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建筑师乡村住宅实践研究

2013-05-26XiangLei万文霞WanWenxia

住宅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建筑师住宅建筑

■ 向 雷 Xiang Lei 万文霞 Wan Wenxia

0 引言

中国的农村从有农业文明的几千年前起,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然而这维持了几十个世纪的农村格局在过去30年里被完全改变了。剧变的发生源于城市化运动改变着农业效率、农民生活和观念。21世纪以来,中国青年建筑师也逐渐迈向世界建筑的舞台,参与到普利策奖、阿迦汗建筑奖、威尼斯双年展、香港深圳双年展、中国建筑传媒奖等等大大小小具有影响力的建筑评选活动中,在给中国建筑界带来各种荣誉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不断以实践探索延续地域文化的创作方向,出现了一批值得我们思考的“乡村建筑”,也引发了“建筑为谁设计”这样的讨论。

1 概念及研究意义

1.1 青年建筑师的概念

在建筑界有几个专门设立的“青年建筑师奖”,有代表官方的中国建筑师学会评选的,有代表媒体的中国建筑传媒奖投票评选的,还有以《建筑创作》为出版单位代表所评选的“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其中对“青年建筑师”从职业素养、年龄阶段、工作年限到专业成就都做了明确的条例规定。本文“青年建筑师”指的是在创作相关项目时,年龄未超过45周岁(由以上的奖项所规定的年龄综合得出),且建成作品有较大影响力。

1.2 乡村住宅的概念

提到乡村住宅,很容易联想到乡土建筑、传统聚落等散布于民间,不被普遍关注的自发性建筑。传统的乡土建筑,更多地注重于对传统的研究,忽视了当下乡村现状的发展,对乡土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学者们认为有研究意义的村落上,更多的自然村落要不自由发展,要不统一排列,缺乏专业建筑师的参与。本文所指的乡村住宅则指大量的已经形成、正在进行建设的位于乡村的建筑,“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乡)和村庄的单元式多层住宅、联排式及院落式低层住宅”[1],是在建筑师引导下,由地方施工人员或者农民亲自参与,在农村建造的建筑。

1.3 乡村住宅的研究意义

当下,城市建筑饱受批评,城市中标志性项目华而不实,甚至为了形式和创意多花了许多冤枉钱。乡村建筑则不然,它更多考虑的是必须用有限的资金来解决最急需的问题。建筑师参与带领施工人员、农民建房,在乡村住宅建造中充分考虑环境生态、经济合理和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相关问题。

从形式而言,乡村建筑是水平向的蔓延,而不是用地紧张的城市竖向的发展模式,此类建筑则更接近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从环境出发的,质疑当代工业技术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回头看”,不是片断式的汲取“传统”和“乡土”的营养,拼贴当代的设计思想,而是不仅关心房子的建造,也关心支持这种建造延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并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美学评价[2]。

2 4个获奖乡村住宅建筑引发的思考

2.1 青年建筑师案例的选取

为了让论文案例内容丰富、具有时效性,又有说服力,选取了国内近5年里影响力较大的建筑评比的获奖作品。包括了第4、5、6届WA世界建筑奖以及第一、二、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时间跨度为2008~2012年。

2.2 分析项目设计

分析所主要关心的是,用怎样一种方法来审查每个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特征,以及使用情况,使建筑的基本情况能被理解。为此,在建筑存在的价值评定中,引入了赫什伯格的八价值要素法(HECTTEAS),将建筑价值划分为八个领域:人文、环境、文化、技术、时间、经济、美学和安全,HECTTEAS会对建筑的形式特点和质量产生影响。这些问题涵盖了人文因素应该涉及的各个方面,有效的技术、自然、文化和经济环境建造者的哲学理念和偏好,以及对公众健康安全和福利的关注[3]。

2.3 4个案例分析

2.3.1 四季·一所房子

四季·一所房子(图1、2)位于陕西省渭南石家村,由陆谦受慈善基金捐助,林君翰设计。石家村住宅项目竣工于2012年3月,总建筑面积380m2,单方造价14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880元人民币(按照2012年3月31日汇率折算)。该项目获得第六届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第三届建筑传媒奖居住建筑特别奖入围奖。此外,还获得2012年《Architecture Review》杂志年度住宅奖等等。

