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疑,巧设提问
2013-05-28郑志娟
郑志娟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问题设置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的必备要素,它关键在于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
关键词:课堂问题设置;有效性;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问题设置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的必备要素,它关键在于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但这个问题的设置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不尽如人意,太难了,讨论无从下手。正当迷惘之时,我听了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一节示范课《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面对语文基础不怎么样的农村学生,却上得有滋有味。究其原因,他的问题设置非常好。他在“文章内容理解”这个环节问题设置时用了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完成:
1.在文章中找到并划出描写当时社会的语句,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3.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弟子的相关看法和做法。这三个问题的设置就非常成功,既能对症施教,统摄全篇,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堂上设置真正有效的问题,对语文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中有效的问题呢?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问题呢?
一、吃透教材,提高课堂问题设置的质量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准确地认识有关的特点,把握要点,明确重点、难点,只有熟练地驾驭教材,巧妙地设置课堂提问,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如果教材掌握不熟,只从表面看问题,肤浅地提出几个问题,那么,学生就永远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选好提问的突破口。如上文提到的《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问题设置就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别于平时我们的文言文串讲,立体地体现了孔子的伟大精神及伟大形象。
如,在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发现教参的分析比较琐碎散乱,梳理不出线索来,一时间难以下笔,总觉得缺点什么。在仔细研读文本之后,再联系老舍的生平事迹,我灵机一动,触摸到了整个问题,设置的主脉——以一个“想”字来贯穿教学过程,既提挈全课,又线条清晰,还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学习。依次提出了三个问题:1.“文题是‘想北平,那作者为什么要想北平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展开对话,探索想念北平的原因。等学生明白原因了,也算是抓住了文章情感这根主线了。2.“作者到底想念北平的什么呢?”北平要写的、可写的太多了,可作者不能全拿来说,只能抓住特别的来说。于是就涉及剪裁取舍的写作技巧问题了。3.“作者是怎样去想念北平的呢?”这就解决了作品的艺术表现问题了:有比喻(把北平比作母亲),有和巴黎的对比,有细节描写。学生圆满地解决了这几个问题,那这篇文章的重点、难点也就解决了,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完成了。
二、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表现出情绪愉悦、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特点。兴趣也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激发剂”。在语文教学时,我觉得悬念法的问题设置,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悬念式提问创作问题情境,容易捕捉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心理,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如,在教学《祝福》时我就设置了三个问题:1.“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一生都没有春天的女人,你认为呢?”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时就很有兴趣,主动探究文本发现:“死丈夫于春日,被抢于春日,被逼再嫁于春日,再死丈夫于春日,儿子阿毛死于春日,离开人世也于春日。”请接着抛出第2个问题:“祥林嫂的一生为什么没有春天?”学生解决后,我接着问第3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塑造一个一生都没有春天的女人?”学生探讨解决后,文本的主旨也就出来了。纵观这个教学环节,第一个问题的设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为后面问题的展开提供了活力。
三、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肯定有超出我们问题设置的话语出现,而这些来自学生的话语正反映了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最真实的原始想法,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起点。经过长期的培养,学生便善于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也可让语文课堂更开明开放,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泰戈尔的小说《素芭》时同学们都沉浸在素芭的悲惨命运中同情她,哀叹她。不禁感叹,如果素芭会说话多好啊,这是一位多好的姑娘啊,命运不该如此不公!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决定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讨论,来明确文章的主旨。“如果素芭不是哑巴,就会像她的两个姐姐那样,那么,她就会收获幸福吗?”关于素芭的姐姐,文中除了介绍了他们的名字以外,只提到一句话:“费劲了周折,破费了钱财,两个姐姐好歹出阁嫁人了。”我们已经可以从中读出出阁的艰辛了,姐姐们不是哑巴,由素芭的相貌品行可以推知,应该也是美丽迷人、善良温柔的姑娘,为什么出嫁也会如此艰难呢?由此联系印度独特的陪嫁制度。所以印度女子的苦难从胚胎就开始,如果是女性,很难来到世上,有幸来到世上,那也是真正磨难的开始,从小被父母视为“赔钱货”,就如素芭的姐姐,耗费家财才得以出嫁。女人的命运如此凄惨,更何况像素芭这样的哑女。再回到我们当初的那个问题,如果素芭会说话,她还是一个“赔钱货”,她依旧是压在父母心上的大石头,她的出嫁依旧让父母大费周章。如今她是哑巴,这只不过给人们鄙视她、抛弃她、虐待她提供了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善良的人们如果想改变素芭的命运,那就该虔诚地说“如果素芭是个男孩”。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表现积极,深入思考,就更深层次地解读了文本,对文本的主旨理解也就更到位了,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果问题设置能收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那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工夫,仔细研读文本,使设计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问得巧,问得妙,问到实处、根处。我将为此而努力奋斗,将“精心设疑,巧设提问”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