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构图与印象派绘画构图的变革
2013-05-30王志明
文‖王志明
传统绘画构图与印象派绘画构图的变革
文‖王志明
本文从绘画形式反映特定创作观念的角度,通过对多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分析,探讨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绘画所形成的充分表达主题的构图传统,以及印象派绘画通过寻求构图形式的随机性,对这一传统所形成的突破;并以比较的方法,研究印象派绘画构图与传统绘画构图的主要异同,从而揭示印象派绘画构图所体现的现代艺术观念及其对现代绘画产生的重要意义。构图;印象派;理想化;随机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派艺术产生以前的西方主流绘画虽然面貌不同,风格各异,但一直承传着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完美再现现实美和表现深刻主题的传统,所以现代绘画界一般都将其看作传统绘画,使其与注重形式探索的现代绘画相区别。美术史上一般不把印象主义画派看作是现代派绘画,但无论从其对传统的对立的激烈程度来看,还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范围来看,都应当将其划规到大的现代绘画的范围里。尤其是印象派绘画构图形式中所体现的一些艺术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艺术有相一致之处,是最早冲破传统艺术藩篱的超越时代的创新实践。
一、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绘画构图
绘画从原始时代的壁画,经过长期发展,不断丰富和成熟,从最原始的松散随意的构图形式,相继发展出了像彩陶、青铜器等工艺器皿上的纯装饰构图,像埃及壁画、汉画像石刻以及宗教壁画、玻璃窗画等装饰与表现相结合的构图,从中逐步形成了对称、平衡、饱满、丰富等基本的构图原则。而这些都是在一些装饰性艺术中形成的基本的形式审美意识。
一般而论,中国到魏晋时期、欧洲到更晚的文艺复兴时期,才相继产生了相对独立的绘画形式,随即产生了比较成熟、完美,又丰富多样的绘画构图。中国画始终与书法保持密切关系,重视主观因素,在画面上寻求围绕意象表现的“经营位置”。而欧洲绘画虽然成熟较晚,但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更多地受到科学思想的影响,更重视现实中的美的把握,在绘画构图中溶入了科学的透视法,寻求二维平面中的三维表现,并更重视绘画主题的完美表现,因而创造出了理想化的构图模式,并在欧洲绘画中形成传统。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都是在构图的理想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
图1 《圣安娜与圣母子和羊》 [意]达·芬奇
图2 《基督变容及其草图》 [意]拉斐尔
图3 《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佛兰德斯]鲁本斯
达·芬奇是最有代表性的文艺复兴大师,他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在艺术、力学、解剖学及很多科学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由于他将科学思维引入艺术,对绘画构图及人物造型研究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如在构图中,特别善于运用稳定、饱满的三角形结构,使画面形象之间产生力学中三角形般的稳固关系。如《圣安娜与圣母子和羊》(图1)这幅名作,大师就别出心裁地将圣安娜与圣母子和羊三个人物加一只羊组合在一个三角形框架中,既新颖生动、形象鲜明,又形成一个完整、坚实的结构。后人在人物、静物绘画中常用的三角形构图可以说就是出自达·芬奇的这种创造。
稳定是绘画构图的第一法则。中世纪的宗教画像中,虽没有刻意追求画面的稳定,但出于对神的崇敬,神的像一定要安排在画面的正中部位,这自然就形成了端正稳定的构图结构,即所谓“偶像式”构图。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也有“偶像式”构图特征。其结构是对称的,非常平稳,但与一般宗教画不同的是,大师在构图上做了很多精妙的安排,他用透视线引导观者视线到画面正中耶稣的形象上,还巧妙地运用耶稣后面的窗户衬托耶稣的形象,取代了一般宗教画用头顶光环突出耶稣和圣人的方法。既有力地突出了耶稣的形象,又很好地把神灵与现实联系起来。另外,画面中分列耶稣两旁的十二门徒错落有致地形成起伏线结构,在平稳的构图中,这种起伏线结构有效地丰富、活跃了画面,很好地表现出画中人物情感的波澜,也反衬了端庄平静的耶稣形象。
文艺复兴大师乔托和弗朗西斯卡等也都非常讲究构图的平衡与稳定,以及画面造型的坚实严谨,在创造出具有理想化特点的构图类型的同时,也形成一种追求构成性的风格倾向,对后世有显著影响。17世纪的维米尔、18世纪的达维特以及19世纪的安格尔、米勒、塞尚等都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这种风格传统,而20世纪的一些追求平面构成的绘画更是将这种构成原则演绎到极致。
