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语文的路上
2013-05-28郭利筠
郭利筠
11月中旬,与本校两位老师共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的机会,现将自己外出的点滴感受汇报给大家。
短暂地从“两点一线”走出,从琐碎、繁忙的教学、班务中走出,我们这些显然无法修炼到淡定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凡夫俗子竟兴奋、激动得像个出游的孩子,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坐在浙江大学华家池畔的逸夫体育馆里。和着初冬的风,沐浴着言语的阳光,或低柔亲和或磁性浑厚的嗓音在耳边响起,最美丽的场景也纷至沓来,而思绪却不再飞扬,嘴巴也无法感慨,因为飞扬和感慨都需要思索,而恰恰在此时,我失去了思索的能力,唯有沉溺在课堂中,沉溺在记录中,贪婪地想要不漏掉一个起承转合,不漏掉一个字,渐至第二天、第三天,目睹了不同的风采,领略了不同的风格,才渐慢了手中的笔,开始比较、开始交流、开始思考……
因而我的汇报也分为两部分:沉溺和思考。
一、沉溺
四天的听课学习,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么多站在语文教学顶峰的名师、大师,聆听着他们的慧语,感受着他们的睿智,钦佩着他们的底蕴,留在心底的是沉溺,是感动……
1.最感动的——于永正老师
看到接近古稀之年的于永正老师,看到他满头的银发,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仰他返璞归真的大象无形,敬仰他对小语的热爱、执著,更敬仰他不懈追求的精神。“简简单单教语文”是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追求。他执教的作文课上,切切实实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繁琐的分析指导,没有牵强附会的拓展,以本色语文告诉我们语文课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定教,读写结合,要夯实基础,还语文以本真、以宁静!我记录的笔几次拿起,又几次放下,对这样一位老者,我只有在心头深深地鞠上一躬。我想,语文老师就该是这样,教育不是我们的谋生手段,而是我们的生活本身。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有梦不觉人生寒。
2.最震撼的——窦桂梅老师
窦桂梅老师执教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带给我们充满人文魅力的语文课堂!在窦老师富有感染力、生命力的长达14分钟的开课引导读中,孩子们体验、感悟、交流着,语言渐渐地天然去雕琢,情感渐渐地水到渠自成。视觉盛宴、精神大餐中,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深深地沉醉在朗读中,沉醉于文字,沉醉于绘图,沉醉于温暖的父子情感中。我记录的笔写下:原来,朗读也可以如此打动人心;原来,文字也可以如此美丽,读书吧,亲近文字吧。我们的眼,被深深牵引;我们的心,被久久温暖。忘了技巧,忘了方法,忘了所有的条条框框,唯有倾听,唯有感动。我想,语文老师就该是这样,对文字充满热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
3.最喜欢的——王崧舟老师
王崧舟老师的一人同课异构《与象共舞》。之前也听过多人同课异构《去年的树》和安排在他之前的两人同课异构《狼牙山五壮士》,总是在比较中轻易地感受到心的倾向。这一次,仍然是有比较,心却被两者深深地俘获。我记录的笔写下:磁性的嗓音,引领我们静下心来,聆听授课;儒雅的风范,引领我们在心悦诚服中思考文字、思考语文。静心默读、动情诵读中语文味扑面而来;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中,品读味浓郁飘香;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中书卷味彰显文化底蕴。课上,王老师浑厚的男中音时而激情澎湃如波澜壮阔,时而如倾如诉似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中牵引着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听者的心。如诗的教学语言,如画的教学风格,学者的教学风范,大师的文化底蕴,使得王崧舟老师更像一条荡漾在西子湖畔的木舟,载着我们进入如诗如画的课堂,引领我们体会如诗如画的语文,更让我们看到船上的那个掌舵手,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驾驭语言的大师,一个调控课堂的“奇才”。我想,语文老师,就该是这样,带着一颗诗意而敏感的心去牵引学生的心,为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而推敲苦吟。
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工夫研究,用最浅显、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在这次的学习中,我接触了这么多的大师,他们各有所长,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我国经典文化、对文本文字的深度解读。如果说他们智慧、灵性的课堂教学中点拨指导学生不留痕迹,我们还可以模仿、借鉴的话,那么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润物无声和智慧,却是我们学不来的,那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长久的积累,需要慧根的感悟,需要我们驾着阅读的小船在书香的海洋中浸润。
二、思考
听名师名课,听时激动,想着感动,回去后一动不动,显然背离了学校“走出去”的宗旨,不断地听课评课、研讨学习,却不见进步,显然丢失了琢磨、思悟的教研本质。在旅途失眠的夜晚,在返回的飞机上,直至动笔的今天,从沉溺中走出的我都在久久地思索:诗意简单的语文,美妙动人的文字,为何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无法轻松,为何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高耗低效,为何我们语文老师总是遭遇事倍功半的尴尬境遇?回味品下的“心灵鸡汤”,心中缠缠绕绕、满满当当,却理不出个条条框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只留下一些记忆碎片和片言只语,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唯求不辜负这次参会的机会,力求让自己学有所获!