石家村住宅在建设中,有意识地将乡土建筑逐步融入现代施工中,设计出一个现代中国夯土合院式住宅的原型与样本。房屋结构是混凝土梁柱结构与胡基(土坯)砖墙围护体系相结合,融合了新旧的建造技术。房屋的整个外墙被镂空花砖墙包裹,不单保护夯土墙,还为庭院和室内遮阳庇荫。

内部庭院是中国传统房屋的一个重要元素,4个功能不同、各有特色的庭院空间,分別被插进整个住宅的主要功能空间,即厨房、厕所、客厅以及卧室之中。住宅在设计中,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多用途屋顶除了提供晾晒作用的空间和席地而坐的大台阶外,还能收集并储存雨水,以便旱季时使用,地下沼气系统为烧火做饭取暖提供能量。

上述措施的采用,大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也具有片面性。在评选过程中,就有评委提出“这样的建筑,动用了传统的当地材料夯土,值得肯定,但搭建的技术是否成熟?并且,占地面积太大,不利于农村节约土地资源。”还有评委认为:“这样的建筑,过于通透,在陕西可能不太合适,或者更适合在岭南”[4]。

石家村住宅项目表现出的建筑价值重要性排序为:技术、人文、经济、环境、美学、文化、安全、时间。核心价值是技术、人文和经济。

2.3.2 河北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一期)

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图3、4)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霍家沟村,是华润集团捐资兴建的新农村示范项目。项目由原有的3个相邻的山村集中组合而成。小镇规划总面积606.8hm2,包括238户农宅和村委会、村民之家、幼儿园、卫生所、商店、餐厅等公共设施。基址位于山坳的低洼处,三面环山,一面朝向水库。

设计中尽可能地保留了场地中的树木和一户质量尚好的农宅院落以及一座古桥,作为新聚落的历史记忆。并对基址中保留的泄洪沟进行适度修整,结合新设置的村民广场及公共设施,构成贯穿整个小镇的景观带和公共活动中心。建筑主要依坡地而建,低洼部分的基址则垫高为可用于房屋建设的台地。公共设施位于小镇中心并在入口处标示出小镇的边界。

西柏坡小镇以多样的方式处理建筑群组、节点、道路、院落,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活动、交流空间。农宅的设计在研究当地传统民居空间特征的基础上,以“L”形建筑主体加院墙形成可重复的围合院落,并对当地自然环境、未来加建以及“农家乐”主题旅游功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广大村民也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积极投工、投劳、投料共同建设家园。截至2011年10月,小镇村民共计投工约58 000人次。

在当下“新农村建设”千篇一律的情况下,华润希望小镇的设计运用了聚落的设计方法,针对场地条件、人群特征、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矛盾,因地制宜、从自然中生成的秩序使其具有了“当代聚落”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西柏坡希望小镇表现出的建筑价值重要性排序为:文化、环境、人文、经济、安全、时间、美学、技术。核心价值是文化、环境和人文。

2.3.3 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重建

2009年8月,台湾因台风带来超大暴雨,造成山区、河岸原住民地区受泥石流侵袭。由于累积了多年偏远地区农房重建的经验,因此本次水灾发生后,谢英俊建筑师第一时间进入灾区,针对水灾后情况,提出设计,并组织居民进行灾后重建,协力造屋。8·8水灾原住民部落的过渡房、永久安置房(图5、6)的兴建工作包括13个部落,约1 000户家屋重建。

谢英俊的轻量型钢体系建筑设计强调互为主体性,设计者只是提供一个具备开放性的平台,施工者、使用者皆可参与进来,让使用者在日后有很大的自由度,可随各自的经济条件与需求调动,最终呈现有规制又不失原住民家屋多样化的风貌。不论是对建筑的想象,生活、文化、环境以及信仰都有机会展现。

由于工期短,兴建数量较大,从材料加工到现场组装、施工倡导“公众参与”,具体地展现了谢英俊强调的简化工法、简化生产工具、建立小区自主营建体系的优势,并以市场价60%的预算完成高质量的家屋重建。

8·8水灾原住民部落重建表现出的建筑价值重要性排序为:技术、经济、文化、安全、环境、人文、美学、时间。核心价值是技术,经济和文化。

2.3.4 南京高淳诗人住宅

高淳诗人住宅(图7、8)是2位诗人的私人住宅兼工作室,位于南京高淳县凤山的一个小村子的外围,两栋建筑面朝石臼湖,有非常好的景观视野。叶宅建筑面积580m2,王宅建筑面积860m2。砖混结构,单方造价800元的低价完成了全部室外和室内工程。诗人住宅获得第四届WA中国建筑奖,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居住建筑特别奖提名等多项大奖。

