弊端丛生,恶名昭著。它的早期之恶,在恩格斯1845年写就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有详细描述。而中国能无愧地解释,我们是在一种怎样的基础之上,延续着“世界工厂”的历史?

棉纺厂里微缩的工人历史

2012年夏初,我前往英国。在曼切斯特,我穿过大大咧咧正为欧洲杯亢奋着的人群,去找那里的人民历史博物馆。

人民历史博物馆的展示相当出色。英国史学家E.P.汤普森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的很多文字描述,在那个博物馆里因插图、肖像、照片、实物和模型装置,变得具体、生动,甚至有某种现场感。一块展牌上写着:“秘密社团:在18和19世纪早期,有技能的男工组建社团以改善劳动条件。工会便是这些社团搞的。但这些社团是非法的,只能秘密聚会。所以,嘘!不要告诉任何人。”

第二天下午,我在科技博物馆看到1847年改造成的完全使用蒸气动力的织机,并等来了馆里的工业史专家亚当·达博先生。随后由他带了去曼城郊外的奎瑞班克,看一处老纺织厂。

亚当一路开着车,一边讲起当年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因为此前英国已有自己的工匠和私人经营传统,还有农业基础和国内市场。同时,英国拥有铁矿、煤矿等矿产资源,还出产麻和羊毛,水利条件也有利于用作动力或运输。大英帝国航海和殖民地的拓展,18世纪开始的银行业的发展,人口和需求的增加,都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18世纪中期,贵族势力逐渐增强,慢慢夺取了原本由农民自由耕种、收获的公共土地。无法以农为生的农民开始流向城市,在那里寻求活路。而碰巧那时廉价原材料的进口,城市的扩张,经济的膨胀,以及机器的发明,都同时发生着,这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在那之后,产业步入自行发展的轨道,同时促进了人口增长。19世纪上半叶人口呈几何倍数地增长,增长势头一直持续到20世纪。所有这些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造就了那些快速变化的时代。

早期的纺织作坊由水力带动,分散在农村。从1774年起,人们开始考虑使用蒸汽做动力。19世纪的头10年里,采用蒸汽动力的第二代纺织作坊开始逐渐移入城市。那里有便利的劳动力资源,和近在咫尺的燃料供应。至此,产业开始增长,曼切斯特也逐步成为纺织业中心。当时曼城的那个交易所,控制世界上80%的棉花交易。英国的棉产品90%是用于出口。这体现了英国西北棉纺织业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乡间的奎瑞班克老棉纺织厂 ,是座巨型城堡一样的老房子。这座工厂从1784年一直使用到1959年,都由乔治家族经营。并且一直到最后,它都是一座以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棉纺织厂 。它在1976年已改建成关于那段历史的工业博物馆。亚当曾在这里工作多年,所以十分熟悉情况。

那座巨大的厂房,经历了漫长的从逐步扩大到后来渐趋萎缩的过程。它的鼎盛期大约是在19世纪80年代前后,最多时有434人在里面工作。建筑内部分了很多层,从占了主要面积的各道纺织工序的工场车间和动力设备,到库房,到管理部门。今天,作为一座陈列馆,它试图从各个面向,展示那座工厂在旧时代里的生产方式和工作环境。各道工序的纺织设备,水动力和稍晚加入的蒸汽动力,都小部分开启着,有人操作并可回答提问。我跟了亚当穿过一条条低矮过道,走进包裹在那座大房子里的各种生产劳动场所,想象那时巨大的机器声响,浑浊难闻的空气,以及生产压力下劳动者的忙碌脚步。

这种早期的工厂很多分散在农业地区。奎瑞班克棉纺织厂的工人部分来自周边及邻近地区,也有来自较远的教区。在当时的英国,各地教区有义务照看教区内的穷人。比如有些教区和工厂达成协议,将自己那里的孤儿或者贫苦孩子送到工厂做5至7年的学徒,以解决生计和教育问题。1837年 “学徒法”设立后,基本禁止了学徒工的招收。这迫使雇主不得不提高雇工待遇。

我们的工业(革命)史专家,相信哪天也能如数家珍地讲起,哪座城市、哪片工业或高新园区里的哪些技术、品牌和工厂,它们如何如何。但大家真的能无愧吗?只要有人挣到钱就行了吗?

从1789到1837年法令废除学徒制之间,这家工厂最多时有近100名学徒工,居住在专门的学徒宿舍里。这个专门安置学徒的地方,外面有菜地,里面是学校,顶楼是宿舍。学徒从7岁开始,14至16岁之后就搬到成年工人居住的村子里住,然后成立自己的家庭,养育孩子。那时工人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会在工厂里帮活。妻儿老小,甚至整个家庭里的3代人,都可能会在工厂里工作,那时没有退休制,只有老到干不动了。

乔治家族不同于其他工厂主,奎瑞班克棉纺织厂只开一班。但在1847年前,那一班长达13个小时。另外,这些工厂都有些维护管理秩序的手段,打骂是常事,还有在耳朵上挂重物、罚钱或加班等。纺织厂的工作压力大,劳动的重复性很高,加之噪音、灰尘、气味、闷热,工伤事故发生频繁。到19世纪,大量的工人示威和运动,从破坏机器,到宪章运动,推动着工人权利的发展。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法规,以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保护妇女和儿童。有记载,乔治家族在1835年到1836年间,因违反工厂条例,被罚了12次之多。到19世纪中期,熟练工工会已逐步被承认,到19世纪70年代则取得了合法的政治地位。

