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2013-05-28李旭
李旭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中化学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先行一步,做好教学活动的“引路人”
首先,教师必须把教材“吃透”,要对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要认真研究教材特点,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挂钩,要敢于删减不合适的内容,要敢于打乱教材顺序,要对有关联性的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在渐进式的学习中充分掌握化学知识。其次,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伸出“橄榄枝”,要创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高中化学教师一般比较严肃,容易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学生一般不愿意与教师“亲近”,表现在化学课堂上就是学生“有问不答,有疑不提”。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无法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往往会“不了了之”。在学生“不敢”向教师发问的情况下,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抛出“橄榄枝”,要引导学生发问,要构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桥梁,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
二、采用故事导入法展开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高中化学课堂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法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醋酸时,可以导入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法交界处,一个德国妇女挎了一篮子鸡蛋经过时受到士兵的盘查,士兵盘查完后并没有发现可疑,这时候,其中一个士兵无意中拿起一块鸡蛋向空中抛去,德国妇女立刻紧张起来,把鸡蛋打开以后发现蛋清上布满了英军战事信息。”学生听到这里心里都会冒出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告诉学生这是“醋酸在作怪”。原来用醋酸在蛋壳上写字,醋酸干后不会有任何痕迹,但将鸡蛋煮熟,字迹就会显现出来。这个故事主要是醋酸与鸡蛋的成分碳酸钙相互反应产生的。采用这种故事导入法,学生会听得更入神,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容易。
三、以“社会生活或生活实践”为切入点,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生活、对社会都有了一定的认知,这就给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条件。高中化学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很多“化学模型”。很多学生都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处理蚊虫叮咬的,有的学生说是用花露水,有的说是直接用水冲洗,还有的学生置之不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有没有想过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止痒”。学生因为迫切想要知道答案,同时又觉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再适时进行讲解“蚊虫在叮咬人体时会分泌出一种有毒物质,这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酸。在被蚊虫叮咬后我们可以先用手按紧叮咬处,阻止甲酸大面积侵蚀皮肤,同时,可以用棉签等蘸上一些稀氨水涂抹叮咬处。”同时要讲解这一原理主要因为氨水具有弱碱性,可以和甲酸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甲酸铵,就不会刺激皮肤。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最主要的就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作者单位 辽宁省庄河市第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