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基地”产业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
2013-05-28熊惠平
□熊惠平
2011年6月,建国后首次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研究职业教育改革的10个重大问题,而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研究被列入其中[1]。显然,办学模式研究应构成办学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总部经济发展和“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实践已总体进入深化、细化或实质性推进阶段,这会“倒逼”已嵌入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2]及其办学机制以及办学机制的核心表现办学模式的研究——必须积极回应、引导或引领这种态势变化。正基于此,本文是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运行为大背景,以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对接和解构为核心内容来展开分析的。
一、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的主流价值
(一)实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在“总部经济”语境下的功能强化和范式转换
进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学被置于“总部经济”的语境中,这既强化了这一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研究功能,又转换了其研究范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的转变、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到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研究的转变、从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自身研究到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对接机制研究的转变。
总部经济通常是指一国内外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称①。各种经济组织中,生产型组织最初始、最基本、最典型。出于战略性资源和常规性资源利用的不同考量,“生产制造基地外建”直接促成了“总部—生产制造基地”格局的形成;而这个基于生产环节的总部经济运行的典型表现形式,为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其他环节——研发、营销、管理以及服务等环节的运行,从而也为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教育服务环节的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启示和行动指引。于是,“总部—生产制造基地”的典型模式向“总部—基地”的一般模式——“总部—基地”产业模式演化,并内生了对高职教育服务模式——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的需求。
因此,这一建构研究,要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总目标,以总部经济运行机理为理论基石,以“借鉴—模拟—创造性应用”为基本原则,以“两大研究”(对接研究、解构研究)为基本内容,构建适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特点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并为本模式的“试点—推行—推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有应用价值的成果。
(二)功能强化和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三个有助于”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其彰显的主流价值在于,有助于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确立和凸显高职教育的中观问题研究在整个研究中的地位,有助于确立和凸显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研究在整个中观问题研究中的地位。
首先,这一建构研究,内生于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从而又内生于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的根本要求,因为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是服从于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的,归根到底,这一建构研究内生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局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更进一步说,源于总部经济基本原理并借鉴、创造性应用总部经济运行机理的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3],最终要受制于并服务于这种大格局;并且,这一办学模式要寻找到与之对接的产业承载体,这样其服务才能“落地”、“生根”。一般来讲,区域产业经济中与这一模式对接的基本运作载体可以有三个——单个实体(企业)、产业集聚区、“总部—基地”产业布局,而在现代集群经济格局下,后两种载体更为有效和高级[4]。目前,总部经济在中国发展正如火如荼,这引发了包括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资源在内的资源的配置方式、模式的深刻变化。因而这里主要讨论以“总部—基地”产业布局为承载体的“高职—产业”对接和解构问题。
其次,这一建构研究,应成为高职教育整个研究(含宏观、中观、微观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以往的高职教育研究主要是就重大的、宏观性的问题而展开的,这对确立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绩斐然,并且热度不减;这几年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改研究,又将高职教育研究引入微观领域——特别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和项目课程改革使得这一研究风生水起;如此,高职教育的中观研究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微观研究的“上”、“下”挤压和夹击,从而无形中被弱化了或被淡化了。为避免或纠正高职教育研究出现偏“大”、偏“空”或偏“小”、偏“实”的倾向,强化或还以中观研究的应有地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是“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重要连接点。
再次,这一建构研究,应成为高职教育中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围绕高职教育中观研究的代表性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办学模式研究及其比较研究,高职教育工作者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路径,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遗憾的是办学模式研究相对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致高职教育持续发展。调适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当其时,由此形成的基本关系格局是: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框架”,最终要“落地”于办学模式这个“地基”,即各高职院校所构建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要承载于根植于当地经济社会“土壤”的办学模式。同样,“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为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奠基点、观察视角、研究范式和建设路径。为此,要有积极主动应对这种新的办学模式的方略,如要研究产业总部和产业基地主要所对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类别及其细分、特点、知识素养和技能素质要求,并要研究由此引发的相关专业、课程、教材等的开发与建设问题。于是,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实践,会通过“落脚”于对接区域“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有了更好的承载点。
二、对接研究:谋建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切入和嵌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长效机制
在“总部—基地”产业模式下,高职教育对产业的切入和嵌入,就是指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要通过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对接,切入以至嵌入所在城市、地区、地域的经济发展中,从而建立彼此联动成长的长效机制。显然,“总部—基地”产业模式成为构建这个长效机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条件。因此,要进行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必先回到其源头“总部—基地”产业模式中,因而也必须先回溯“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前身——总部经济问题。这就是说,从“总部经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对接”研究的演化轨迹,清晰地勾勒出“高职—产业”的对接路线。
