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体会二氧化硫的意义
2013-05-28刘蓓蓓
刘蓓蓓
摘 要:教学设计以二氧化硫在香槟中的应用为情境,展开对高考重点知识的复习;设计中贯穿了高考考点,列举了以“二氧化硫”为主题的综合性高考探究试题,渗透分类观、化学价值观,利用经典试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高考复习阶段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二氧化硫;复习;教学设计;学科观念
传统的高考理科复习过于关注知识结构的构建、完善以及解题技能的强化和熟练,所以相当一部分化学教师在复习课教学时力争知识点再现面面俱到,并将其以网络形式呈现,辅以题组式的例题和习题讲练。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复习方式缺乏对学生新奇感的刺激和挑战欲的激发。由于目前考试评价制度的限制,高考复习更易让教师急于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复习、应试,并认为这就是高效教学,所以高考复习长期强调知识点梳理和习题演练,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却忽略了学习者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学生损失巨大。损失了学习的乐趣,损失了动手探究的乐趣,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危害巨大,这样的复习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我们尝试以高考中的“二氧化硫性质”为复习主题,尝试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意义所在,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引导学生在知识复习强化的同时建构化学价值观。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和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和能力考查的载体,又是静态的知识结论和动态的探究过程的中间桥梁。在这部分的复习中,学生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序存储是一个难点。一轮复习主要是知识化繁为简的过程,将大量的基础知识进行有序整理,进而在二轮复习中能够化繁为简,实现学生在知识、方法和能力上的提升。二氧化硫是硫元素化合价转化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的点(转化观、氧还性),从物质分类上典型有代表性(分类观),因此,对它做重点复习。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投影】
投影图片:香槟酒开启的气体喷射
【教师提问】
1.香槟酒开启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什么?
2.你知道该气体是怎样产生的吗?
【教师投影】
原产地:法国
原料:葡萄汁、二氧化硫
酒精度:12度
【教师提问】
你觉得SO2的作用是什么?信息提示:如果葡萄酒中没有微量的SO2,它将会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坏掉。
设计意图:由香槟产生气体引出SO2+H2O?葑H2SO3,复习SO2为酸性氧化物。从贴近生活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引起学生求知、探索SO2的欲望,培养学生信息查找和处理能力。
【教师提问】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香槟酒中既有SO2又有CO2吗?(假设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
【交流与讨论】
【教师提问】
假如去掉中间的品红溶液这一步,如何从实验现象说明香槟酒中既有SO2又有CO2?
设计意图:学生在回顾CO2和SO2性质的基础上,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探讨SO2的还原性,SO2能被Cl2、Br2、I2、Fe3+、KMnO4、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成高价态硫元素,落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实验现象描述的
能力。
【教师投影】
我国GB/T15038-94规定:葡萄酒中游离SO2不得高于50 mg/L。
【教师提问】
你能设计实验检测香槟酒中SO2的含量吗?(已收集SO2、CO2的混合气体)
【交流与讨论】
1.滴定法(氧化还原)
(1)先用KMnO4吸收,再用莫尔盐溶液滴定。
(2)先用I2吸收,再用S2O32-滴定。
2.沉淀法
3.比色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回顾SO2的氧化性等性质,同时渗透定量分析的实验意义。总结介绍含量测定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性质的同时形成一套完整的定量分析方法。
【教师提问】
二氧化硫与次氯酸、过氧化钠的漂白原理相同吗?若不同请设计实验证明。
【探究与交流】
已知氯水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其中所含的次氯酸引起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引起的。
1.实验装置探讨。
2.按照最佳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入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的。由此,可推测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是微粒_____在起作用。
3.甲同学的实验如下:取等体积、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由此,可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SO32-和HSO3-,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 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 mL 0.1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和20 mL 0.1 mol·L-1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微粒浓度(多、少)与褪色快慢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多”或“少”填写表中画线处的内容。
结论: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_______引起的。
设计意图:实验探究不仅要勇于大胆推测,更要尊重事实,表扬和激励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验证实验的要求,通过对改变反应条件致使实验现象不同的体会,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和初步分析某些实验现象原因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在本课施教过程中,基本上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与理论推理相结合,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同时要求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初步解决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又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简要概括如下:
1.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用于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体现了很好的学科思想。
2.学生学会复习方法,会将零散的知识点有序存储、提取。
3.多设置探究点,启发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生成更多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性问题。
4.根据学生复习的掌握程度调整复习的课时,以学生学会为最终目标。
5.本节课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需要在长时间复习过程中的不断地深化加深。
参考文献:
[1]保志明.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48-50.
[2]姚远远,陈凯,倪娟,等.从应用中体会溶液的意义[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1):25-27.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