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插条烂皮病的田间调查

2013-05-29刘栗君李旭东

防护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皮病棕壤病部

刘栗君,李旭东

(1.黑龙江省宾县松林林场,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林业局森防站,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4300)

杨树插条苗的烂皮病又称腐皮病和臭皮病,是由球壳菌科壳囊孢属的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ma)引起的。在东北各地该病是一种毁灭性的侵染病害。一旦发生,往往来不及防治就会使大片林木或苗木导致死亡。在宾县松林林场,自2002年起对杨树插条苗烂皮病发生趋势进行了调查,发现杨树插条苗烂皮病发生与否、危害的轻重主要取决杨树本身生长好坏和生长势强弱,及不同杨树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抗逆性的不同,呈现出明显差异。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杨树当年生的插条,因冬末春初小气候昼夜温差突变,日间0℃以上温度持续时间达10~12h。夜间气温突然下降使杨树插条基部遭受严重冻害,是导致烂皮病普遍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因立地条件和树种不同而发病率不同,达21.5%~87%,杨树插条烂皮病的严重发生给种苗基地建设和个体经营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国家退耕还林的进程。为有效预防该病发生,现将对该病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地自然状况

松林林场位于宾县西南部,地理坐标为127°15′51″—127°25′40″E,45°32′27″—45°43′50″N。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较短、酷热多雨,春夏之交少雨易干旱,冷暖差异较为明显,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早霜9月,晚霜4月,无霜期125d。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33℃,全年大于10℃积温2 400℃,年平均降水量700mm。

土壤为暗棕壤,3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原始暗棕壤主要分布于陡坡上部;草甸暗棕壤零星分布于缓坡下部排水不良地带。属小兴安岭—老爷岭植被区,主要乔木树种有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榆树、椴树、白桦、柞树、色树、山杨、柳树等。

2 调查方法

在春季4月下旬,割杨树条前1~2d,对不同种杨树扦插苗因冻害引发烂皮病的病情进行调查,设2行插条(0.4m2)为1个样方,采用对角线法随机抽取4个样方,每个样方插条约15株。4种当年生杨树插条苗分别为小黑、银中、黑林1号、中黑防杨。当年生杨树插条苗平均高为2.3m,地径3.0cm,胸径为1.5cm,分别进行每木病情级数调查。烂皮病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杨树插条苗的烂皮病的分级标准

2 调查结果

2.1 主要症状病害多发生在杨树条南面或西南面,发生初期在病部出现褐色或灰褐色水渍状病斑,微微肿起,病健组织界限明显,手压有软感,后期病部失水下陷,从病部出现很多针头状突起,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通常病菌沿树液流动向树梢漫延,韧皮部呈黑褐色至褐色,有浓厚的酒糟气味,以后逐渐形成暗紫色或紫黑色隆起斑,表皮下密生许多细小的黑粒,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2.2 发生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春季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成熟,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借气流、雨水或昆虫传播,病菌通过各种伤口侵染寄生,尤其是通过冻害伤口侵入寄主。因为冻害极易使1~3年生幼树的皮细胞趋于濒死状态,造成杨树插条苗生长极度衰弱,为烂皮病的流行创造适宜的条件。因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或侵染次数也不同,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一般4月上旬病菌就开始自冻害伤口侵入寄主,5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在7月渐弱,到秋季又出现一次高峰。

根据分级计数法对6种杨树插条苗进行病情调查,结果发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育苗地,当年生杨苗长势好,生长旺盛,树皮含水率高,又因沙石含量少,昼夜温差相对小,不易出现冻害伤口;相反,在不通风,沙石量大,土壤贫瘠,土壤干旱的育苗地,树木生长势衰弱,冬季插条苗易发生冻害,使烂皮病得以流行发生。因此,杨树扦插地应选择在土质好、水分充足、通风地带为宜。

3 防治措施

3.1 对引进种条或种穗进行病害检疫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浸泡2h后放进苗木库沙藏,温度控制在2.7℃以下。

3.2 扦插时,穗条上端要全部埋入土中,避免伤口暴露在外面,采用菌克消500倍液对土壤消毒。

3.3 对染病的苗木,除了及时修剪外,可用10%碱水、0.1%升汞、10%退菌特等药剂进行干部涂抹。

3.4 营造透风式防护林带,在迎风面外行栽小灌木保护。选育耐寒抗旱树种,如银中杨、山新杨等。

3.5 土壤应选择在肥沃、沙石含量少、水分充足地段,对中黑防等抗寒性差的树种,一般秋末冬初、树液停止流动时,割条进入苗木库冬储。

猜你喜欢

皮病棕壤病部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两性-阴离子复配修饰对黄棕壤吸附Cd2+的影响
延边地区红松人工林烂皮病初步调查
建昌县核桃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中华鳖常见病害图谱 (上)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尿素不同配施处理对棕壤茶园土壤尿素转化及硝化作用影响的研究
长期不同施肥棕壤玉米地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长期施肥对黄棕壤性水稻土氨氧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