(一)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是基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深化
“总部经济”一说虽然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②,但其理论源头还是西方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它主要是借鉴了“四论”来展开研究,即以比较优势论作为基础理论,以区域经济论提供集群视角,以信息经济论指明新方向,以组织结构论提供理论支撑[5];它主要是基于“四大视角”,即通过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与分厂经济、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阐述以及通过企业总部选址[6]的分析,来提出和分析总部经济的若干基本问题和运行机理。本土研究在思路的形成、拓展以及分析工具的构建上,多有探索,但本质上仍是“嫁接”式的,对总部经济演化规律、总部与基地的空间布局规律等深层问题研究也比较薄弱。因而实现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 “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的转变,是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必然——不仅有理论创新价值,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着力之处,不仅在于总部或基地的两个“点”,更在于“线”和“面”,从而形成“点—线—面”的“总部—基地”布局;并且这种产业模式特别强调“总部—基地”的整体布局和总部与基地的资源整合。这种整体布局和资源整合,其实质是总部或基地背后的产业发展问题,而主要是制造产业与服务产业的配比和空间问题,又特别是其中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配比和空间问题。
(二)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到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对接研究是基于“高职—产业”对接的深化
实现从总部经济笼统研究到 “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研究的转变,如前述,既内生于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又是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建构研究,必会推动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高职教育“总部—基地”模式,本质上是一个助推地方“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建设、区域总部经济发展以至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型办学模式。建设这样的模式,这无疑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新的机遇和挑战;其核心问题是“高职—产业”对接机制的建立、巩固和完善,而这就有赖于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之间的服务关系、对应关系的划分和处理。因而这必然涉及高职“总部—基地”模式与产业“总部—基地”模式的解构问题。
三、解构研究:勾画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切入和嵌入“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行动路线
(一)厘清两个模式之间基本的服务关系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其实是一个老话题,然而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定语境下,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与“总部—基地”产业模式的对接研究,又是高职教育与产业“结合—融合”的新课题。但这两个模式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必然有交叉。因此,必须进行解构分析;并在进行解构分析时,要首先明确一个问题:产业总部的功能性质总体上是管理型和服务型的,而产业基地的功能性质总体上是生产加工型的(相对于制造产业总部)或具体经营型的(相对于服务产业总部)。既如此,两个模式之间的基本服务关系就明晰了:高职总部(基地)主要为产业总部输送管理型和服务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基地(总部)主要为产业基地培养生产加工型或具体经营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产业总部、产业基地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也在为高职总部、高职基地提供服务,如提供实践实习、产学研合作的场所和平台、提供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机会等。由此形成两模式间基本服务关系。
厘清基本思路、明确基本服务关系后,就可以划定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之间基本对应关系和非基本对应关系,进行两个模式之间“粗线条”的、“细线条”的对接。
(二)解构一:两个模式之间基本的对应关系形成“同城效应”
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之间首先应该形成的基本对应关系是,高职总部与同城的产业总部之间、高职基地与同城的产业基地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它们共同形成主对应关系,并产生一种“高职总部—产业总部”、“高职基地—产业基地”之间的“同城效应”(见图 1)。
图1 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基本对应关系(注:双箭头表示一种对接关系)
(三)解构二:两个模式之间复杂又清晰的对应关系形成“同城+异地”的组合效应
随着高职教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嵌入,这两个“总部—基地”模式之间不应该也实际上不止于建立这种基本的对应关系,从而其形成复杂又清晰的对应关系、进行“细线条”的对接,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这种复杂关系,多由产业基地与产业总部的不同区域分布引起。在以往的或单纯强调产业转移的“总部—基地”产业模式布局中,产业基地与产业总部的区域分布相对简单——它们通常分处两地,但这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③——产业总部所在的区域或城市 (通常是大中城市)的实体性产业被“搬空”了;而在“脱虚入实”④、(优质)产业“回迁”的背景下,产业总部所在的区域或城市必须保有自己的基地——通常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因而产业基地应有同城与异地之分;而产业 “总部—基地”这种同城或异地的复杂分布,必然对高职教育“总部—基地”办学模式等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并带来新的要求。比较来看,高职总部与其基地的空间分布“单纯”一些:高职总部与产业总部同城,而高职基地(含分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训中心等)一般设在异地。
由此两个模式之间会增加一种基本对应关系,即高职总部与同城的产业基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脱虚入实”背景下,确立这种对应关系为基本对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也应纳入主对应关系(见图 2)。
图2 高职“总部—基地”与产业“总部—基地”复杂而清晰的对应关系(注:实线表示主对应关系,虚线表示次对应关系)
除此以外,两个模式之间还有这些非基本对应关系:高职总部与异地的产业基地之间、高职基地与异地的产业基地之间(基地培养的人才会部分回流)、高职基地与异地的产业基地之间(基地培养的人才会部分服务于异地产业基地)所建立的关系。它们共同形成次对应关系,并产生一种 “同城+异地”的组合效应(见图2)。
当然,两个模式之间基本非基本、主次关系的建立和巩固,主要取决于总部或基地的功能性质、高职院校的辐射力、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地方的关系紧密程度。
至此,从基本的逻辑关系到复杂又清晰的对应关系、从“宏观遐想”到“战略纵深”,以求清晰地破解国家提出的职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难题。
注释:
①余钟夫称总部经济为“首脑经济”,广义上,总部经济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的,带有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这些机构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科研组织,也包括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各种组织;从狭义理解,总部经济是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经济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
②北京市社科院的赵弘研究员被认为是“总部经济”概念和总部经济理论的首次提出者。
③“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衡。
④“脱虚入实”是指资金、资本脱离虚拟经济而向实体经济回归。
[1]龚萍.建国后首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津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1-06-28.
[2]王振洪.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0(09).
[3]姚奇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姚奇富.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6]吕波.总部经济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