在构图稳定和突出主题结合方面,大师的绘画与宗教画也有一致性。达·芬奇强调画面要单纯,使主题鲜明突出。他曾指出:“在历史画中,千万不要在人物和背景上加繁琐的装饰,从而混乱了人物的形象和姿态,或者背景的本质特征。”显然,大师强调的单纯性是包含了绘画的装饰功能和主题表现功能的,是以对绘画形式充分研究为基础,从更高的层次提出了绘画形式表现主题的要求。不是一味追求画面的装饰性、丰富性,也不是一般的偶像崇拜,而是从艺术层面探讨绘画手段对主题的表现,真正使充分表现主题成为绘画构图中的最为重要的原则。
与达·芬奇同样著名的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的构图也非常讲究构图的稳定和主题的表现,而在主题的表现方面体现出显著的女性化的柔和与优美。如代表作之一《椅中圣母》一画,不仅画中圣母子形象刻画非常优美,而且其S形结构的运用堪称经典。他的另一幅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在同样优美的造型中隐含十字形结构,既与所表现的宗教教义相吻合,又使构图形式有一个稳定的框架,而左右两边人物服饰外形的刻意变化,使画面避免了十字形对称结构所容易产生的呆板,也使这幅画成为对称中求变化的典范之作。
图4 《自由领导人民》 [法]德拉克洛瓦
拉斐尔在构图方面所下的功夫最明显地体现在他的《基督变容》一画及其草图(图2)中。这幅画巧妙地将几组人物组合在三个圆形框架中,三个圆形下大上小,沿统一轴线上下串连,很自然地产生向上升腾的感觉,很好地表达了基督复活升天的主题。而草图中的圆圈、轴线等辅助线条则清楚地证明了作者的这种构思。
有的画家更善于表现富有活力和激情的主题,而出于这类主题表现的需要,构图结构就要更加灵活多变一些。如另一位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与上述大师相比更讲究动感与力量的表现,形成了另一种风格倾向。如著名的壁画《最后的审判》的构图中有一种椭圆形的涡旋状结构框架,既体现出近乎圆形的饱满完整,又产生一种旋转的感觉。作者正是运用这种涡旋状运动的形式感,很好地表现了画中人物有的上升进天堂,有的下降入地狱的情景。米开朗基罗的满构图式和富有动感表现的风格带有一种原始性,也有北欧民间绘画的特点。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格吕奈瓦尔德的一些作品中也有这种构图特点。构图有较强的动感、力量感和神秘感。这种构成风格对现代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都有显著影响。
17世纪的艺术继承并发展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成果。像伦勃朗、维米尔、委拉斯贵支等都以各自的方式体现了文艺复兴画面稳定,主题突出的原则。而巴洛克艺术大师鲁本斯的作品更多地是继承了米开朗基罗动感强烈的构图,其代表作之一《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图3)也是非常富有动感的作品,同时又是将动感与稳定感完美结合的典型作品。在其动荡的画面中,人物和动物纠缠在一起,丰富多彩的形与色都融化在整个运动之中,为了加强劫掠的主题表现,画家强调了各重要形象的高大与动感,还把地平线压得极低。我们知道,地平线压低会显得形象更高大,而正在运动中的高大形象必然会给人带来紧张感和压迫感;为了加强不稳定感,画家运用了一个倒三角形——一种最不稳定的结构,但为了画面的统一与完整,画家又使画面全部形象抱成一个圆形,使构图非常饱满,这种巧妙地将圆形与倒三角相结合的结构完美地使动荡与秩序统一起来。
但无论是稳定的还是动感的构图,绘画构图走向成熟以后逐渐形成一些原则、一些规范,无论表现什么样的绘画效果,画面的构图整体上都是要具有一种完整的结构,尤其是这种结构应当很好地体现理想化的美、运动以及作品的主题。
这一构图传统直到19世纪仍得到发扬光大。浪漫主义代表画家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图4)是突出的例证。构图中运用了显著的起伏线结构,在人物形象高低起伏中,以高点突出了主要的人物,高低起伏又产生了类似于波涛起伏的动感。同时,德拉克洛瓦在画中还运用了辐射线结构,运用向外扩散的辐射线结构很好地烘托了画面火热的气氛,强调表现了画面中扩张性的力。这些手段对充分表现法国革命斗争的主题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贾荣林[31]根据PID算法原理设计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测试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极好地解决了系统的适应性和运行的节能性,从应用的角度证明了电子膨胀阀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中的优越性。