设计延续了“院落”的主题,“院落”体现在总平面和内部空间上,两幢房子内部空间各采用了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布局,在技术条件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大量且连续的交流、交通、休闲、展示空间成为了建筑内部循环的主体,尽量增加非功能性空间的层次,增加视线贯穿和交换的密度。建筑的外表是设计的重点:为强化其材料的地方性,建筑表皮全部用砖严实地包裹起来,每一处墙面都是2~3种砌法的混合,即用3种砌砖法进行立体主义式的抽象编织。

据诗人住宅的设计师张雷介绍,他在做这个项目的最初想法就是用砖头来建造,因为这里有很多的红砖能用,这也算做到了因地制宜。而怎么用红砖做出新意,跟其他建筑区分开来,就是建筑师要做到的事了。于是做了如此的设计,以传统熟悉的材料来演绎了乡土的诗人住宅,造就了该建筑“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随着时间的变化,这里的红砖也会越来越圆润,具有时间的痕迹,到时候,这里的建筑会更有感觉。

诗人住宅表现出的建筑价值重要性排序为:环境、人文、技术、经济、美学、文化、安全、时间。核心价值是环境、人文和技术。

2.4 小结

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建筑价值及其重要性排序的讨论很难有统一标准,而每个建筑所包含的价值领域也并非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虽然如此,但还是多少得出,建筑师在设计乡村住宅时,对待乡村住宅的价值观。

笔者认为乡村住宅重要性排序应为:环境、人文、经济、文化、技术、安全、时间、美学。其中核心价值是环境、人文、经济。如何恢复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重建失去的中国传统乡村人文意境是青年建筑师们所关注的重点。“经济”则是中国目前乡村建筑必须考虑的限制条件。而安全则是任何建筑建成的最基本条件。对于乡村人来说,在“好用”与“好看”不能兼顾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好用”,“华而不实”是不适合当下中国乡村的。

3 青年建筑师乡村住宅设计手法解析

3.1 空间形态营造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一代建筑师,逐渐脱离了原先政治体制和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将材料、建造、空间等建筑内在作为设计的原点。他们从过去对传统建筑形式特征(大屋顶、装饰)的运用,转向对更抽象的空间特征(院落、园林)的继承和创造。试图通过用设计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思考庭院和房屋之间的关系以及庭院在住宅中的意义,同时也企图在破译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中国住宅的空间模型[5]。

3.2 文脉延续传承

对于建筑的传承性这一话题,已经被谈论得似乎有些倦意,巨大的责任感与不断的质疑,使得建筑师的脚步变得沉重与缓慢。王澍的美院象山校区就依山而建,与杭州的人文风土相符合,以造园和游走为基本理念,营造出具有中国风韵的现代建筑。而王戈的作品“第五园”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映,掀起一股居住建筑里的中国风,得到界业内外好评等等,表明青年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

3.3 材料与技术的倾向

在一些偏远地域,极少的媒体关注,外界对乡村的关怀及援助十分匮乏。加之常规建材价格的飞涨,交通的闭塞,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落后,照搬城市建造思路对乡村建筑是不切实际的。如何利用当地现有的材料和自然资源,建造一个经济、安全、舒适的家园是建筑师必须面临的问题。

在很多成功的乡村建筑案例中,建筑师通过发掘和改进这些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在现代建筑理念的指导下,创造了较多的适合当地现状、行之有效的建筑模式。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建筑设计应本着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节能的目标,如此才能达到切实可行的可推广意义。“公众参与”,“胡基砖墙”,“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等等一系列的策略都是对乡村现有条件的有效回应。

4 结语

作为一名青年建筑师,只有厚积薄发,才可能有所成绩,笔者认为在建筑设计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对分布于各地的众多村落民居的探访是十分必要的,它们是最为基本的建筑要素的组合,是反映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最为鲜活的实例。对乡村住宅的研究有助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探寻成功的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衔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http://www.chinaasc.org/jiang/jianzhushejijiang/2012/0829/69570.html.

[2]聂晨.乡村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3](美)罗伯特?G?赫什伯格著,汪芳,李天骄译.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4]http://newhouse.sz.soufun.com/2012-11-14/8971045_all.htm.

[5]吴志宏.现代建筑“中国性”探索的四种范式[J].华中建筑,2008.10.

猜你喜欢

建筑师住宅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Jaffa住宅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