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2013-05-30杨海珍
杨海珍
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搞好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的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因此对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各自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差异,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加以运用,这对于促进我国电大教育和高职教育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同时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健康的人格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为辽宁省(营口、鞍山、锦州、葫芦岛、朝阳、本溪、辽阳等地)电大学生296人和高职学生453人。电大学生在19-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02±5.22岁;高职学生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岁。
2.测试工具与方法:采用华东师大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问卷(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统一运用指导语进行测试,使用计算机光标阅读方式采集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16PF人格的比较
从表1看出,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在乐群性、世故性、忧虑性、忧虑性、紧张性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电大学生较之高职学生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分值略高,说明电大学生更善于抽象思维,独立积极乐观,做事有恒负责,冒险敢为,自律严谨;而在敏感性﹑幻想性方面分值略高,则表明电大学生较高职学生更敏感,缺少信任,狂放任性。
(二)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SCL-90)的比较[2]
从表2看出,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无差异。其中,在精神病性和其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化和恐怖方面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由于电大学生比高职学生分值高,说明电大学生较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倾向性大些;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小些。在某种程度上,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高职学生的好。尽而说明电大学生比高职学生更容易出现躯体感不适(如头疼﹑背痛等)﹑恐怖﹑睡眠及饮食不振等现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讨论
(一)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16PF人格的比较
表1 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16PF人格的比较
表2 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SCL-90)的比较
差异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地理环境方面。首先电大教育较高职教育更注重知识技能层面,所以电大学生更善于抽象思维﹑做事更有恒负责﹑自律严谨;而高职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更容易形成现实、合乎成规的性格特点;其次电大学生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分部地区较为广泛,所以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冒险敢为的性格特征;而高职学生分布的地区则较为封闭,所以理智、注重现实的性格特征。
(二)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SCL-90)的比较
差异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基础知识、外界压力和人际交往方面。首先电大学生较之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吃力;其次电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有岗位有家庭的,时间相对高职学生不充裕,三者都要兼顾必然造成的学习压力就大;再次刚入社会大学,同学之间年龄跨度大,人际关系也存在一定问题。
四、建议
(一)利用人格和地域性差异的特点
我国区域辽阔,应根据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差异[3],实施人格完善和心理的教育。首先,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地域性广泛开设多门类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为学生多提供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机会,为他们将来顺利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培养了学生的健全完美的人格。
(二)打破常规合理优化教育模式
由于电大的教育模式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训练,而高职的教育模式则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这两种院校的学生有着各自的性格特征,在许多方面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甚至是极其显著的差异。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合理改变电大及高职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它们在教育模式上互相借鉴综合,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进行解压和人际交往的指导
在电视大学和高职学院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知识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并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解压训练——教会学生自我解压的方法,消除心理障碍;以《建立良好人际交往》为主题——开展系列心理专题讲座,并结合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指导,以便提高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完美的人格。
五、结论
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人格特征比较存在很大差异,差异表现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
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总体上无差异;但在个体上有差异,差异表现在精神病性、其他、躯体化、恐怖方面。
立足对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身上存在的人格弱点,而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实践当中,要充分运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提高电大学生和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健全完美的人格;与此同时为他们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尽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敢于拼搏,勇于超越自我,成为真正的适应未来社会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2]王海民.刘学敏.时红聚.军校国防生和本科学员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05):575-577.
[3]王洪昌,等.分析朝阳市电大学员的人格特征 提高学习机制改善教育措施[J].科学教育家,2008(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