从多位大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构图运用是非常精心而考究的,已完全摆脱了早期绘画的随意性和装饰性,以及一般宗教画的简单呆板。体现出围绕主题的表现而进行的缜密严谨而又灵活多样的组合与建构。而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透视线集中指向耶稣、明亮的窗户衬托耶稣,以及两旁动态的门陡形形象与稳重端庄的耶稣的对比等;再如拉斐尔《基督变容》一画中三个圆形串连制造出向上升腾的感觉,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中涡旋状结构产生上下旋转的效果,以及鲁本斯在《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们》中、德拉克洛瓦在《自由领导人民》中以完整的构图表现剧烈的动荡等等,无不体现了构图形式对特定主题的巧妙、独特而又充分、给力的表现。
二、印象派绘画构图的变革
随着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动,19世纪欧洲的绘画开始有了较显著的变化,产生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新的流派。但对传统绘画冲击最大的还应属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最显著的变革之一是在造型方面,风景画松散的用笔,人物画平面化、简练的造型,都体现出对传统的、权威的古典式绘画造型的反对。但如果说单从印象派绘画的造型还不足以说明其对抗传统艺术的程度的话,那么,印象派绘画在构图形式方面的变革则可以从根本问题上提示其反传统、“解构”传统的意图及其主要手段。印象派在构图方面,真正实施了对传统绘画构图原则的冲击,实施并完成了对绘画构图传统的“解构”。从直观效果上看,代表性的印象派绘画确实没有了传统绘画构图中的严谨的结构,感觉相对松散、无序。即使其中有一些结构秩序,也与传统绘画不同,像是将传统的结构秩序打散后重新组合起来的。而从观念上,印象主义作为一种绘画观念,也像后来的解构主义一样,对传统艺术哲学观念、正统原则和标准发起挑战;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尤其是后者非常符合印象主义的构图原则——反对传统的整体统一的构图原则,创造一种松散的和不确定形式感觉。
印象派的绘画从一开始就体现出与传统绘画观念相对立的倾向,反对理想化且程式化的古典风格及其构图模式。而是从某种程度上发扬了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自然朴实的精神,以及当时的一些新的艺术思潮,重视直观的视觉感受,在构图中强调灵活性和偶然性,因而形成了对理想化构图模式的一种反对倾向。如德加的一些作品,以及马奈、莫奈的作品。其构图都带有近乎随意的、非理想化的构成意向。这种非理想化倾向明确表明印象派画家们具有一种反传统的气质,并非常干脆地打乱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构图原则,使文艺复兴以来各种经典的构图模式作古。
印象派绘画的构图对传统构图观念的突破主要在于重视构图的随机性和有意识的反常规性等方面。这些构图更贴近生活,有的似乎是生活中一个很偶然的片断,没有作任何艺术上的处理。但事实上这正是艺术家们的追求,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美学观念。
中国写意画虽然讲究随机性,逸笔草草,挥洒自如,却从未放松对构图的内在法度的要求。谢赫在“六法”论中强调绘画要苦心经营。只不过这种法度是由画家在心中掌握,看上去不存在经营,实际上经营就在其中,所谓“胸有成竹”也就是这个意思。
印象派绘画的构图看上去是随意选取现实中的一角,在画面上不进行严谨的组织。但应当说印象派绘画并不是不讲构图,而是不按传统构图要求组织构图。其构图也是很讲究平衡与完整的,如马奈的《圣拉扎尔车站》(图5)一画,把“母与子”这种传统性的题材放在一种很偶然的情境中,母亲与女儿一左一右,形成一种对比变化中的均衡;小女孩背对观众,没有老套的那种“亲情”表达,背景也是简单的平行垂直线构成的栏杆,产生一种平面化的效果;莫奈的《草垛》(图6)画面也是在对比变化中形成均衡;画面中没有优美而意味深长的景物,只有非常平常的两个草垛。
印象派绘画很多作品表现的都是现实中某个非常普通的角落,或某个非常平常的场景,但却都平易自然,有着更强的亲切感。这都体现出印象派画家反对传统绘画的文学性,强调绘画本身的表现语言特性的艺术观念。而其构图仍然讲究相对平衡,在构图最基本的原则上与传统绘画构图无二。而正是由于对文学性主题的强烈排斥,使传统大师们那种围绕主题对构图所做的精心安排不在了,画中的复杂而精妙的关系没有了,画中展示的只是对现实的某种随机的截取,和对自然的关系有意识的保留。
图5 《圣拉扎尔车站》 [法]马奈
图6 《草垛》 [法]莫奈
概括地说,印象派的这种随机型构图其随机型特性体现在鲜明的现实性和非理想化的直观性等方面,其视觉(效果)特点是自然、生动、灵活。
后印象派及随后一些画家许多作品的构图也是这种随机型构图的延续,但同时为构图输入新的内容。如塞尚造型的坚实感及对绘画本质的新的思考,高更在太平洋中荒蛮岛屿上寻求的原始性和东方趣味,荷兰人凡·高鲜明的色块和跃动的线条图,劳特累克的具有表现性的构图,以及博纳尔、维亚尔具有装饰性和平面构成性质的形式等。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对艺术观念和造型语言有新的研究,提出要把客观物象概括为几何形体,简化物象,揭示其本质性结构。这种思想对立体主义及整个现代主义艺术影响很大。
