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社会活动中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2013-05-28袁焕琴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儿歌小班利用

袁焕琴

如今的邹区,今非昔比。凌家塘市场搬至邹区,使邹区的生源越来越旺。今年我们小班增扩了5个班级,班级内外地孩子居多,还有的是家里的独苗,这些孩子出现了这样一系列的现象:以自我为中心、狭隘、自私、霸道、一味地索取而不知回报、没有责任感、冷漠、互相攀比等等。因此,结合我园课题《引领幼儿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的策略研究》,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据《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利用生活中的图片、教材在课堂上教育幼儿生活自理;利用儿歌故事在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利用游戏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利用家长资源在园外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园的社会活动,是帮助幼儿形成自我意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自控能力,内化社会规范的一项学习活动。幼儿通过活动,逐渐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有一定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并且使自己的独立性、坚持性、自信心等品质得到一定的发展。教师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整合语言、生活、计算、科学、常识等方面的内容,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它能鼓励幼儿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班幼儿学会生活自理能力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独立性、社会责任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对于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未来社会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图片、教材在课堂上教育幼儿生活自理

有研究表明,儿童潜在的能力发展存在着递减的趋势,出生时若按100%计算,5岁开始就只剩80%了,8岁则减到近60%。小班幼儿,在入园之前什么事情都由父母或长辈代劳,但进入幼儿园后老师不可能像父母一样周到地照顾他们,学会自理就变得非常迫切。我们幼儿园就把小班的教育重点定位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上。因此,老师有必要利用图片和教材,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自理能力教育。

1.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自理能力差,他们在入园之前很多事情都是由父母或长辈代劳的。因此,在入园后,老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利用教材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教育。例如:小班生活《宝宝吃饭》,这节课利用儿歌,让幼儿知道要手扶碗,拿好勺子一口一口自己吃饭。吃饭儿歌:宝宝吃饭,好宝宝,吃饭了。小饭碗,手扶好。小勺子,快拿好。绿青菜,红大虾,啊呜啊呜,吃个饱。通过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既了解了吃饭的过程,也懂得了挑食行为不好和一些用餐卫生。吃饭前边念儿歌边排队,幼儿完成了等待的时间。又如:小班语言《小河马拔牙》,这节课利用小河马拔牙的故事,让幼儿懂得糖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多吃糖容易产生蛀牙。同时,还让幼儿知道了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便于他们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卫生行为习惯。

2.利用生活中的图片教育幼儿自己动手

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还可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运用图片,让他们去观察和了解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例如:区域活动《折衣服》中,我把幼儿折衣服的步骤拍成图片贴在生活区里,幼儿对着照片里的自己,一步一步折衣服,折了又折,一点儿也不感到厌烦。又如:区域活动《给小猴制作项链》中,幼儿边看图片边亲手制作项链为小猴带上,那种喜悦、那种成功之情油然而生,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利用儿歌在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利用儿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孩子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就表示着独立的开始,老师和家长都要适当地鼓励孩子的这种独立行为,抓住教育的契机,制定一日常规,利用儿歌故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进入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都由老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的兴趣。例如:洗手的时候念《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缝搓搓,换只小手再搓搓。洗好手回到位置上,继续念儿歌:小手小手握握紧,小虫小虫飞不进,干干净净吃点心。通过念儿歌,幼儿完成了等待吃点心的过程,洗干净的小手也不会去到处乱摸。又如:《整理袜子》时念:袜跟亲亲,袜头亲亲,袜口亲亲,捏住袜头卷卷卷,卷花卷,袜口张开大嘴巴,啊唔一口吃掉它,变成一只小袜包。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已经把袜子卷成了一个小袜包,这首儿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既增加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让幼儿掌握了整理袜子的要领,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使幼儿自觉自愿地进行整理袜子的实践活动。在日常的活动中老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学习生活需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编一些简单易懂易记的儿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游戏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是什么?“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1.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吃饭,我在生活区开设了“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我用硬纸板剪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如小猫、狐狸、小猴等)贴在一次性面盒上,根据主题《图形宝宝》的需要,把动物嘴巴部位挖空成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勺子提供了长柄小调羹和短柄小汤瓢儿;“食物”包括大小不一的彩色汤圆、三角形饼干、半圆形毛毛虫饼干、方形的骨头饼干。这些材料的提供,可以将计算、生活、科学常识、语言等自然有效地联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幼儿发展,多方面、多层次地发展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为了让幼儿学会穿衣服,我园组织了小班组“穿衣服”比赛

比赛规定:5分钟穿上外套,5分钟脱下外套。幼儿在时间的催促下迅速地穿上衣服,迅速地脱下衣服。在比赛中,请上一个穿得迅速的孩子“领穿”,大部分孩子会跟着他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我选择的榜样是孩子们熟悉的同伴,效果奇佳。通过比赛提高了孩子穿衣的速度,同时也发展了能力弱的幼儿。

四、利用家长资源在园外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幼儿在老师的督促下,在小朋友的相互影响下,知道玩具玩过后应放在哪里,牛奶喝完了知道茶杯放哪里,知道自己吃饭,知道自己擦鼻涕等等。但如果在家里也能像在幼儿园一样自觉地遵守一些有助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常规,就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但往往由于幼儿缺乏自制力,他们的这些活动就需要家长的监督才能完成。在家里家长要督促孩子自己刷牙,自己洗脸、洗脚等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一下,不要怕孩子做不好、做得慢,第一次做不好还有第二次,第二次做不好还有第三次,幼儿只有在这种不断地尝试中才能逐步学会生活自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能力的培养像是酵母发酵的过程,一定是缓慢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生活中的各种处理方式,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果在家庭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能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创设一个锻炼的环境,挖掘一个锻炼的空间,那么,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就能不失所望。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肯定是有益的。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张启福.大师谈儿童能力培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武进邹区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儿歌小班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