离开工厂,亚当带我去看当年的学徒宿舍,及比邻工人们住的村子。前尘往事在眼前和脚下的黄昏细雨里,沉寂,湿漉漉,有一点泥泞。

马恩在恰尚姆图书馆

一天早上,来到曼切斯特的厄威尔河边,走进恰尚姆音乐学院古旧的石头门洞,我到了恰尚姆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始于18世纪中期,是英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在这个像哈里·波特魔法屋一样的地方,我见到了馆长迈克尔·鲍威尔先生。他从深深的一排排锁起的书架中走来,手上拿了一大串钥匙。他说你从中国来,我给你看马克思当年在这里读过的书。他打开一个柜子,捧出一堆书。

恩格斯1842年被父亲派来曼切斯特一家父亲拥有的纺织厂工作,据说是为了消除他头脑中的激进想法。几年后,他根据亲身的观察和相关资料,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在莱比锡出版。同年夏天,马克思从德国来到曼切斯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恰尚姆图书馆里阅读,推进他们的研究工作。那些书基本上是18或19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史学著作。鲍威尔馆长说,这大致也开始了马克思从黑格尔、从哲学向经济学的转向。我问馆长,是否因为曼切斯特是劳工阶级的重镇,这吸引来了马克思。鲍威尔馆长十分有把握地说,不是,我肯定马克思是为这些书来的。他解释说,当时除了大英博物馆,这里是当时仅有的拥有这些经济和政治类图书的免费图书馆。

我跟了馆长走进里边一个小阅览室。在一处有一张大桌子和两排长椅的窗洞前,他将那些书全都留给了我。后才知道,这原来是马恩当年读书的位置。那些书中包括一本《穷人的状况》,是关于11世纪以降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记载着不同时期的工资等等。在人民历史博物馆,我记下些简明介绍早期社会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文字:“社会主义意味了每个人拥有所有的东西。两个生活在英国的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了这个想法。社会主义思想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成长,1900年一些社会主义团体帮助组成了新劳工党。”“社会主义是生产、分配和交换的集体所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根据在曼切斯特开展的研究,发展出了这一理论。马克思主义影响了19世纪80年代以后的劳工阶级政治……”

利物浦:他缅怀他的时代

离开曼切斯特,我来到利物浦,在老码头边住下。走在铺得整齐,管理得干干净净的码头上,想要想象点什么,缅怀点什么。但那是什么?工业革命的种子和果实,早已从这里启航,冲向全球。别处都被搅动得旧梦难续,忙碌起来,而这里却休闲了。现在默西河边的阿尔伯特码头成了观光景点。在曼切斯特,现在最让外人感兴趣的是它的足球产业。而在利物浦,尽管市中心许多维多利亚时代老房子挤作一堆,带了狄更斯小说中场景的味道,但更多人跑来是缅怀披头士乐队。

我在旅馆房间里,见到来赴约的利物浦地方史专家科林·迪瑙特。他讲工业革命在利物浦的源起,非常不同于曼切斯特,主要不是工业,而是码头文化。这种不稳定的传统,深深影响了那里的激进主义传统。后来谈到工会,科林更兴趣盎然。

他讲利物浦有很多社会运动例子。比如20世纪70年代早期,持续长达两年的大型建筑工地罢工,也有很多罢工是出现在汽车生产线上。但到七八十年代撒切尔夫人的政策,是哪里的劳动力便宜,便把工业移到哪里。人们不得不沿用一直以来的罢工办法,设法保护自己的工作机会。在利物浦,这种努力贯穿整个20世纪70年代。工人们在不断流失的工作岗位面前联合,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另外,港口的集装箱化,对于码头工人是一大问题。纷争大约从6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90年代中期由利物浦码头工人引发的一次劳工争端,牵动国际劳工运动,规模庞大。但这大概也是利物浦工运的最后一击。英国工人阶级的衰落,其实是以1984至1985年的矿工罢工失败为标志。矿工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工会政治的标杆,被认为是英国工人阶级的代表。

我原先只以为和科林的话题,会集中在利物浦与工业革命的关系上,但科林却激情四溢,为利物浦的工会传统而自豪。原来他上世纪80年代一直参与利物浦的政治活动,是地方政府公务员国家工会中的一个委员会的主席,职责是帮助基层工会的日常事务。在他看来,矿工的失败,意味着在英国任何工人都可以被打败了。他说这个结果对整个工人阶级影响巨大……“都结束了,我们没希望。”他说。

他缅怀他的时代,说那是尚能为工人提供一定保障和成长空间的时代。但现在,他儿子上过大学,却没有养老金,社会提供的保障和科林28岁就能自己负担买房子相比,差得很远。他觉得这也许是前些年英国出现街头暴动的原因。因为那么多年轻人,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猜你喜欢

利物浦工厂英国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利物浦风情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