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聋生后进生的归属感
2013-05-28刘春花
刘春花
摘 要:归属感是每一个人的需要,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在一些弱势群体里,绝大部分后进生都比较自卑、封闭,导致他们缺乏与同伴的交流,没有归属感。如何让这部分人找到归属感融入集体中?将从关爱后进生,感化心灵;认同后进生,建立自信;接纳后进生,融入群体;赋予责任,找回归属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聋生;后进生;归属感
近几年来,有不少关于“聋哑学生逃学后参与犯罪团伙”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聋生缺乏归属感,在一些弱势群体里,绝大部分后进生都比较自卑、封闭,导致他们缺乏与同伴的交流,没有归属感。
归属感是每一个人的需要,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拥有归属感的聋童觉得属于学校,学校也适合他,就好像鱼游水中、鸟栖树枝一样惬意自然,他们感觉自己是受欢迎、被尊重的班级成员。在从事聋教十几年的生涯中,我发现大部分老师眼中的后进生都缺乏归属感,他们常游离于班集体之外,运动会不参加,兴趣小组不参加,就连大课间活动他们也只是站在边上懒懒地看,就像是不属于这个班级,班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与他们无关。如何让这部分学生融入班级中?下面就结合我多年来从事聋教的经验,谈谈如何建立聋生后进生的归
属感。
一、关爱后进生,感化心灵
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品质,而对后进生尤其要有深切的、真诚的、持久的爱心。后进生常受批评,都有自卑感,觉得同学看不起自己,老师对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心理特征,不论是在课堂上或是课外活动中,特别是公开场合,对他们要多偏爱一点,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花点燃起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也会自然地接近你、亲近你,以爱心换来爱心。
二、认同后进生,建立自信
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长处,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适时引导。我们班的学生任×,非常调皮,经常干坏事,以至于只要有事同学们都往他身上推,任×多次和我提出要换班。我抓住了该生有正义感的优点,经常在班里表扬他并正面引导他要多帮助同学,他受到鼓励后经常帮助别人,不仅帮助同学,还帮助老师,赢得了很多老师的喜欢,同学对他的态度也开始慢慢地转变,他又重新回到了集体中,再也不提换班的事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建立归属感起着决定性作用,经常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学生感到自己有希望、有前途,从而建立自信。
三、接纳后进生,融入群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认识后进生的缺点,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后进生。童×,上学时已9岁。母亲担心孩子因听力障碍受到别人的歧视,不让他与正常人交往,童×的学前生活就是在家看电视。童×有很多缺点,也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同学们不喜欢他,他在班里也没有朋友。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玩丢沙包,唯独不见童×,我问童×为什么不玩,大家都说他不喜欢玩。我找人把童×喊来一起玩,在我的劝说下他才同意加入。我看到他玩得很开心,也初步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就告诉大家他也喜欢玩,也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不能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教育大家要主动和他交往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以耐心接纳他的缺点,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同学的忍耐和爱护会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孩子们都点头答应了。如今,角落里少了一个孤单的身影,而游戏群体里多了一个快乐的成员。
四、赋予责任,找回归属
卢梭有言:“每个不做事的公民都是贼。”让后进生承担班级工作,赋予其责任,可以找回归属感。这学期我们班新转来一名同学朱×,他属于多重残疾(听力障碍、肢体障碍),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他也很自卑,总是把自己和别人划清界限,融不到集体中。为了让他感受到他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让他负责拿课外活动的体育器材,他有了些小权利,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每一次都很积极地负责。渐渐地,他开始喜欢在集体中表现自己,但凡有人来听课,他都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有外界的来搞联谊活动时,他也很热衷。我暗自高兴,他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赢得了大家对他的欣赏,离这个集体也越来越近了。
总之,建立聋生后进生的归属感需要靠教师主动、自觉地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在学习、生活中和学生积极建立一种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情感链,让他们感到班级不再冷漠,学习不再枯燥,而自己在班级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在集体中享受到温暖,从而达到一种生活适宜、情感有依、心灵可栖的状态,真正融入学校、班级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心理学探新,2006(2).
[2]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中国教育学刊,2009(7).
[3]郭光胜.小学生家庭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 宁夏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