可以说这种随机型构图是艺术形式发展成熟后,向新的方向发展的标志。是现代艺术的开始。而塞尚有关本质性结构表现的思想则使这种发展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凡·高和高更等的艺术创作则各自为这种新艺术的发展开拓了重要的途径。
三、印象派构图变革的内涵与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构图是绘画结构形式的直观体现。而作为绘画的形式,也与绘画的内容密切相关。印象派在构图上的改变实际意味着整个绘画观念的改变。
印象派画家们的变革是多方面的,但将其联系起来看,这些变革都是基于绘画审美观念的转变。印象派画家们是出于一种对已有僵化了的传统模式——尤其是传统构图模式的反感,以及对千变万化的现实的关注。人们比较重视印象派在造型、色彩以及题材等方面的突破,因为这些是显而易见的。但构图方面的突破不是那么引人注目,因而往往不被重视。正如上文中与传统经典绘画的构图相比较,可以看出印象派的构图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绘画构图的原则界线,形成完全不同的建构模式。而这种新的构图模式是与新的题材、新的造型、色彩感觉密切相关的,是各种创新的内在支撑,又是各种创新的必然结果。
之所以说是各种创新的内在支撑,是因为构图是绘画形式的基本框架,体现出绘画中各种形式因素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体现形式与题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或者可以说一幅绘画作品中的所有因素都要通过构图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画家要画一种新的题材,用一种新的造型及色彩表现手法,往往需要一种新的构图样式,不然就成为旧的绘画的翻版。比如说,印象派画家画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理想化的、典型化的,完全自然——甚至是偶然的现实情景,一方面其形与色要更直接地反映画家的即时感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完全不受限制地从现实中截取偶然性的片断,没有任何人为组织、设计的痕迹。这样才能体现绘画的真实与自然。
之所以说这种构图是各种创新的必然结果,是因为重视即时感受的创作方法体现出一种绘画审美观念的完全转变,完全否定或者说“解构”了已有的正统的审美观,形成一种对自然的、鲜活生动的现实事物的审美追求,这样的追求所产生的画面必然不同与传统绘画中的精心设计与组织,而是一种新鲜生动的直观感觉。
西方美术自古希腊、罗马以来都在理性地探寻和谐完美的艺术形式。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在和谐”的美学理想,并以“数”的关系理解和谐的形式,发现了在艺术界影响深远的“黄金分割率”。柏拉图则从思辩哲学的角度将这种“数理形式”解释为“理式”;亚里斯多德则进一步提出了“质料”与“形式”的哲学概念,而罗马诗人贺拉斯从艺术角度将这一对概念明确阐释为“合理”与“合式”。
“所谓‘合式’(decorum),又译‘得体’、‘妥帖’、‘妥善性’、‘工稳’、‘适宜’、‘恰当’、‘恰到好处’等,是贺拉斯对艺术形式的最高要求,体现了古典主义典雅方正的艺术原则。”一切都必须依照一定的规矩、准则,艺术表达应当“尽善尽美”。
总之,从古希腊、罗马以来,思想界、艺术界都认为美是和谐的“数理形式”,或是精神理式的外化,是“尽善尽美”的符合规矩的形式。这一思想对整个西方美学及艺术影响极大,也“可以说塑造了整个西方美学的基本品格”。因而可以理解达·芬奇等文艺复兴艺术家在绘画构图方面所做的深入探索。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思想界、艺术界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前文中提到的尼采宣布上帝已死,叔本华、克罗齐、弗洛伊德等都从不同角度着重研究了感性心理现象方面的问题,掀起了非理性主义的热潮,艺术界也产生了重感性形式,轻思想内容的“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及其他新思潮,直到现代主义的产生。而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思辨理性哲学则受到了普遍怀疑与轻视。
印象派的绘画从题材内容上看与同时代的现实主义绘画类似,体现出明显的直接反映自然的倾向,而且比现实主义更加排斥绘画中的主观感情。这与传统绘画强调理想化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而在表现形式上,印象派绘画也完全不受传统规范的约束,排斥传统绘画的构图原则,以及常用的造型和色彩方法,力图从各个方面与传统绘画相区别,表达全新的艺术感受。应当说印象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艺术观。印象派绘画产生时正是法国文学艺术界“自然主义”产生影响的时期。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著名作家左拉。左拉早期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趣向,如短篇小说集《妮侬的故事》(1864)、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等都带有对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的模仿。后来,他逐渐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产生兴趣,同时受到泰纳的环境决定论和克罗德·贝尔纳的遗传学说的影响,形成其自然主义理论:主张作家在写作时应以科学实验式的方法,无动于衷地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实,不必搀杂主观感情。
