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从知识到运用的跨越
2013-05-28马九荣
马九荣
学习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二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既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是我们熟练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没有对基础知识一定程度的积累,便谈不上运用;同样,应经常通过运用的手段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巩固。
例1: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按常规方法去做:一年中只有一天(一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回归线上,我国在北半球,只有北回归线了。本题也可以就“我国”这个特定的条件去做:四条纬线中穿过我国的只有北回归线。这是对我国区域地理基本特征(位置和范围)熟悉了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的结果。
例2:读等压线图回答:图中a、b、c、d四点中的天气状况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类似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B
解析:解决本题当然首先得根据等压线分布规律判断图中各点气压高低,b点气压高于a点;然后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天气与高低气压之间找到相关点,才能解答。(解决相应其他问题还得判断出热力环流状况)。等压线弯曲分布规律的判断是一大难点,副高及其雨带的移动与我国东部降水的变化规律也是一大难点,这些基础知识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然而,将这些基础知识与原理运用来解决本题所提出的问题,则是更大的难点:如何发现伏旱天气与图中地面高低气压之间的相关性,是学生在知识运用上需要实现的一个跨越。
例3: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安徽省境内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与现在相比,正确的判断是(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答案:C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仍然是在若干知识点之间寻找连接点:太阳辐射能的强弱与太阳高度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太阳直射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范围大小与某地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安徽省的纬度位置在其中的运用。
例4:读我国局部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山脉与图中甲北部山脉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
A.武夷山 B.大兴安岭
C.阴山 D.喜马拉雅山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是正确判断图中甲北部山脉是秦岭;然后将对按走向归类的山脉的识记运用于此。
例5:读沿重庆——尉犁地形剖面图,回答:
(1)尉犁位于重庆的___方向。
(2)A、C两盆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而B盆地没有种植棉花,其主要原因是_____。
(3)A、B、C都处于大型林业生态工程范围内,A、B两盆地生态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
答案:(1)西北。(2)B盆地海拔高,热量不足。(3)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解析:由重庆附近可判断C盆地是四川盆地,但如果是沿某一经线做剖面的话,显然四川盆地以北没有大型盆地,而B盆地海拔很高,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是柴达木盆地,而40°N穿过的盆地应该是塔里木盆地,这样就可得出结论:沿重庆—尉犁的地形剖面既不是沿某一经线,也不是沿某一纬线,而是斜剖的结果。这个事例启示我们:学知识要灵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特别是活学活用。
例6:读下图,回答:
(1)图中山脉名称B___C___。
(2)A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主要农产品是_____。其生产特点是 。
答案:(1)大兴安岭;长白山地。(2)商品谷物农业、春小麦、大豆、甜菜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解析:本题是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山脉、河流、农业类型及特点等内容都可回答。另外,对我国四至点的识记,对我国山脉和河流特征(三江交汇、山脉基本走向等)的熟悉,并在此加以综合运用,也是顺利解答本题的关键途径。
例7:读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_____。
答案:地壳厚度越大,相应地面地势越高(或成正比关系)。
解析:这个内容是现行高中教材上所没有的,但只要具备基本识图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是初中生,也能解决这个问题,确实不是个难题。这里主要反映的是在我们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包括师生,一定要打破单纯学知识的落后传统观念,一定要改变单纯为考试而“急抓”的短期行为,注重学习能力的长期持久的培养;只有把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养成作为师生永恒的目标,不单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不为短期效应而“押、猜、蒙”,这样的学习结果才是可以应对各级各类考试,才是万能的;当然同时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平时学习过程中,对考试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心一意为自己长期知识的、能力的以及升学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做出充分而科学的准备,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