1.博观约取,走“低碳”之路
书本每一篇课文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网络的相关链接和信息资料更是数不胜数。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挖掘,教师的文本细读,精心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在“细心备课,认真教研”的外衣下,过度开掘,一概呈现,怎能在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中保证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备课所得,全盘托出,学生又如何自主学习,自己解读?这时候,我们需要“博观约取”,不管是教学资源,还是讲问分析,都应做到减肥、消肿、脱水、瘦身、减排的“约取”,“约取”不仅是少取,更是慎取、精取,“取”不在其多,而贵
其精。
2.听说读写,还语文之道
语文教学讲究技巧、要有创新是无可非议的。但所有的技巧运用和创新探索都应当真实、扎实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服务。单纯地为求“教学出彩”而采用种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形式,无疑会给人留下不扎实、不朴实的印象。这时候,我们需要回到“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之路上来。学生是在听话中学会听话,说话中学会说话,阅读中学会阅读,作文中学会作文的。语文教育离开了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3.浸润熏陶,传承文化
显而易见,名师、大师的课堂,始终弥漫着一种文化氛围,彰显着一种文化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教化的民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民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而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靠耳提面命,更是靠一种浸染、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正所谓“文化文化,以化成天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语文老师就应凭借让人怦然心动的语言、回环起伏的流程、抒情优雅的音乐,精心创设情境,唤醒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被情境感染,被内容陶醉,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的课堂,自然会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传播有一种渗透的力量。课堂营造的文化氛围,会产生一种神秘的力量。像水在土地里缓缓流淌一样,先慢慢浸透一片,然后再浸透一片,逐步蔓延开来,形成一大片湿地、水泽,最后形成一片汪洋。这种不断蔓延的张力、这种力量一开始可能在某些领域显现,然后不断向相关的领域拓展、蔓延,最后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力量越来越大,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潮流。如果我们能用文化的视野解读教材,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寻求知识、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何尝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呢?
最后,将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截取一部分献给大家: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是呵!相信未来
这是最温暖的手臂
是啊!相信未来
这是最迷人的色彩
我们的班上或许有年级成绩最不理想的学生,有最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总是为繁琐的班务纠结着,我们也倾力付出,却也总收获挫败,我们每日拖着疲倦的身子走进家门时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再也不这样拼命了。”可是第二天跨入校门,我们不是又回到了昨天的自己吗?我们总是在心里对自己的家人亏欠着,可却一次一次控制不住地把工作中的许多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我们总在周而复始的劳作中埋怨单调、埋怨累极了,可是从来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总是把淡定挂在嘴上,说好了不为学生动怒、生气,可是从来没有真正在行为上、在内心里放下学生,我们的青春年华,正在一点点溜走,可是我们从不后悔,因为我们走在语文的路上,因为我们相信——未——来。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