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党报时评去“同质”的“本土化”策略
2013-05-27□文/郝锴
□ 文/郝 锴
时评大多涉及舆论监督,文笔辛辣、风格犀利,各报纸一般对本地新闻事件避而不“评”,而是在全国新闻源中选择话题,这样难免会话题重复、观点雷同,从而导致新闻时评的“同质化”。因此,推动时评“本土化”,已成为各地市级党报全力推动的一件事。
与地市党报优势紧密结合
地市党报具有三方面的优势:权威优势、深度优势、地缘优势。结合优势,地市级党报时评“本土化”要着重体现三方面要求:
一是思想性。在对本土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时,首先要站在一定高度对事件进行深刻剖析,理性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认识,并在全局立场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问题解决。
二是时效性。时评是建立在新闻事件基础之上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作的评论。这就要求评论员要全面掌握新闻动态,增强新闻敏感性,准确地从繁杂的新闻事件中拎出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深思熟虑后,在恰当时机作评,有效引导舆论。
三是针对性。突出针对性,就要强化时评的服务功能,力求通过新闻时评,一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解释和贯彻地方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从推动社会进步出发,表达和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期盼呼声,把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
“本土化”中的导向“注意”
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2012年11月1日,《徐州日报》刊发评论《城市管理工作的本位回归》,这篇评论的背景是,10月30日徐州市城管办、徐州市文明办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管理创新思路和建议。而此前,市民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颇有微词。文章首先为相关部门高度尊重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话语权、主动邀请群众“发声”的方式叫好,并指出城市管理工作是每个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徐州市城管办这一做法不光回答了城市管理为谁管、如何管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城管工作队伍正逐步由决策者向执行者和服务者转变,而普通公众正逐步扮演起城市管理者的角色,同时呼吁市民踊跃参与城市管理。文章刊发后引起普遍反响,城管工作更大程度上得到了市民理解,而市民与城管执法人员的关系也日趋和谐。
二、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要把社会和谐稳定放在首位,以理性建设的态度促进社会进步。要正确处理好敢言和善言的关系,从推动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进行批评,不图一时痛快,不说过头话,尤其要严格掌握好批评尺度。2012年8月28日上午,徐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工作推进会,少数单位无故缺席会议,市作风办决定对无故缺席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徐州日报》31日刊发评论《从缺席会议看作风缺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有关部门工作作风改进和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的深入实施。
三、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徐州市在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之初,公开向市民征集百姓办事“零障碍”金点子,共收集到39000条意见、建议。分析这些意见、建议后发现,“有了熟人好办事,没有熟人不办事”意识,成为百姓办事难的“文化”障碍。2012年5月11日,《徐州日报》刊发时评《消除百姓办事的“文化”障碍》,既替百姓发出了积压已久的心声,起到了通达社情民意的疏导作用,同时也在推动这一问题解决上尽到了媒体责任。
兼具全局视野
从媒体责任而言,不能放弃对一些吸引受众关注、全局性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只有在以“本土化”为主的同时兼具全局视野,选择有价值的本土之外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鲜明地树立本报的观点和态度,才能真正发挥评论的旗帜作用,使时评“本土化”更具生命力。
一、推动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在时评“本土化”中落地。在外地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其蕴含的道理或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的,完全可以拿来用,从所需角度出发,充分展开评论,指导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饭店“不要发票送枣汁”成被告事件发生在外地,但反映的问题又具有普遍性。顾客胡女士在北京一家饭店就餐后索要发票时,被告知不要发票可送一瓶酸枣汁,胡女士在选择酸枣汁之后,将饭店告上法庭。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徐州日报》于2012年9月6日刊发评论《为何不爱“光荣”爱枣汁》,特别说明:“我们”也常常像胡某,被一瓶酸枣汁之类的小利所“诱惑”,忘了索取发票、帮助并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评论同时分析了本地也存在的纳税人权利方面的共性问题,引起社会广泛思考。
二、推动外地新闻事件与本土新闻事件在时评“本土化”中接轨。很多外地新闻热点与本地新闻事件看似差很远,其实道理相通,如能在时评中对两类事件综合进行评论,阐明两者共通之处,实现互补和互动,则会使评论更加丰满和富有层次,产生“1+1>2”的效果。2012年10月9日,《徐州日报》刊发的《从徐州公园敞园看高速路“免费”》就是这样一个例子。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全国7座以下(含7座)的小客车首次享受了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同一时段的集中出行,导致全国不少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甚至“垃圾场”,因此有人得出“高速路节日不应免费通行”的结论。评论在分析这一现象的同时,以徐州公园敞园开放为例,列举了公园敞园前市民对后续管理的种种担忧,但事实证明,公园的免费开放不但让群众尽享了改革发展成果,也推动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评论以徐州的经验试图说明,高速公路免费通过之初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应成为取消免费的理由。这样一则评论,既获取了多元视角对新闻事件更为理性的思考,同时也使本土评论走出了“本土”局限。
三、格外注重外地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背离了新闻真实,则评论毫无意义。这一点在时评“本土化”,特别是外地新闻在本土评论中落地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因为外地新闻事件核实起来较为困难,所以不可操之过急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2012年上半年,媒体传出武钢斥资390亿元养猪种菜的消息。一时间,各种媒体的评论铺天盖地地压来。之后不久,武钢开始辟谣,声称武钢养猪种菜仅在规划设计中,并未正式开始实施,投资金额也未定。于是,关于武钢养猪的各种评论顿时成为笑谈。这一过程中,许多媒体就充当了“以讹传讹”的不光彩角色。因此,在获取某一外地新闻事件时,首先要经过冷静的判断和严谨的核实,确认新闻事件准确无误后再进行评论,牢牢把握时评的主动权,增强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