从史料中看,左拉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奈也有过交往。他们和大多数印象派画家都属于处于上升阶段的中产阶级及市民阶层的代表,不满于贵族和上层文化的规范与惯例,力图表达他们对现实的看法及他们的个性。他们经常交流思想,并通过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从不同角度体现他们的共同认识:就是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用自已的眼光看世界,真实地反映直观的现实。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画中什么素描造型,什么高雅的美,什么完整的构图,统统都被打破了。尤其是构图方面,完全依据直观的感受、即兴地组织画面,与传统绘画的构图相比,整个画面感觉飘忽不定,画中没有清晰的形象,没有前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或题材也都不见了”。从而使传统的结构模式完全解体。
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反传统的艺术观念还有唯美主义。唯美主义和印象主义二者是否有相互的直接影响难以考证,但在核心内涵上印象主义与唯美主义还是有一致性的。二者应当说是一个大的反传统思潮的两个方面的体现。唯美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艺术的非功利性。也就是唯“形式”为美,寻求超功利的、不负载任何政治或道德或思想的“纯粹形式”美。而在绘画创作中,印象派的绘画在当时迈出了追求艺术的非功利性的最早、最有影响的一步。如前文所说,印象派绘画无论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都注重绘画形式因素的探索,而有意识排除传统绘画中文学性主题的表达。如马奈的《圣拉扎尔车站》(图5),莫奈的《草垛》(图6)等,都刻意表现现实中带有偶然性的、看上去无任何主题思想的情景。而正是为了表达这种偶然性和无主题性,作品的构图也相应地体现出随意性。
在传统绘画中,人物画就要表现神圣的或高贵的人物形象,风景或景物也要体现高贵的人们生活的环境及所用物品,或者非常典雅优美的景物。而在19世纪,这种传统一再被打破。库尔贝、米勒把社会最底层的打石工、农民搬到画面上,已引起上层社会的愤怒,而莫奈把毫无高贵典雅之美的草垛、日出时无具体形象的“印象”等郑重其事地画到画面上,同样是一场反传统的革命。而且由于这种革命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所以从艺术上看,比现实主义库尔贝等画家们的革命更加深刻彻底。而与“偶然性”的内容相适应的随意松散的构图则在这种革命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这种随意松散的构图不是随意乱来、简单拼凑,相反的,是画家带着对艺术的非同一般的虔敬和责任感,很有目的性地进行的全新探索。与传统绘画构图不同的是,印象派画家更多的是在寻找不同于传统绘画主题的基础上,寻求不同于传统绘画观念的构图,他们有意识地在现实自然中寻找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感觉,并忠实于这种感觉,致力于将这种没有传统绘画模式痕迹的感觉充分地体现于绘画形式中。
印象派画家正是这样的改革者,力图推动绘画进一步体现感性和直接感觉的表达,从而体现绘画不同于文学及其他艺术种类的独特性。这为20世纪现代派艺术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印象派画家在色彩和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创新也是非常显著的,但围绕新的创作理念所进行的构图上的创新则是印象派绘画创新的最核心部分。因为这种创新体现了对传统艺术相对固定的模式的更有力的冲击,是向注重形式创新的现代艺术迈出的重要一步。
[1]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亚里斯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佟景韩,等.欧洲19世纪美术·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J20
A
王志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