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
2013-05-30
201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
201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已经发布,其中GDP增幅低于预期,而社会融资规模则大幅增长,两个数据出现了异常的背离。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而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8%即2.27万亿元,同时,人民币贷款占比却锐减18.6%,信托贷款占比则猛增8.8%。
企业债券和信托贷款增长明显,显示了由于地方项目加快上马,融资平台正在通过多渠道寻找资金,尤其靠基建拉动的稳增长仍存在很大的资金需求。但另一方面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低迷,则反映了作为实体经济的企业运行压力较大。这从一个重要侧面说明了我国货币金融信贷体系(虚拟经济体系)和实体经济体系正在继续背离,信用资源无法流入实体经济。
点评:
各项总量货币金融指标高速增长,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却越来越难,越来越贵。钱都到哪去了?新增信贷都贷到哪里了?金融货币表面看起来再繁荣,若接不上实体经济的地气,谈不上真正的经济复苏。而地方政府拼命发债产生的金融风险,未来总要有人埋单。中国经济要恢复活力,不能仅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推动深层制度改革才是摆脱危机之道。
热议IPO重启时间表
自从郭树清离开证监会后,有关IPO重启的小道消息就一直没有断过。此前,坊间对IPO重启的时间表有三个版本传言:6月底、4月份,还有3月底,每个版本都仿佛理据充分,让市场无所适从。这直接导致了一段时间里市场资金不敢大举入市,股指摇摇晃晃,非常纠结。而如今3月已经结束,4月也过去了大半,看来还是官方说法比较靠谱:“IPO重启须待在审企业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全部整体完成之后”,其中自查阶段已在3月31日前完成,第二阶段的抽查则须持续到6月。
而日前新华社连发5文聚焦IPO重启,则大有给市场打“预防针”之感。这背后恰恰反映了市场对IPO重启的种种忧心。毕竟有财经界人士认为,停发新股有助股市走出长期低迷。其至少可在创业板全流通到来之际,减少一些股市供给压力;同时,停发阶段也有利于对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进行彻底改革。而如今新股发行的种种弊病未有杜绝迹象即行重启IPO,可能让上述期待通通落空。更有甚者,之前有传言因为见到铁腕的郭树清离去,一些条件不过硬,本已被财务核查吓退的企业,又重燃起了观望态度,更令人担心“放虎归山”。
点评:
4月19日两市放量大涨,有分析人士认为背后深层原因是为IPO重启制造市场氛围。但无论市场或是舆论造势,都无法掩盖即将面临的问题:新股“堰塞湖”如何疏导,发审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如何走出“开开停停”的怪圈?
中央部门晒“三公”
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18日大幕开启。以往在7月份才跟随部门决算面世的“三公”经费预算今年首度和部门预算同步公开,80多家中央部委在各自网站上晒了“三公”。总体而言,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比去年实际花销减少了1.2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0.29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0.33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0.64亿元。
预算减少固然体现出中国政府削减开支、“过紧日子”的思路。而相较之下,民众更关注的,则是预算公布的质量和细节。虽然从2011年起,国务院就要求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向社会公开,但中央部门晒出的“三公”经费一直被民众指责为“语焉不详,蒙混过关”。比如,预算数据根据支出功能和性质的不同,最多分为“类、款、项、目”四层次,财政收入账本已细化到“目”,但预算公开的细化程度却大多连“项”都未达到。针对这一情况,今年的预算公开时间不仅提前,公开形式上也出现更多图表、文字说明和名词解释等,方便公众对比了解情况。一些部门还详细说明了“三公”经费支出相关的车辆购置数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和公务接待人数等情况。总体而言,可以说是更加细化、有助于监督,减少政府花钱的随意性,提高花钱绩效。
点评:
决定国家的“钱袋子”该如何花的《预算法》自1997年就开始酝酿修订,在预算究竟该公开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纠结了16年,至今无果。预算公开只是第一步,要达到真正的预算透明,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