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于科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2013-05-28朱学璋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科学

朱学璋

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多媒体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生活中,学校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多媒体,如果学校里有一天停电了,就会有许多老师叫苦。有关多媒体的定义以及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再赘述,但现在的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方面存在着诸多

的弊端,本人就初中科学课堂中多媒体使用中的弊端进行如下

分析。

一、多媒体使用中的弊端表现

1.为教师的行为惰性和学生的思维惰性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多媒体的课堂需要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对于教学使用的软件我们称为课件,如今网络上课件资源非常丰富,为课堂提供了足量的教学资源,这显然有利于我们的教学。课件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上课的全部。我们不应为了顺着课件的思路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我们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应以学生现有的基础为本构建一堂课的设计,网上的课件是别人的,别人有别人的学生,别人设计的教学思路是为他自己的教学服务的,并不是完全适合所有的老师,我们应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自己修改。而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受制于课件,不管课件内容是多么的全面,设计是多么的巧妙。

多媒体的课堂为教师的行为增添惰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传统课堂中老师非常注重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听老师对知识的阐述、对问题的分析等等,使学生在边听讲的同时边思考,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会注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如今,多媒体课件上的答案都成为学生思维等待的理由(“思维等待”纯属本人观点,自己不思考,等待答案出现的意思),“反正老师会把内容投影出来”成为更多学生的想法。一堂课中文本投影的越多,是不是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如何改变学生思维的惰性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2.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而带来教学手段的单一

科学课堂应是精彩纷呈的课堂,而如今有了多媒体的参与反而显得单一,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也不进课堂了,电脑中的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展示,轻轻一点鼠标就好了,甚至连一些实验课也都用多媒体来展示了,多媒体的使用并没有使科学课堂呈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反而变得单一了。

电脑模拟实验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问题,使一些难以在一堂课中就能完成的实验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一些生物的生长现象、胎儿的发育等等。电脑能模拟任何的科学实验,但科学课堂绝不仅仅只有这一点。科学教育应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仅仅运用电脑模拟实验是否能完成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呢?显然是不可能的。

貌似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堂,实是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化的表现。而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会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容易疲劳,从而带来学习效率的降低。

3.多媒体的不科学使用带来了学生思维的单一,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缺乏

多媒体课堂中所呈现出的文字和图像及声音的结合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但多媒体的不科学使用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单一,甚至导致创造性思维的丧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根据文本小说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一位主人公。如果读者都是先看了有关的图像或视频再去读文本,他的脑海中还会出现另一个哈姆雷特吗?我们的课堂也一样。在使用多媒体时,尤其是图像的提前介入,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创造性,虽然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些知识“唾手可得”,但使用不好也是灌输式教学的另一种表现。如在科学课中,用图像来模拟一些未知的知识时,教师提前将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以图像的方式介入,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下降。

遇到问题,更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到电脑上查一下,而不会自己先去思考,也没有通过自己动手去操作一下,去探索、去获得,而是利用了电脑中丰富的资源。我们不能说学生这样做不好,虽说也是主动去学习的表现,但是学生的思维单一,没有了思维的主动性,也同样会导致创造性思维的缺乏。

4.多媒体课件的不合理设计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

在一些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许多老师会增加一些花边的内容,如会跳的问号、会飞的小鸟等等。根据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加入花边材料会干扰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首先,呈现的花边材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主要内容;其次,在科学解释中插入花边材料可能会破坏学生对信息的组织;第三,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学习的内容与这些花边内容有关。与学习内容不一致的东西在课件中尽量不要呈现,只因不合理设计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

下降。

二、初中科学课堂多媒体使用建议

1.将身边的事物、工具、仪器等带入课堂,改变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化

课堂教学中自然少不了ppt课件,但ppt课件并不是贯穿整堂课的始终。一次听几位名师上课,感受深刻。其中一堂“太阳”课,上课老师带来了两台功率大小不同的台灯,利用它们的亮度不同来说明地球上的人为什么能看到里面的光球层而看不到位于外部的色球层和日冕层,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学生非常容易理解。还有一堂是有关机械功的教学,上课老师很好地将篮球等体育元素带入课堂,利用学生对篮球的喜爱,同样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名师都能很好地将身边的事物融入课堂,教学手段多样,方法合适,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多种事物进入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在改变教学手段的单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多媒体的介入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如一张幻灯片上的各内容呈现的先后次序,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次去听一位老师的课,内容是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学生还在学习山谷、山脊、鞍部的内容的时候,幻灯片上已经出现了河流等知识点,显然,这样的次序不是那位老师所希望的,他用了许多语言排除这一教学干扰,但已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生对山谷、山脊、鞍部等知识点的学习。只有学生认识了山谷、山脊、鞍部等知识点,再阐述山谷发育成河流,才是顺理成章的。这样的干扰是不利于教学的,可能别人的课件有别人的用法,但肯定不是这位老师的思路,否则他就不需用这样多的话来排除干扰了。课件上各教学内容的出现次序要有科学性,不能打破学生认知的时间顺序而混乱地出现。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3.多媒体的介入更应发展学生的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的,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建构知识,把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革和重组,形成网络结构的知识。”多媒体的介入应该对学生建构新知识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过多的指导和干预,的确能帮助学生少走弯路、错路,但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从错误、挫折和弯路中学习的机会。多媒体的介入更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

如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应迫不及待地将答案或结论投影出来。

参考文献:

[1]王耀村.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商务印书馆,20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中学)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科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科学拔牙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